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去的农具之十五:石夯

12-20 作者:成事在天

石夯是夯实地面、坝堤、屋基、田坎……的劳动工具,农村过去最常见的石夯有一人用和多人用两种。一人用石夯,用软硬合适的石头,经石匠打造成一圆台形,下大上小,下底面直径约为六寸、上底面直径约为四寸、高约五寸,上底面圆心上凿有一寸见方、深约二寸的洞,来固定夯把,夯把长约二尺,另一端顶用卯榫连接一个木手柄成“T”型。使用时,稍稍弯腰,两脚分立,双手握住手柄提起,手柄至胸前撒手,石夯借重力下落,砸在泥土上,一处连夯数下,换一处又连夯数下,再换一处……夯印相连,密密实实连成一片;多人用石夯大多为一正四棱台形,下大上小,底面边长也有大有小,有四人用、八人用、十六人用的,四个角上凿有小孔系着长绳子,中心凿有一方孔,固定一米多长、纸杯粗的木桩,由喊号子的人掌控平衡、移动夯实点用的。

上中学第二年家里修了三间土墙瓦房,暑假期间房刚盖好,集中全家人力,从外面山坡下挑了些干净的素黄土,又从椒溪河里运了些沙子,拉着人力车到五里开外的教场坝石灰窑上去买了五百斤原灰,用水发开,土、沙、灰搅拌均匀,平铺在房里的地面上,俗称要打成“三合土”地面。父母亲只能利用生产队劳动的间隙抽空来夯实地面。父亲把生产队的一个小石夯借回来,交给我,还把如何用石夯给我做了示范,怕我偷懒,指定了上半天夯这一块、下半天夯那一块,拌好的三合土不能太干,太干了凝结不好;亦不可太湿,太湿无法用石夯,夯下去就粘在石夯上,还可能将地面的平整度破坏了。上午上工前,他先把地面上要我完成的那块水洒好,下工后检查;中午上工前,又去把下午我要夯的那块地面洒上水。我必须要完成父亲给我下达的任务,不能让他回家后不高兴责怪我。一夯一夯提起落下,夯虽不重,时间一长、动作单一、姿势不变、单调乏味,墙角、墙皮边,不能大意,免得伤了墙皮,用力小了就多夯几下。紧赶慢赶,总算完成任务。吃下午饭时,我手握夯把时间太长,左手端碗有些吃不上力,右手握不住筷子。到晚上,睡在床上,浑身上下像散了架一般。三天后,腿、腰、胳膊慢慢都不痛了,每天分的任务也都早早完成了。

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一个冬天的周末,到我大舅家去玩,村上在离他们家不远处修水库,老表的儿子小我一岁,他带着我去看修水库。镇(当时叫公社)上调集了各村的主要劳力,参加修水库会战,掀起“农业学大寨”的新高潮。挑土的人川流不息,一根扁担挑着两土圾泥巴,小跑着上了水库的大堤,扁担不离肩,勾着土圾后的绳环往上一提,挑着空土圾又去装土。大堤上聚集了几处人在打夯,有一处的石夯上,四根绳子,上了十六人,随着号子拉起放下打着石夯。石夯旁站着一人,手扶石夯上的木桩,口里用山里的“花鼓子”唱着打夯歌:

早打夯来晚打夯,劳动竞赛歌声扬;

双手筑成铜墙堤,汗珠换来新水塘。

社会主义能人多,千人千手赛诸葛;(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百亩沙滩变良田,一亩收粮千斤多。

渠水层层流上山,莲花开在白云间;

风吹稻香飘满天,农民就是活神仙。

山沟沟,细水流,修水库,把水聚;

不下雨,吃白米,龙王爷,气死你!

他每唱一句,其余人喊着号子:“嗨呀吼,嗨呀!”同时唱歌人松手,打夯人发力拉绳,几十斤重的石夯抛起老高,借重力落下平平砸在泥土上,把松散的泥土夯得实实在在。工地上红旗列列,高音喇叭播放的红色歌曲响彻云霄,打夯号子此起彼伏,好热闹的劳动场面!

现在有了各种型号的打夯机、压路机,再没人用石夯了。我怀念远去的石夯,一声声石夯,夯实了大地,也夯实了我们的人生道路。(文/陈永明)

