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的餐桌

02-28 作者:颖骄

我家的餐桌

文/颖骄

我家的餐桌谈不上华贵、谈不上古朴、也谈不上简约,白给别人未必看得上,但要说淘汰了,永远也不会。一是因为它浑身上下都是铁家伙焊接的,这辈子也用不烂;二是因为它是老公开电气焊修理铺时用下脚料亲手焊接的,用料介于结实与轻巧适中又可折叠省地方,做工颇费了一番心思。适合当时的家情,虽简陋但来之不易,难能可贵,所以越发敝桌自珍。

后来我们换了一种活法,各自干了适合自己的工作,我进城教书,他打工。劳累一天后,一个一平米的方桌,刚好一家四口,吃饭时一人一边,一边品评饭菜,一边讨论菜价、房费、水电费、考试分数……直至家庭大事。无意中发现只有在餐桌之上,一家人才有同一个话题,才算真正的团聚,餐桌不仅是聚餐的地方,也是议事的地方;离开餐桌,各自一块独立小天地,彼此几个小时可以不闻不问或者有意无意地答非所问。赶上他去远方工地或孩子住校时,每到饭时,不是这个在补课就是那个在加班,个把月不得见面也是常有的事。

孩子一天天长大,早晚要远走高飞,一家人围坐在餐桌上嘻嘻哈哈、谈天说地的机会就越来越少了。为了保存家庭凝聚力,我宣布,每餐必须围在一起吃,杜绝一人端一碗乱坐。

可是没过多久,我就因为急于完成群任务,要在电脑上发一个超大文件。端着饭碗离开了餐桌,趴到电脑桌上边吃边瞪大眼睛盯着屏幕进度,一心二用。儿子立刻抗议:“妈妈自己制定的家法,带头违反。”听得我又好气又好笑,但为了维护自己亲自制定的“家法”,只好乖乖地回到餐桌上,装模作样一番,算作坚持到底了。(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女儿上高中搬家后,有了独立餐厅,水泥地也变成地板砖的了。老餐桌自然也跟了过来,只是每次餐后不用再费事折叠了。用餐时将桌子拉出来,用完靠墙省地,便于来回走动打扫。但毕竟它浑身是铁家伙,搬着费劲,推拉又怕时间长了划伤地板。连续加班的我叮嘱老公用旧衣服或塑料瓶盖包裹一下桌子腿。好几天过去了,桌子腿还是老样子,增加了几分狰狞。饭后挪动桌子时费了劲,夹杂着工作的劳累和不顺,心里就特别窝火,赌气等休班了自己弄。

午后收到快递,是一包四个万向轮,一个才五毛钱!这两块钱很快就被老公焊接在四个桌子腿上,并且补上了防锈漆,轻轻一试,推拉自如!赶紧拍个抖音,夸夸家有修理工的好处吧。

这个修理工可以说是粗中有细,不光会焊接餐桌,还会做面,尤其会做擀薄切细的臊子面和油泼扯面。

这么说吧,只要是我下厨,俩臭宝坚决不吃面,还说:“妈妈牌手擀面,不吃不知道,一吃吓一跳。没有她做不到,只有你想不到。”但老公下厨刚好相反。这不,受我们娘仨吃相的鼓励,老公又做了油泼扯面,他扯出来的面每一根都一样长,一样宽,一样薄。煮面的空儿,他先将酱油、醋、味精和盐之类的放到不锈钢盆底溶化,再将面捞入,放上葱末、辣子面、五香粉,用热油一泼,一搅拌,香味扑鼻,让人垂涎欲滴。儿子已经迫不及待地说:“快分碗,快分,饿死了,口水直流三千尺了。”我说:“等我拍照发朋友圈晒晒你爸的手艺,再分吃。”“不行不行,先吃先吃,民以食为天,拍照要靠边。”我笑骂着:“你们就变相拍马屁吧,还看人下饭!可恶。等你爸去工地后,切换后妈模式!等着瞧!”一阵嘻嘻哈哈、一阵大快朵颐、再一阵讨论,工地食堂如何如何,学校食堂如何如何,好像吃不到油泼扯面的地方都逊色十分、惨无人道一样。本身就没有几根的一盆面很快就被破了相后又一扫而光。

臭小子飞快地放下碗筷,抿抿嘴,得胜似的大喊:“谁最后吃完谁洗碗!谁最后吃完谁洗碗,愿赌服输,不许耍赖!”这劲头,我是没有一次赢的可能。

餐桌上只剩下一个空盆,四个空碗,我一收,美其名曰:“我比较擅长洗碗。”

看着没有四菜一汤,没有山珍海味的餐桌依然热闹,老公常常偷着乐呢。

共 0 条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