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的“话中话”

07-26 作者:杏林鸿雁

9.12

子疾病,(孔子病了,且日益加重。疾:《说文》“病也”。病:《康熙字典》“《玉篇》疾甚也。”)子路使门人为臣。(门人:门人弟子。臣:仆人。)

病间,(间:病愈之意。间:《康熙字典》“又《广韵》瘳也。《正字通》病恒在身,无少空隙,今病既损有空隙,故谓病瘳为间也。”)曰:“久矣哉,由之行诈也!(由:子路名仲由。行:行为。)无臣而为有臣,吾谁欺?(吾欺谁的意思。)欺天乎?且予与其死于臣之手也,无宁死于二三子之手乎!且予纵不得大葬,予死于道路乎?”

注:心理学角度看,孔子对于伺候他的人有“臣”之称如此“大发雷霆”,还是在意此事、敏感此事的表现。孔子一番言论背后的“潜意识”也许其自己都没有想到:那就是孔子其实是希望自己堂堂正正地拥有家臣的。言之有据么?有!《论语》中11.8章、14.21章不止一次的“以吾从大夫之后”,表明孔子对其曾经的“荣耀”是十分在意的。

这里,解释何为“二三子”。“二”,表示地。“三”,是个有意思的字。古人云:“兽三为群,女三为璨,人三为众”。故“二三”就是“大地上的人们”之意。至于“子”,敬辞。故“二三子”,同学们的意思。

共 0 条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