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皖南的几个古村落(组诗)

07-10 作者:草根阶层

新韵九首

咏绩溪石家棋盘村

石氏名村古建轩,

棋盘局布巷如田。

将军豪气尚干月,

帅印朱砂已褪颜。(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常念魁星廉将志,

直达功业相卿前。

一阁锁定千秋势,

仍见祥云阁顶悬。

(注:古建轩:绩溪岭北石家村是一个原生态的古村落,村中古建筑、棋盘巷道、纪念石守信的帅印塘等原封不动的保存着。棋盘局布巷如田:指村子的布局像棋盘,村中街巷如同田字格一般方方正正。将军豪气尚干月,帅印朱砂已褪颜:将军指宋朝开国名将石守信。正当石守信功业正旺,兵权在握之际,宋太祖杯酒释兵权,石守信兵权实际上被剥夺,故曰“帅印朱砂已褪颜”。常念魁星廉将志,直达功业相卿前:魁星指石守信;廉将志:廉颇将军老当益壮的志向。全句是说皇帝常常挂念石守信具有廉颇老将军老当益壮的志向,所以在国家危急的紧要关头,还是常常启用石守信去督军指挥战事。所以他的功名最后被封为国公,直抵卿相位前。一阁锁定千秋势,仍见祥云阁顶悬:石守信的后世子孙选择在今绩溪棋盘村立村,建起了魁心阁、帅印塘等好似要把石守信开创的千秋功业锁定在这里,因此至今仍然能看见锁在村口桥头的魁心阁顶端不时有祥云盘旋。)

绩 溪 冯 村 吟

虽为近坊不及行,

结伴驱车应慕名。

山色连屏画境里,

泉声绕栋坐堂萦。

巍巍宅第彰才俊,

浩浩石坊显盛声。

一水穿村今古鉴,

“临清”德厚百年承。

(注:“近坊”:即近邻之意。“山色连屏画境里”指四周之景色;“泉声绕栋坐堂萦”指村中之佳境。“石坊”:指村口的大夫牌坊和村中的“进士第”牌坊。“宅第”:指村中的“刺史第”、“大树第”、“大夫第”等显宅(现仍保存完好),其门楼有“恩荣”等赐匾,相当于牌坊。石坊、宅第为上下互文。“临清” :冯村祖训规定,村中重要宅第都要临溪而建,寓意为盼族中后人不论为民、为官,皆以溪流之清彻,清清白白行事,端端正正做人。兄弟应友爱相尊,妯娌要和睦相处,邻里要互敬互爱……)

咏 夏 日 江 村(旌德)

夏日,由205国道路口过牌坊,进入江村,宽阔的大道两边,稻田绿浪滚滚,白鹭翩翩;天空一碧万里,白云悠悠……

碧空朗朗白云走,

肥绿粼粼长鹭游。

古庙塔坊合口外,

深荷秀水锁村头。

石阶曲径清流伴,

深巷长衢墨画勾。

古旧江祠今焕发,

笑迎盛世道风流。

( 注:口外:村子水口的外面。墨画勾:水墨画勾勒出的画境一般。 江祠:指江村系列古祠堂,如宗祠、六分祠、孝子祠、江朝中24天井祠等)

咏兴隆大礼村(外一首)

兴隆大礼村位于旌德西北部,西与黄山区(太平)接壤,北与泾县毗邻。

从西北半山腰处,回眺大礼村,兴隆三溪盆地连成一片,初夏时节,盆地绿色葱茏,如同万顷绿涛,随风荡漾,大礼村犹如碧波中搁浅的航帆,那直立的表灵塔就是那高高矗立的桅杆……

在大礼村这片沃饶的土地上,积淀着丰厚的文化底蕴,流传着神奇的历史传说、神话故事……

夏荫滚滚碧如海,

巨卉森森列岸排。

地启泾川三百里,

势承旌太两肩开。

青龙让穴烈姑去,

蛤砺成石民泰来。

礼化四民隆运起,

财源八面兴曾艾?

