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云润生2025版三十二回
乱云润生 2025版 三十二回
第六章 领略龙兴圣地 第三十二回
旅游大巴车内,气氛热烈而又安静,只听见悦悦导游那清脆且极具感染力的声音在车厢里回荡。她柳眉轻扬,眼中闪烁着光芒,正绘声绘色地讲述着古勒山那段惊心动魄、波澜壮阔的传奇往事,全车游客都被深深吸引,仿佛被一只无形的手拽入了数百年前那段风云诡谲的历史旋涡之中 。
回溯到明朝,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有个叫王杲的人物,如同盘踞在边境的一头恶狼,时不时就露出锋利獠牙,不间断地犯边作乱。他的种种行径,让明朝边境的百姓整日提心吊胆,也引起了明廷的高度重视,朝廷数次毅然出兵,欲将其剿杀,还边境一片安宁。
可这王杲狡猾如狐,每次当明朝辽东边将整军待发,准备率兵进剿的前夕,他总能提前知晓消息。随后,他便装出一副诚惶诚恐的模样,即刻进入边境,对着明朝边官痛哭流涕,磕头赔罪,并乖乖送还所掠的人畜,信誓旦旦地表示自己已深刻悔悟。他这一番精湛的“表演”,竟数次成功蒙蔽了明朝那些边东边官的双眼,让他们误以为王杲真的已改邪归正,从而一次次放松了对他的警惕。
然而,王杲的野心和贪婪就像熊熊燃烧的烈火,永远无法被扑灭。终于,他做出了一件令明廷震怒的事情——诱杀了抚顺备御裴承祖。这一恶行如同在平静湖面投入一颗巨石,激起千层巨浪,彻底震动了明廷,明廷当机立断,决定对王杲实施雷霆般的军事打击,绝不再姑息养奸。(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王杲得到密报,得知明朝辽东总兵李成梁亲自率领大军,从抚顺关气势汹汹地出发,正朝着古勒城迅猛逼近。他顿时慌了神,但很快便强装镇定,与将领来力红等人紧急商议对策。他们决定在明军的行进途中设置重重障碍,企图阻拦明军前进的步伐。于是,他们率领部众,马不停蹄地砍伐树木,在道路上构筑起一道道坚固的屏障,试图以此来迟滞明军的行动。
李成梁治军极为严厉,在他的督促下,明军将士们士气高昂,他们克服了道路被阻、长途跋涉等重重困难,披荆斩棘,勇往直前,如同一把利刃,直逼古勒城下。来力红望着城下如潮水般涌来的明军,见其来势凶猛,心中明白此次交锋己方凶多吉少。他心急如焚,赶忙劝说王杲:“形势危急,我们不是明军的对手,您赶紧遣出大部分部众,让他们遁入山中,以保存右卫的实力,这里就由我率领剩下的人马与明军接战。”在来力红苦口婆心的劝说下,王杲权衡再三,最终决定将部众大部分遣散,自己则带着家眷二十七人,趁着夜色,慌慌张张地逃离了古勒城。来力红望着王杲离去的方向,眼神坚定,随后转身,率领着留下来的部众,义无反顾地冲向明军,与敌人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血雨腥风的血战。最终,来力红及其部众全部壮烈牺牲,他们的鲜血染红了古勒城的土地,谱写了一曲悲壮的战歌。
李成樑首次攻打古勒山寨时,努尔哈赤与其弟舒尔哈齐当时都在王杲军营中。那时的努尔哈赤年仅16岁,面对如狼似虎的明军,他却表现出了超乎常人的冷静与果敢。当明军如潮水般涌入军营时,他毫不犹豫地冲上前去,紧紧抱住李成梁的马腿,大声喊道:“请将军赐我一死!”李成梁低头看着这个目光坚定、毫无惧色的少年,心中不禁一动。当他得知小哥俩儿是觉昌安的孙子时,心中更是涌起一股怜惜之情,便将他们收于自己帐下。李成梁慧眼识珠,看中了努尔哈赤身上潜藏的巨大潜能,将他留在身边,作为心腹侍卫悉心培养。
