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003上海的家
我1948年出生在上海,我的籍贯却是江苏省建湖县。
建湖县是我爷爷爸爸出生的地方,建湖县也是爷爷奶奶最后的归属。
建湖县我没有去过,我大弟弟大妹妹上山下乡去过那里几年。
爸爸属鸡,妈妈属虎。
我是腊月初五的猪,身份证上却是1947年1月15日。
我姊妹六个,我老大。(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老二弟弟属虎,老三妹妹属龙,老四弟弟属马,老五弟弟属鸡,最小的妹妹和我一样属猪。
我们前边四个是在上海出生,后边一个弟弟一个妹妹成了河南人。
爷爷年轻的时候就来到上海,爷爷每年农忙的时候还要到乡下去帮忙。大伯爸爸成年后,跟着爷爷来到上海,后来大伯的大姑娘,大姑妈的儿子也相继来到上海。
上海第一棉纺织厂原来是日本人投资的工厂,一九四六年变为中国纺织建设公司上海第一纺织厂,一九五零年改为国营上海第一棉纺织厂。
爷爷爸爸都是在国棉一厂职工。
爷爷的工作是厂门卫,门卫不是一个亮眼的工作,有工作就有了生活的底气,比在乡下种地好多了。
家里一幅十寸的爷爷照片,爷爷一脸正气,爷爷刮一个光头,下巴留有山羊胡子。
爷爷曾经抓过几个偷电焊条的那摩温,电焊条藏在自行车的钢管里,所以厂里的那摩温都有一点怕爷爷。
这些是听爷爷讲给我听的。
爷爷解放前就加入中国共产党,爷爷属于上海地下党员。
爸爸不知道在厂里具体干什么工作,爸爸拿的八级工的工资,尽管妈妈不上班,在上海我们家条件还算可以。
爸爸在老家读过两年私塾,所以爸爸来厂里算是一个文化人,据说爸爸跟一个那摩温学了一门手艺。
爸爸的工作笔记本我看过,爸爸记录的文字当中夹杂着不少符号,有动物,有植物,还有汽车家具。
爸爸也是共产党员,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入党的,爸爸是工会主席,是哪一级的工会主席就不知道了。
妈妈是家庭妇女,妈妈没有文化,妈妈负责买菜做饭带孩子。
妈妈的女工并不是很好,衣服都是裁缝店做,妈妈做饭缝缝补补只能说将就,休息日逢年过节还是爸爸掌管大厨。
但是妈妈包粽子是一绝,可能因为外婆是做小生意的缘故。
妈妈包的粽子像一个金字塔,长方形的底座可以站立在桌子上,上边是一个端端正正的尖塔,所有的粽子像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一样。
大伯是外滩码头工作,大伯没有住在女儿家,大伯和我们住在一起。
我对奶奶的印象不深,奶奶不习惯城市生活,大部分时间奶奶都在老家,在我们要离开上海的时候奶奶才从乡下回来。
大妈也是我们临走的时候才出现,这一次我还见到大伯家最小的妹妹。
据说大妈是正儿八经的上海人,奶奶在乡下生病了,大妈回乡照顾奶奶。这时候正赶上登记户口,结果大妈一下子变成了农村人。那时候子女户口是随母亲的,自然大伯家的孩子都成了农村户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