2015.12.9

共 50 条文章评论
  • 我怀念远去了石夯,一声声石夯,夯实了大地,也夯实了我们的人生道路。推荐阅读!2015-12-20 20:22
  • 欣赏佳作,推荐,喜欢。2015-12-20 20:45
  • 打夯人发力拉绳,几十斤重的石夯抛起老高,借重力落下平平砸在泥土上,把松散的泥土夯得实实在在。 好熟悉的场景,似历历在目。又赏佳作,点赞!问好好友。2015-12-20 22:05
  • 回复@椒溪之花:谢谢文友点评和荐,祝冬祺!2015-12-20 22:40
  • 回复@娥江青山妩:谢谢赏阅和推荐阅读,祝冬祺!2015-12-20 22:42
  • 回复@草根阶层:谢谢点评和推荐阅读,祝冬祺!2015-12-20 22:43
  • 图文并茂 赞!2015-12-20 23:31
  • 力的记忆,力的凝聚。点喜欢。推荐阅读。2015-12-20 23:36
  • 好友真是笔耕不辍,佳作频频!赞!问候!2015-12-21 07:39
  • 好友真是笔耕不辍,佳作频频!赞!问候!2015-12-21 07:39
  • 回复@云卷云舒:谢谢点评和赞,祝冬祺!2015-12-21 08:02
  • 回复@建梁洲:谢谢点评和推荐阅读,祝冬祺!2015-12-21 08:02
  • 回复@张学政:谢谢好友点评和赞,祝冬祺!2015-12-21 08:03
  • 石夯是夯实地面、坝堤、屋基、田坎……的劳动工具,农村过去最常见的石夯有一人用和多人用两种。一人用石夯,用软硬合适的石头,经石匠打造成一圆台形,下大上小,下底面直径约为六寸、上底面直径约为四寸、高约五寸,上底面圆心上凿有一寸见方、深约二寸的洞,来固定夯把,夯把长....远去的记忆,欣赏,问候2015-12-21 08:53
  • 回复@虞魅仁:谢谢好友点评和赏读,祝冬祺!2015-12-21 09:01
  • 为友点赞!推荐!问好!2015-12-21 09:29
  • 见过石夯,记忆犹新!为文友点一个大赞!继续你的记录!2015-12-21 09:36
  • 品读美文,感受美好!姚明问好,冬日快乐!2015-12-21 09:54
  • 推荐阅读,感谢分享。2015-12-21 10:09
  • 文友的美文勾起我对遥远的建房打夯奠基的美好回忆!赞!2015-12-21 10:12
  • 回复@Everything is gonna b ok:谢谢好友点评和赞,祝冬祺!2015-12-21 10:15
  • 回复@地中海水手:好的,继续记录。谢谢好友点评和赞,祝冬祺!2015-12-21 10:16
  • 回复@姚明:谢谢好友点评和品读,祝冬祺!2015-12-21 10:16
  • 回复@诚:谢谢好友点评和推荐,祝冬祺!2015-12-21 10:17
  • 回复@千里马:谢谢好友点评和赞,祝冬祺!2015-12-21 10:17
  • 欣赏佳作,推荐,点喜欢!2015-12-21 11:17
  • 回复@如烟::谢谢好友点评和推荐,祝冬祺!2015-12-21 11:18
  • 老底子的工具,在你笔下竟然成了一件件有声有色的艺术品,学习了。2015-12-21 13:35
  • 回复@文明俭朴:谢谢好友点评和赞,祝冬祺!2015-12-21 14:00
  • 文更好,见识了。祝友好!2015-12-21 15:04
  • 回复@岱青山:谢谢好友点评和鼓励,祝冬祺!2015-12-21 15:50
  • 非常好的历史再现2015-12-21 16:24
  • 欣赏好文,点赞!2015-12-21 16:27
  • 怀旧的记忆..欣赏学习2015-12-21 17:09
  • 那里得来的照片2015-12-21 18:21
  • 很有生活情趣的情景再现,写得生动,好文章!2015-12-22 10:39
  • 拜读,欣赏,祝福2015-12-22 14:04
  • 欣赏佳作,点赞问好!2015-12-22 20:06
  • 回复@老去独钓雪:谢谢好友点评和鼓励,祝冬祺!2015-12-23 08:33
  • 回复@木谓之华:谢谢好友点评和鼓励,祝冬祺!2015-12-23 08:33
  • 回复@大三畢業:谢谢好友点评和鼓励,祝冬祺!2015-12-23 08:33
  • 回复@淡泊明志:谢谢好友点评和鼓励,祝冬祺!2015-12-23 08:33
  • 回复@神龙 哑丁:谢谢好友点评和鼓励,祝冬祺!2015-12-23 08:33
  • 回复@简媛:谢谢好友点评和鼓励,祝冬祺!2015-12-23 08:33
  • 回复@诗心云卿:网络上找的。问好!2015-12-23 08:34
  • 工地上红旗列列,高音喇叭播放的红色歌曲响彻去霄,打夯号子此起彼伏,好热闹的劳动场面! 点赞!2015-12-23 10:42
  • 回复@心静如水:谢谢好友点评和鼓励,祝冬祺!2015-12-23 10:44
  • 佳作!为友点赞!问好!推荐!2015-12-23 11:52
  • 回复@Everything is gonna b ok:谢谢好友点评和鼓励,祝冬祺!2015-12-23 14:06
  • 勾起美好回忆的东西总教人温暖,问好老友!2015-12-25 1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