在李成梁帐下,努尔哈赤如饥似渴地汲取着知识的养分。他日夜研读《三国》《汉书》,学习兵法韬略,不断积累知识,拓宽自己的视野。此时的李成梁,一心只想维护明朝边境的和平与稳定,对臣服于明朝的部落采取怀柔政策;而努尔哈赤却胸怀大志,野心勃勃,心中早已有了自己的宏图霸业。他身上的天子七星痣,仿佛也在预示着他不平凡的命运,后来更是演绎出了一段因痣炽情避祸秧,最终成为一代君王的经典传奇大戏。
王杲逃离古勒城后,如同丧家之犬,惶惶不可终日。他逃到了自己的部属、清前六祖之一宝实次子阿纳哈处的章甲城躲藏起来。然而,明军怎会轻易放过他?在明军的严厉查访下,王杲的藏身之处很快就被侦知。明军迅速出兵,将章甲城团团包围。阿纳哈为了掩护王杲脱身,展现出了非凡的勇气和义气。他毅然身着王杲的衣冠,冒着生命危险,跨上战马,朝着与王杲逃跑方向相反的南门冲去。他的这一举动成功吸引了围城明军的注意力,明军纷纷朝着他追去。与此同时,王杲身着阿纳哈的服装,赶着羊群,仅带数人装扮成牧羊人,小心翼翼地从北门而出。他们巧妙地骗过了明军的耳目,成功逃过了追捕,直奔龙岗山而去,投奔哈达部王台。
可是,在明廷强大的威逼重压下,王台最终没能坚守住道义。这个可恶的家伙,竟然在王杲醉酒之际,趁其毫无防备,将他五花大绑,然后交给了明廷。1575年,即万历三年,王杲被押解到北京,遭受了凌迟之刑,结束了他罪恶而又充满争议的一生。
王杲死后,他的两个儿子继承了他的遗志,发誓要为父报仇。大儿子阿台重新修筑古勒山寨,将其加固为一座易守难攻的堡垒;二儿子阿亥则占据古勒寨西北两公里的古楼村北山,构筑沙济城。兄弟俩怀着无比仇恨的心情,联手屡屡到明朝边关抢掠财物,以发泄心中的怒火。
阿台更是坚决反明,他还纠集阿海等人,分兵两路,深入内地进犯沈阳,一直打到城南浑河一带。他们的攻势如狂风暴雨,让明朝边境守军疲于应对,百姓苦不堪言。
1583年,即万历十一年,明朝镇守辽东总兵官李成梁接到军情急报后,不敢有丝毫懈怠,立即奉命急驰至虎皮驿援救。阿台的进兵遭遇了李成梁的顽强抵抗,顿时受挫。恼羞成怒的阿台,令所部千骑转而抢掠抚顺城边浑河口地,企图挽回一些损失。
李成梁对阿台的恶行深恶痛绝,他深知“此逆雏在,辽祸未怠”,若不彻底铲除阿台,明朝边境将永无宁日。此时,在女真部落中,有个叫尼堪外兰的酋长,他一心想要讨好明朝,以谋取更大的利益。他见李成梁对阿台恨之入骨,便趁机唆使李成梁,劝他斩草除根。李成梁被他说动,决心彻底消灭阿台势力。于是,他亲自率领辽阳、广宁明军各部,从抚顺王刚台出塞百余里,浩浩荡荡地直捣阿台的老巢古勒山寨。同时,他还约好尼堪外兰与其配合攻城拔寨,企图一举拿下古勒山寨。
古勒寨地势险要,依山而建,易守难攻。其山势陡峻,三面壁立,仿佛是大自然为其构筑的天然屏障,山下还设有深深的壕堑,可谓固若金汤。阿台深知古勒寨的重要性,防守极为严密,他日夜派兵巡逻,不敢有丝毫疏忽。李成梁调集两路兵马合攻阿台寨,然而,面对如此坚固的防御工事,明军屡攻不下。而且阿台多次出城突围,尽管都没有取得成功,但却让明兵遭受了极大的伤亡,战场上尸横遍野,血流成河。
李成梁见久攻不下,心中十分恼怒,他将怒火迁怒于投靠他的尼堪外兰,认为是他出的主意才导致如今这般困境,甚至欲将其置之死地。尼堪外兰见势不妙,吓得惶恐万状。他深知自己若不立功赎罪,必将性命不保。于是,他自告奋勇,表示愿至城下去招降,试图以此来挽回局面。
尼堪外兰为了讨好李成梁,不仅主动向明军提供古勒寨内的详细情报,还陪同李成梁的副将秦得倚,先行攻克了沙济城。在激烈的战斗中,他们杀死了王杲的另一个儿子阿亥。随后,两人合兵一处,再次进攻古勒寨。
