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酒的故事
(一)
公元前2058年末,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
雨夜,大禹急匆匆走在浙江绍兴会稽山下,身体像一叶孤舟在风雨中飘浮,寒冷、疲惫、孤独渗透在暴风骤雨里,大禹感到了异常的寒冷,上下牙齿直打架。大禹解开腰间的一只皮质酒袋,甜甜的醇香在雨夜格外醉人,散发出一种不可抗拒的诱惑,大禹连忙喝了几口,一股暖流在身体的毛细血管和细胞里流淌。
黑夜漫漫,天地茫茫,宇宙洪荒。大禹走在雨夜里,乙醇激活了大禹的大脑神经。大禹眼前浮现出父亲鲧命丧黄泉那一幕。鲧治水恪尽职守、逢洪筑坝,遇水建堤,采用“堙”的办法,但以“堵”御洪变,九年而水不息。也是这样一个雨夜,尧的助手舜见鲧治水无功,将鲧诛杀在羽山,命禹继续治水。大禹从冀州开始,踏遍九州进行实地考察。今天,大禹终于来到了会稽山下,他踏着雨夜,喝了几口酒,大禹在雨夜里看到了一地光明,雨水因势淘淘东去。啊!难道是神的旨意,大禹悟出了根治滔滔洪水的办法——因势利导。
雨夜里,大禹跪了下来,捧起酒袋轻吻。
原来,公元前2060年,绍兴也受到洪水的祸害,大禹治水到了这块荒服之地,并在绍兴娶涂山氏为妻。新婚才四天,禹便离家治水去了。婚后,涂山氏觉得自己不能帮助大禹治水,心里很过意不去,就请了仪狄酿酒。仪狄自制醪糟儿,醪糟儿洁白细腻,稠状的糟糊可当主食,上面渗出清亮汁液,然后仪狄把清亮汁液舀出来,芳香扑鼻,透明澄澈,让人垂涎。汁液的馥郁芳香让涂山氏心旷神怡,品尝后,顿感甜味酸味苦味辛味鲜味涩味六味齐全,力量汹涌。涂山氏立刻叫仪狄将此甘醇奉献给大禹品尝。大禹喝了之后,觉得甘甜可口,精神倍增,于是一直带在身边。并给甘醇取了一个名字——酒。(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雨夜之后,大禹率众凿山疏流,呕心沥血。有酒作伴,“三过家门而不入”一走十三年。涂山氏时常让人给大禹送一些酒,大禹累了苦闷时都会喝两口,喝了酒后,大禹神采奕奕、到了忘我的地步,手上的老茧磨得很厚很厚,腿上的毛都磨光了,终于将水引入东海,使绍兴这片浅海沼泽之地重新成为平原,人民安居乐业。
公元前2023年夏历8月的一个雨夜,上古治水英雄,夏代开国的君主大禹在执政八年之后的病亡,夏人将大禹腰间的酒袋与之葬山阴县(今绍兴)会稽山北麓。大禹饮酒治水的故事不久也载入了史册:
“昔者,帝女令仪狄作酒而美,进之禹,禹钦而甘之……”——《战国策》
(二)
公元前490年早春一个清晨,越王勾践从破旧的马厩中一堆柴草上站立起来,把房梁吊着的一只奇苦无比的猪苦胆尝了一口,越王勾践立刻清醒了许多。他走到绍兴鲍家桥的小土包上,静静地眺望会稽山蜿蜒的山峦,那曲曲折折200多里、跨越了宁绍平原的会稽山曾经是大禹治水成功后庆功封爵的圣地,也是越王勾践为了保全性命,手端绍酒、降于夫差的地方。
公元前496年,年轻的越王勾践向吴国开战,越王勾践借助兵家大师孙子所训练出来的精锐之师使吴军大败。三年后,吴国夫差率吴国大军攻至越都会稽。为存性命,勾践放弃曾为王以及作为男人的全部尊严,尝粪问疾,并以绍酒相赠。勾践上酒辞是“奉觞上千岁之寿”,“觞酒暨升,永受万福”。这使吴王纵酒于文台,从而博得了夫差的怜悯和同情,获得了自由。想到这些,勾践眼圈潮湿起来。
怎样才能雪耻?怎样才会实现”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的复国大略?苦恼一直困扰着勾践,凭军事,越国比吴国差,凭人数,越国毫无优势,但越人有绍酒,甘美的绍酒。想起绍酒,勾践的心胸一下开阔起来,立刻召集大臣,颁布了鼓励人民生育的公告,并用绍酒作为生育的奖品:“生丈夫,二壶酒,一犬;生女子,二壶酒,一豚”。在绍酒的激励下,越国人口倍增,人丁兴旺,粮库丰盈,兵精马壮。