(注:1、地启泾川三百里:兴隆盆地一直连接到泾川盆地,跨越数百里之遥,兴隆可谓是三百里泾川盆地开启地。2、势承旌太两肩开:兴隆正处于旌德、太平(黄山区)交界处,其地势略高,旌德、太平像她的两肩一般。3、青龙让穴烈姑去:流传在兴隆一带的神话故事:是说玉皇大帝为滋润兴隆的良田茶园及茂林修竹,下派两条青龙进驻巧溪上的龙潭,专司行云布雨之事。从此这里物阜民殷,百业兴旺。然而在紧邻大礼村的泾县喜栗村,有一个七十来岁的贪色大财主,听说大礼村刘家养了一个如花似玉的姑娘,想把她娶去作妾。他依仗财势,买通媒人,软硬兼施,将姑娘绑进花轿抬走。可怜的姑娘哭得天旋地转,死去活来。当花轿抬至龙潭的路口时,姑娘乘机哀求想喝一口龙潭的水,得到许可,姑娘便纵身一跃,跳进龙潭,顿时,两条青龙腾空而去,将龙潭让给了这位姑娘居住。4、蛤砺成石民泰来:兴隆神话故事:是说兴隆曾经有个蛤砺精经常出没村中吞食农家禽畜,百姓苦不堪言。一日神仙铁拐李打此经过,正遇蛤砺精作怪,便用拐一指,蛤砺精便化为巨石,村中从此物泰民安。如今这蛤砺石仍矗立距表灵塔约三里路的山道旁。5、礼化四民隆运起:大礼村以礼著称,故名礼村。四民,指四姓村民,即刘戴朱吕四家族,四家族均以礼教化族人,形成凝聚力,使村运隆兴。)

咏表灵塔

车过下门,远远就能看见兴隆标志性古建筑——表灵塔。她如一支倒立的巨笔,高高耸立,直插苍穹;那隐约可见的塔冒,正是象征着记载兴隆历史的笔尖,往往勾起人们如泉般绵绵遐思……

站立塔前,近距离目视表灵塔:塔身为七层八面阁楼式砖砌建筑,西面有门出入。塔下筑有台基,七层塔身之上筑有斗笠式塔顶,以每层5米计,七层正塔加塔基、塔顶共9层,应在40米上下。

位居麟水紫阳外,

峰势如屏东向开。

方塔百寻拔地起,

翠薇几树碧霄栽。

欲张仪礼增灵秀,

且挽靡风定筏排。

锁定三溪财气聚,

民丰物阜兴隆来。

(注:1、麟水:即麟溪。紫阳,即麟溪上的紫阳桥,位于村东的入口处。2、峰势如屏东西开:盆地两边的山势向东展开,如屏风一般。3、百寻是概数,大约高在40—50米之间,因它拔地而起,势入云天,故而显得格外高耸,给人感觉不下百寻。4、翠薇几树碧霄栽:指塔顶上的数株四季常青的绿树好像是栽在碧霄里一样。也从侧面烘托出方塔的高峨。5、欲张仪礼增灵秀与下句的且挽靡风:都是指建表灵塔意在“挽颓风,抵末俗,增灵秀”。6、定筏排:传说大礼村就像一只大竹筏,表灵塔就是定住竹筏的一根巨大船篙。7、三溪:指麟溪、巧溪、乌溪,是环绕大礼村的三条水系。)

探访旌德朱旺千年古村落(组诗4首)

位于黄山东麓的旌德朱旺村距蔡家桥(205国道)1.5公里,建村已有1300多年历史,是旌德著名古村落之一。

村落四山环绕,大溪河由东而来近村南折环村迂曲而流;朱溪水由北而南穿村而下,至村口汇入大溪后,向西南两山对峙的豁口流去。

村中建筑是传统的徽派,以朱溪河为中轴向东西两侧延伸,至今保存完好的古建筑尚有47幢 之多。

村中风景以“九井十三桥”(村里出9个进士,村落将延续13个朝代)最为著称。即朱溪之上连通两岸村街的是十三座巨大条石搭建的石桥;溪中建有高出水面的方井九口,且井水与溪水不同源,即使溪水漫过井面,井水仍然清澈,即“井水不犯河水”,是村民饮用水水源。

沿河村街有“茶”字号老铺、“凫山书院”、绍兴堂、垂裕堂、“五子登科”第等气势恢宏的古建名宅。另朱建农故居、兄弟翰林之一的朱泽谈读书处的闲云谭、朱旺水口等也值得探秘……

朱旺村水口

徽州古村落非常重视水口。村庄背山面水,山为龙脉,两侧一般应有曲折之山峦拱卫,谓之狮象扼守,正面为低缓的阳山,即面屏,构成一种“中夷广而外扼”之势;水需曲折迂回,环村而流,出村口须有阻遏,谓之聚财,因此建有桥、坝、亭、塔、廊、坊等,这些人工建筑增添了水口的文化意味。水口处一般还植有树林或高大树木,谓之水口林,以达藏风聚气。