李成梁的军队连续进攻了两天,却依然没有攻下古勒寨。此时,尼堪外兰又想出了一个毒计,他建议对寨子智取诈骗。他派人到寨前喊话,谎称只要抓住寨主,其他人一律不究。寨内的女真兵丁们见明军攻势猛烈,己方伤亡惨重,又听到这样的承诺,都觉得大势已去,军心开始动摇。最终,有人竟偷偷打开寨门,放明军入城。
就在这关键时刻,尼堪外兰还向李成梁建议,让阿台的亲戚觉昌安和塔克世一同进城劝降。觉昌安和塔克世无奈之下,只得硬着头皮前往。然而,他们万万没有想到,这一去竟成了他们的不归路。明军里应外合,冲入城中,展开了一场残酷的杀戮。阿台在激烈的战斗中被明军射杀死,城被攻破后,明军如同疯狂的野兽,对城中男女老少大肆屠杀,鲜血染红了整个古勒寨。觉昌安死于炮火之中,塔克世也惨遭刀砍,不幸身亡。虽然后来明廷承认这是一场误杀,并给予努尔哈赤敕书三十道,让他承袭祖职都指挥,但杀父杀祖之仇不共戴天,这一事件成为努尔哈赤反明“七大恨”中最充足的理由,自此,一颗仇恨的种子在努尔哈赤心中种下,也为“明亡清兴”这场史诗般的历史变革点燃了燎原之火。
1593年,即明万历二十一年九月,努尔哈赤率领部下,在古勒山一带与海西女真叶赫等9部联军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大战,并大败联军,打了一场足智多谋、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
努尔哈赤自万历十一年起兵以来,仅仅用了五年时间,就统一了建州五部。他的崛起如同一颗耀眼的新星,引起了海西等部的极度不满和恐慌。万历二十一年九月,海西叶赫、哈达、乌拉等九部,为了遏制努尔哈赤的发展,集兵三万余,分三路气势汹汹地向古勒山一带进攻。他们的军队如乌云般压境,所到之处尘土飞扬,仿佛要将整个古勒山都吞噬。
面对来势汹汹的联军,努尔哈赤毫不畏惧,他冷静地分析局势,指授方略,鼓舞着将士们的士气。他深知古勒山地势险要,是天然的战场,于是在联军必经之地,古勒山道路两旁埋伏下精兵强将;在险要隘口处,堆满了滚木雷石,准备依险固守,诱敌深入。
交战开始,双方陷入了激烈的火拼,战场上硝烟弥漫,喊杀声震天。连续两天的激战,双方都损耗极大,士兵们疲惫不堪,鲜血染红了大地。在这关键时刻,努尔哈赤登上古勒山,亲自指挥战斗。他派大将额亦都率精骑百人,驰至赫济格城诱战。额亦都领命而去,与联军交战不久后,便佯装不敌,节节败退。叶赫部见此情景,以为有机可乘,便疾驰追杀,直至古勒山下。
就在叶赫部追到古勒山下时,突然,山上滚木雷石如暴雨般齐下,打得联军措手不及。建州兵见状,奋勇杀敌,他们如同猛虎下山般冲向联军。联军顿时阵脚大乱,纷纷溃败,各自夺路而逃。数万兵马拥挤于河边沼泽或山间狭途,混乱不堪。努尔哈赤抓住时机,率兵四面杀出,将联军逼入绝境。联军士兵们纷纷落水溺死,惨叫声不绝于耳。
建州兵乘胜追击,一直将联军追逐至百里之外,直至天黑才收兵。此战,努尔哈赤凭借着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智慧,集中兵力,部署周密,大获全胜。他斩叶赫部首领卜寨等联军将士4000多人,擒乌拉部布占泰,获战马3000匹。这场战役出奇致胜,堪称军事史上的经典之作,也让努尔哈赤的威名传遍了女真各部。