公元前473年的晚秋,勾践将三万雄兵一字排开在鲍家桥的一条江河边旁的那个清晨,晨曦绚烂了古越的天空,驱赶着朝霞遮盖了会稽山山巅,当阳光溅射在江河之上的时候,越国父老端着绍酒,举着酒旗,与越王勾践告别。面对父老乡亲的厚爱和期盼,句践跪了下来,接过长老的绍酒,全部倒入河中。所有的百姓效仿越王勾践,都把绍酒倒入了河中,一时间,宽约7米的一条承载历史的河流两岸酒旗飘舞,酒香万里。越王勾践令军士迎流痛饮。士兵感念越王勾践和父老乡亲的恩德,同仇敌忾,战气百倍,人百其勇,无不用命,奋勇杀敌,终于打败了吴国。史称“箪醪劳师”。
于是,后人把鲍家桥的一这条江河称之为投醪河,又名劳师泽,亦写作箪醪河,并留下千古诗篇:
往事悠悠逝水知,习流尚想报吴时。
一壶解遣三军醉,不比夫差酒作池。
(——元代诗人徐天祜《咏箪醪河》)
(三)
粉墙黛瓦,挑檐屋脊,黑衣小二门前小跑,黑色的排门板已经卸下。公元1910年端午节大清早,坐北朝南的咸亨酒店就打开了店门,迎来了一位清瘦的汉子。
清瘦的汉子直接走到了靠窗户的一张木制的长方形桌子坐下,没有话语,店小二就端来了一壶花雕酒、一盘茴香豆和一只酒杯,清瘦的汉子显然是咸亨酒店的常客,他自酌自饮,悠闲地打量着咸亨酒店外的世界。纸扎店、棺材铺、豆腐摊在酒街上一字排开,酒店的曲尺形的红木柜台格外醒目。
绍兴的端午已到暖春,天气渐渐地闷热起来,穿着短袖的清瘦汉子用手扇了扇风,突然一个穿长衫的老人跨进了酒店,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也。”戴着一顶乌毡帽的长衫老人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着他笑。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老人也引起了清瘦汉子的注意。清瘦汉子上下打量了一下长衫老人,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夹些伤痕;下巴上长着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他见没有人理他,便小声对店小二说:“来二两花雕酒也”,店小二慢慢腾腾地端来半壶酒,丢在长衫老人面前,长衫老人连忙把小二叫住说:“我叫之是二两者!为何一两之?”小二对长衫老人叫道,“你上次的钱还没有付呢?”长衫老人尴尬地笑了笑,便排出九文大钱。有人高声嚷道,“你一定又偷了人家的东西了!”长衫老人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众人哄笑,咸亨酒店一下让清瘦汉子愉悦起来。
长衫老人的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他拿起酒杯,对着日光看了看酒的颜色,将杯子凑到鼻子前深深地吸一口气,然后才慢慢地抿了一小口酒。"太雕!"不多久,他喝玩半壶酒,涨红的脸色渐渐红了,有几个孩子也赶热闹,围住长衫老人要茴香豆。他便给他们一人一颗。孩子们吃完豆,仍然不散,眼睛都望着碟子。长衫老人着了慌,伸开五指将碟子罩住,弯腰下去摇头说,“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于是,孩子一哄而散了。
清瘦汉子终于笑了,心里却在流血,他就是绍兴府中学堂任学监鲁迅。长衫老人后来成了鲁迅笔下的精彩人物——孔乙己。咸亨酒店也成为了绍酒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谓是“店小名气大”、“老酒醉人多”。
绍酒的故事是说不完的,因为,绍兴酒与历史同在、与生活同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