峰峦环翠合南隅,

溪水萦回抱舍前。

野旷田畴千顷碧,

平桥亭榭半层烟。

虽缺旧坊风流韵,

却有儿墙新事篇。

同伴初临眉宇乱,

总提猪菜问连连。

(注:半层烟:因村口有树,农家的房舍在绿树掩映之下,炊烟在树顶漂浮,看去就只剩下半层。儿墙新事:指村口文化长廊。猪菜:朱旺和蔡家桥。缘于一个传说:猪过蔡家桥,将菜吃光,蔡姓衰败,于是蔡姓人就在朱姓将要落户的地方开挖了一条河,即穿朱旺村而过的朱溪河,名谓开肠破肚,以示报复。)

水上村街

古村远近名声斐,

多少游人络绎行。

十数桥横两岸畅,

九方井卧一溪清。

俩三老号封尘远,

数宅雕檐锁梦崇,

翻拣盛时熙攘事。

仍听村妇捣衣声。

(注:十数桥:指十三桥。)

朱旺古巷

错落街衢横纵处,

高墙深巷马头危。

天光一线朝晖漏,

绿藓多棱犄角回。

敲看青砖读岁月,

抚摸石框问光辉。

风流总被风吹去,

惟记朱泽兄弟归。

(马头,指马头墙。石框:青石门框。朱泽兄弟:指翰林兄弟朱泽谈、朱泽波。)

朱剑农故居

朱建农(1910~1986),朱旺村人,新中国红色经济学家。少年就读于朱旺小学堂,1927年,北伐军经过旌德时,参加迎接北伐军,并组织北乡片农协会,开展革命活动。后离乡去武汉结识恽代英等革命先驱,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并加入共产党。不久回乡组织开展革命活动,因叛徒出卖被捕入狱。在狱中三年专心研读各派经济理论,初步奠定了深厚的经济学理论功底。出狱后留学日本。回国后任教于四川大学、湖南大学、安徽大学等,并积极从事抗日救亡运动。解放后开展农村经济调查与研究,其最著名的论著《土地经济学原理》、《中国农村生产关系研究》等奠定了他作为新中国农村经济研究里程碑式的大师级经济学家基础……

一道清溪一片宅,

名人故里忆英才。

大师起自农协伍,

才睿初成典狱侪,

立论农耕兴国术。

著书经济树碑牌。

如今探访咿呀处,

不见卓姿倜傥来。

(注:农协伍:史料介绍,1927年北伐军路过旌德,朱剑农辍学迎接北伐军,投身革命运动,在北向组织农民协会。典狱侪:朱剑农的才学得益于三年监狱生活,在狱中,他认真研读各派经济学理论,奠定了他的经济学理论基础。)

共 16 条文章评论
  • 皖南的古村落,大都文化底蕴弘厚。作者的挖掘很有意义。另外在格律上均为规整的七律:平仄、对仗均入格。推荐阅读。2016-07-10 22:50
  • 一组经典诗作,赞!推荐赏析!2016-07-10 22:56
  • 欣赏一组美律,先生笔锋犀利,文学功底深厚。点喜欢!推荐阅读!问好!2016-07-11 06:32
  • 立论农耕兴国术。著书经济树碑牌。2016-07-11 08:51
  • 雪,像前辈学习。好诗,问好。2016-07-11 09:16
  • 锁定三溪财气聚, 民丰物阜兴隆来。欣赏,推荐并问好作者!2016-07-11 09:54
  • 欣赏,问候好友,推荐阅读!2016-07-11 11:24
  • 敲看青砖读岁月, 抚摸石框问光辉。 风流总被风吹去, 惟记朱泽兄弟归。’’问好!拜读学习,点喜欢推荐阅读!!2016-07-11 12:33
  • 欣赏!问好!2016-07-11 16:30
  • 好律,九首太好了,点赞推荐阅读!2016-07-11 16:58
  • 情系乡间,爱牵九村,功力深厚,皆为佳作。荐读2016-07-11 17:07
  • 欣赏推荐阅读,点赞2016-07-11 17:37
  • 欣赏皖南古村落,惊叹猎奇美诗作。文化底蕴传千古,怡人馨香沁心窝。诗作,凛然大气,古韵犹存。注解,娓娓道来,底蕴深厚!学习,诚赞,推荐阅读!2016-07-11 18:36
  • 欣赏,问候好友,推荐阅读!2016-07-11 19:04
  • 推荐阅读。有诗,有文,有解析,而且还有许多地理知识。为文友点大赞!祝夏安!2016-07-12 14:37
  • 欣赏,点喜欢,问好文友!2016-08-21 1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