钉马蹄
那天晚上和几个老友聚会,期间话题不知怎么突然就聊到小的时候钉马蹄的事情上了,年龄相仿,酒兴正浓,于是大家踊跃发言,争先恐后的谈着小时候关于钉马蹄的各种见闻......
气氛一下子热烈起来。
只是席间还有一位年轻人,看着大家热烈讨论的样子,一头雾水,不知所云,如同听天方夜谭一般......
我的思绪一下子回到了几十年前......
那时候的农村还是集体经济,农业生产机械化程度还不行,人们战天斗地粮食增产主要靠的是自己的一双手,另外帮助人们农业生产提高效率的另一个主要劳力就是牲口,牛和马在农村耕地播种运输等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有些方面甚至超过了人力,因此各种牲口在当时农家人的眼里被当成了宝贝,有时人可以吃不饱,但是牲口们的饲料却备的足足的,牲口吃饱了才有力气下田干活,才能创造价值。
每一个生产队都有一个专门用来喂养牲口的屋子,那时叫饲养屋,下雨阴天,还有晚上只要不出工,牲口们平时都拴在饲养屋里,前面一排石槽,可以定时给牲口们添加草料和豆饼什么的。当然饲养屋基本上和人住的房子一样,就是内部结构有点诧异,外部结构上比有些人家的房子都好,通常管理饲养屋子的都是年轻比较大的老人,对饲养牲口比较有经验,饲养员基本吃住也都在饲养屋里,整日与牲口们为伴。饲养屋是当时生产队里比较重要的场合,冬天夜长,劳作了一天的人们吃完晚饭就都爱凑在比较暖和的饲养屋里,拉拉家常,打个扑克什么的,时间差不多了就回家睡觉,当然饲养屋当时也是我们孩子们爱去的地方,捉个迷藏,打个架,看看牛马下崽什么的,那时的饲养屋是能给孩子们带来欢乐的地方。(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当时生产队里饲养的牲口主要是牛,马,驴,骡子,而在这些牲口中,最娇贵的就是马,马虽然没有牛的力气大,但是在灵活度以及速度方面远远超过其他牲口,在农作物运输,耕地等农业生产方面发挥了更大的作用,因此马在这么多牲口当中也最受待见,吃的豆饼什么的也比其他牲口多......
马跑的比较快,除了自身的特点以外,还因为马的蹄子上人们给钉了一个特别的东西,那就是马蹄铁。
钉马蹄是个技术活,不是什么人都能干的,通常三里五村才能有一个钉马蹄的,他每天走街串巷,定期到各个生产队饲养屋给马钉马蹄。当时孩子们是是最爱看钉马蹄的了,只要看到钉马蹄的推着车子来了,孩子们便争先恐后的跑到饲养屋去,看到这么多人围观,钉马蹄的似乎也更加卖力,煞有介事的吆喝两句:小孩子往后靠靠,别让马蹄子撩着你。然后套上腰布,坐在自己的凳子上,几个人给他拉住马,他抱起马的一支腿,放在自己的膝盖上,便开始拿出工具,开始钉马蹄了。
他首先拿出马蹄铁和马蹄钉,这些都是预先在铁匠那里打好的,马蹄铁一般都是白口铁,铁钉很锋利,找到和马蹄合适的马蹄铁后,他会拿出一把锋利的剃刀,先修整马蹄子,马蹄上有一层厚厚的角质层,相当于人类的指甲,将马蹄子修理平整是便于马蹄铁跟马蹄完美契合,修磨完后便要钉钉子了,马蹄铁上通常有六七个钉孔,顺着钉孔往里钉钉子要斜着钉,这样不至于伤者马蹄内的肉质层,有些技术不好的钉钉子时钉得太深,钉着马的肉了,马便会挣扎,而最忌的是老饲养员,会心疼的呵斥钉马蹄的,钉马蹄的会赶紧红着脸拿羊角锤子将钉子起出来重新钉。钉完钉子,再把裸露在外的钉子打掉,用锉将钉子末端和马蹄铁打平,一个马蹄子就钉好了。
钉马蹄相当于给马穿上鞋子,马跑起来会更加的有力量,当然马蹄铁的损耗也非常大,通常一个多月就要更换,因此当时钉马蹄的师傅是非常受人欢迎的,当然收入在当时也是比较高的行当。
钉马蹄的历史非常久远,自古就有,小时候听刘兰芳的评书讲到过去的将军骑着马呼啸而来,马蹄发出得得得得的声音,那肯定是马蹄铁的质量很好,或者听到哪位将军忽然马失前蹄跌倒在地,那肯定是马蹄铁损耗严重没即使更换而致......
记得小时候我邻村的姨夫就是钉马蹄的,每当姨夫来到村里钉马蹄的时候,我最爱凑在他面前了,一个觉得自己在小伙伴面前有面子,第二个最重要的是每当钉完马蹄,一直比较喜爱我的姨夫会带着我去村里的供销社,他在那里喝上一口散酒,而我可以吃上几块垂涎已久的糖豆......
如今,姨夫已经去世二十多年了,他慈祥的音容笑貌一直铭记在我的心中,他过去钉马蹄的旧工具有些还静静的躺在那里,他们只能作为过去一段岁月和生活的见证,现在的孩子们没有人知道他们是用来做什么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