古勒山之战的兵略堪称精妙绝伦:第一,占据险要,利用地势。努尔哈赤充分利用古勒山的险峻地形,构筑防线,让联军难以进攻;第二,诱敌入伏,聚而歼之。他巧妙地运用诱敌之计,将联军引入埋伏圈,然后一举歼灭;第三,先打蛇头,伤其头目。在战斗中,他首先斩杀了叶赫部首领卜寨,极大地削弱了联军的士气和战斗力;第四,集中兵力,并力攻战。他将兵力集中起来,对联军展开猛烈攻击,不给敌人喘息之机。总之,借地以困之,设计以诱之,斩首以夺之,并力以击之。这就是古勒山之战,建州军队对付九部联军的军事策略。自此,海西女真各部一蹶不振,再也无力对抗努尔哈赤的精兵强将。而建州女真则由守转攻,逐渐壮大,最终统一满洲各部,建立后金,开启了一段新的历史篇章。
古勒山大捷后,努尔哈赤对海西各部频频展开攻势。他采取软硬兼施、远交近攻的策略,先从实力较弱的部落下手,稳扎稳打,步步蚕食。经过长达三十六年的不懈努力,他终于完整统一了女真各部,终结了自元末二百多年来女真部族各事其主、一盘散沙的混乱局面。古勒山城,这个见证了无数战火与硝烟的地方,成为努尔哈赤起兵后走向辉煌的起点。如今,虽然硝烟早已散去,但古勒山却愈发散发着神秘而迷人的光彩,它仿佛在默默诉说着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这里还要说说:李成梁那次攻下古勒山寨,非但没杀作为敌眷的努尔哈赤,还收他为帐下心腹侍卫,这一决定无疑改变了努尔哈赤的命运,让他迎来了人生的重要转折点。从这个角度来看,古勒山寨对于努尔哈赤而言,真可谓是一块福地 。
悦悦讲到这儿,旅行中巴已缓缓开至魂魅古勒山下。这座山仿佛一位沉默的巨人,静静矗立在天地之间,见证着岁月的变迁和历史的兴衰。团队游人在悦悦导游的带领下,来到了古勒山百年梨园景区。这是新宾精心打造的一处旅游景点,每一寸土地都镶刻着璀璨的历史遗迹,仿佛是一本打开的史书,等待着人们去翻阅、去探寻。
背靠着莲花山,昔日峥嵘无限的古勒山城遗址如今静静地躺在岁月的怀抱中。尽管岁月的侵蚀让它变得满目依稀朦胧,但它曾经的辉煌和沧桑却依然能从那残垣断壁中感受得到。苏子河如一条灵动的丝带,妙曼环绕,在这里打了个S形弯弯俏,上夹河则蜿蜒流淌,酣畅舒展,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七孔桥静卧在宽阔的河道中,如同一位忠实的守护者,执著地勾连陪伴着两岸的沃野。山坡上,金黄的田地在阳光的照耀下,仿佛是大自然用画笔勾勒出的机耕探春写意画,那灿烂的阳光洒下,流泻出醉人的色彩,让人陶醉其中。古勒山城脚下,附近星星点点地分布着满族老屋,这些老屋饱经风雨,见证着历史的沧桑变迁,它们就像一位位沉默的老者,默默守护着这片土地的记忆。胜利石棚、腰站古村落,这些古老的遗迹彰显着浓厚的文化底蕴,仿佛在向人们展示着曾经的繁荣与昌盛。山上树木丛生,郁郁葱葱,仿佛是大自然为古勒山披上的一件绿色披风;山下良田万顷,稻穗摇曳,诉说着丰收的希望。苏子河、上夹河,两河静静流淌,不舍昼夜,它们就像时间的长河,见证着光阴的流逝、沧海桑田的变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轮回反复,日出月落,从未停歇。
园区占地面积八百余亩,这里植有清朝末期栽种的百年梨树一百二十株。冬日里,梨树枝头凌夜恋挂着那片片薄霜,午后的阳光温柔地洒下,它们却依依不肯离去。密密匝匝、层层叠叠的薄霜,如白云轻飘,如雪花漫洒,铺满了满枝、满树、满园,仿佛是大自然馈赠的一件梦幻礼物。凝情远处赏梨树,只见树密叶稠,那繁茂的枝叶交织在一起,好一幅古勒山之战酣畅淋漓的油画,浓郁、热烈、奔放,让人不禁浮想联翩。我爱古勒山四月天,热盼着那一簇簇雪白梨花,如团团云絮,轻飘漫卷,将整个古勒山装点得如诗如画 。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