关于对写作的思考

02-18 作者:潮湿的梦

关于对写作的思考

作者 施泽会

一谈到写作,很多写作的人都有自己的亲身经历,都有自己的亲身感受。

当然一些初学写作的人,往往无从下笔,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开始写起。这个原因主要是自己的经历太少,阅历有限,阅读的视野狭窄,视野不广泛,不辽阔,导致自己茶壶里煮汤圆,倒不出来。

很多著名作家,文学大师,都是从自己的亲身经历,自己生活的故乡,富有感情的事件写起。特别是那些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大师更是如此。他们把自己的成长经历,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倾注在文学里,日积月累,厚积薄发,就成就了自己的文学辉煌

现在的中小学写作课,老师讲授的作文,材料一大堆,作文辅导书一大堆,为啥学生对写作还是非常苦恼,无从下笔呢?(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原因不外乎有:有的学生作文时天马行空,文不对题,乱写一通。有的学生写作的时候没有抓住主题,或者主题思想不明确,立意不准确,不到位,因此作文考试,或者高考作文失分率较高。不管你是天马行空,还是冥思苦想,都离不开思想感情,离不开生活原型,从生活中找到源头,找到根基,要有充满正能量的思考,要以情动人,以情育人,以情悦人。才能够打动读者的心,才能够让读者眼前一亮,激情四射,产生共鸣,产生情感的共振。如《西游记》里的孙悟空,能力超强,会七十二变,都是作者在生活中积累了丰富的素材,都能够在生活中找到人物的原型,只不过作者采用了夸张的表达形式,赋予人物的神话色彩而已。

写作的开篇很重要。有的人,写作开篇不知道怎么写?中国古代的四大名著的开篇非常经典,有话要说,有故事要讲,就开始书写了。往往开篇决定了一篇文章的成败。开篇和结尾,都是比较重要的,前后照应,首尾呼应,通常说起容易,书写起来不是那么容易,就需要靠写作者自己把握尺度,自己日久天长的磨练。所谓你喝了多少“墨水”,这个墨水就是你的知识的积累,写作素材的积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都在与大自然打交道,都在与大自然抗争。人与动物的区别在于,动物不会有思想感情,人有思想感情,会思考,会思念。人都有思想感情,需要倾述,需要表达。那么我们都必须善于观察,善于记录,比如,下了一场雨你记录下来,刮了一阵风你记录下来,打了一阵雷你记录下来,哪里发生了新鲜的事情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情你记录下来,刮风的时候,树木,植物,环境是什么样子的,下雨的时候环境是什么样的,打雷的时候环境是什么样子的,你的心情是什么样子的,人物的肖像,思想,性格特征怎样?你记录下来了,你的心里就有很多需要写出来的冲动,你的写作就言之有物了。

记叙文都在讲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但是很多写作者都没有交代清楚,想到哪里就写到哪里?削弱了主题思想,仿佛记流水账。 古人写作都讲究凤头豹尾,有他们的一定的道理,开头开好了,美丽精彩,引人入胜,围绕主题展开,写起来就容易多了,结尾有力度,既在预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那么这篇文章就比较成功。议论文都在说夹叙夹议,怎么才能夹叙夹议呢?很多人没有讲清楚。观点,论点论据,掌握透彻没有,理由掌握充分了没有,论点能不能站住脚?都是必须注意的问题。有的人写作只是在写写画画,究竟谈论了什么,连自己都不知道,写了一大篇,洋洋洒洒几千字上万字,都没有说出一二三四来,都是一些口水话,导致文章没有鲜明的主题,没有真正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内容与形式相差甚远,下笔千言离题万里,这样的文章别人看了就不会产生共鸣,就看不下去了。

有的教师讲的写作课,都在照本宣科,没有自己的写作经验,言之乏味,味同嚼蜡,语言枯燥无味,让学生听了空洞无物,因此学生也无法写作,这个就是教师的写作水平有待提高。

学生作文应该讲正气,正直,思想感情要丰富,行正路,斗志昂扬,积极进取,乐观向上,从小就要坚持革命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英雄主义教育,传承红色经典,继承和发扬我党我军我国各族人民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文章要有穿透力,要立得起来,走得直,站得稳,要有精气神,堂堂正做人,堂堂正正作文。

我也不是名家,我是一个文学写作爱好者。我只是谈论一下自己这些年来的一点写作经验,也算不上什么经验。写作的天才都来自自己的阅读和经历,或者自己看到的,别人讲述的故事,民间的,正统的,远古流传下来的寓言,新发现的,新探索的富有意义的事件。写作经历丰富了,自然写作起来就非常顺手了。头脑里某一个片段,某一个场景,某一个人物,某一段对话就活起来了。我所谈论的这些话语,都是一些粗浅的思考,希望能给初学写作的人有所帮助。

共 0 条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