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惠此中国到惠此中心
11-01 作者:河马
“乐”并不限于音乐,而泛指一切
美学经验,但贯穿着音乐性,与
天道变化节奏同步便是生长之
“乐”。对此,韩林徳有一个洞见:
中国对万物万事都作美学化的
理解,而这种美学理解是时间(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性的,也就是音乐性的,可称
为“音乐宇宙化”或“宇宙音乐化”,
即古人所谓“乐者天地之和”或
“大乐与天地同和”。于是,诗词
的意象流动是音乐性的,书画的
笔墨运行也是音乐性的,山水之间
的行踪是音乐性的,历史的兴衰循
环也是音乐性的,天地时节反复是
音乐性的,一切经验皆寻求音乐性
的生长节奏。农耕将生活系于土地
而使自然之地成为生长之“本地”,
即乡土,而乡土反过来成为了
存在的精神基地——费孝通
把中国精神定位为“乡土
中国”可谓传神之笔。
——赵汀阳《惠此中国》
河马点评:
中国按英文音译,是陶瓷的意思。
也就是说,是陶塑造了中国魂魄。
赵汀阳的《惠此中国》,仿佛要
揭示一个可能,便是本地中心化。
作为方法论的中国,把一个神性
概念文学化,解释模式哲学化?
如是我闻,同学聚会,要预留
快乐的成长空间审美不可不谓
至乐无乐,淡到渗入骨头都不
知。论证的节奏,就像我们同
学会筹备的节奏,尽可能充满
创造力,比如聚会的无害化与
环保性,是“爱”或“说爱”之类,
其次应有节目表演,哪怕是即
兴之作,鉴于诗可以兴,也是
一种转换性创造,再次是交流
的形式要有人性设计,是松散
型,或扎堆型等等,不要除了
吃喝还是吃喝,让人舟车劳顿,
三鼓啜一顿而望北而气渉。这
要求可能有难度,但鱼就是乐
,就是忘我,它不仅仅是江湖。
希望鱼们以青春,加怀旧,让
聚会,像我阅读《惠此中国》
一样,同样感受到“惠此中心”。
2016年,2018年改
共 0 条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