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串知青记(上)

03-02 作者:月巢

一、采点找道具

由余干本土作者编剧创作、在余干本土取景的电影《芦花》定于4月3日正式开拍,把西安电影厂的导演谢铜和他的剧组一班人忙了个人仰马翻。

从3月24日电影剧组正式进驻设该县“大本营”那一刻开始,谢导演就和剧务、美工、策划人员以及先期抵达的演员紧张进行拍摄前的准备工作。大家忙着进行采点、取景、剧本情节的最后修改、台词的斟酌、布景、道具的设计,开了几次碰头会,谢导每天晚上都工作到很晚。

采点取景的工作在进驻的第二天就着手展开。因为下雨,采点工作遇到很大困难。改革开放以来农村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到处楼房林立,为了寻找适合剧情、依然保持上世纪七十年代原貌的村庄,剧组真是踏破铁鞋。春雨绵绵之中,由当地向导车领头,一辆剧组人员乘坐的“京H”中巴深入到僻静山村,引来了许多村民好奇的目光。采点的车辆几度陷入泥泞之中,大家不得不下来推车。有一次,车子驶上了一条羊肠小道,路越来越窄,眼看没有去路,又无法掉头,多亏司机师傅凭着高超的驾驶本领,最终绕上了大路。

江南三月,草长莺飞,风景优美。余干,自古称为“梦里水乡”,桃红柳绿,一派春光,采点的谢导兴致勃勃。此际的田野,到处是金黄耀眼的油菜花。谢导决定就地取材,以这种颇有地域特色的油菜花作为电影画面的背景。

26日,吃过早饭,剧组决定兵分两路,一路继续采点,一路寻找电影道具。(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芦花》剧情发生在七十年代,多数道具如今都不能在市场买到,找道具成了一件烦人的事。谢导把一份清单交给美工组的小蔡和小汪:长命锁一只、旧灯台一个、蓑衣一顶、斗笠一顶、油纸伞一把、马灯一个、旧半导体收音机一只、旧14寸黑白电视一台、旧手控17寸彩电一台、旧式家具一套、农具一套、文革时期主席像章书籍若干……并叮嘱抓紧找回来。在我们的协助下,小蔡和小汪在县城周围附近若干个村子转了几天。

村民们听说家乡拍电影需要道具时,都挺热心,许多人四处帮忙打听。一位年近九旬的老人听说要找长命锁,把大家带到他的家,翻箱倒柜找出了他藏了半个世纪的几只长命锁,其中一只是银质的非常精致,大家看了都觉得很满意。在一个非常阴暗的小屋里,小蔡和小汪像发现了新大陆似的,他们发现了一个古老的点菜油的灯台。在一所废弃多年从来没有人进去过的旧宅里,大家像发现了藏宝洞一样,在里面找出了一大堆蒙上了厚厚一层灰的几十年前的生活用具。一位大娘把她珍藏了几十年的有些发霉的一些旧黑白照片拿出来,这些照片记载了当年她还是一位少女时代的青春回忆,虽然她舍不得,但是最终还是答应借给我们。

找斗笠费了大家好大劲,好不容易才从一位老农处借到。可是找油纸伞就没有这么幸运了。《白蛇传》中许仙和白娘子断桥相会的一幕和戴望舒笔下《雨巷》中诗句“撑着油纸伞,走在悠长悠长的雨巷……”描绘的意境虽然美妙,可是到了21世纪的今天,想找出一柄油纸伞不亚于大海捞针!费了非常大的劲,功夫不负有心人,最后总算还是给找着了。我们本着对老乡们高度负责的态度,大小物品,一一登记造册,准备拍完电影后一一归还。

大家冒着绵绵春雨,踏着泥泞,走村子,钻破房,广泛宣传,发动群众,喉咙都有些嘶哑了,雨水打湿了裤管,脚上沾满了烂泥,道具真的找得好辛苦。

这一天,采点的一路也有了收获。导演看了采点人员在瑞洪古镇以及金山嘴乡大片金灿灿的油菜花拥簇中的几户农家实地录相,连连点头:“漂亮,就这儿!”看见道具组带回的这些破破烂烂老掉牙的“老古董”,非常高兴。他说:“今天是个好日子,咱们收获不小!”

二、开机之时天公也作美

连续下了很久的雨,等到4月3日举行电影《芦花》开机仪式前夕,天空终于放晴。大家都说老天有眼,谢铜导演说:这是个好兆头,预示着《芦花》一定能拍摄得很成功!

一大早,我们赶到演员们下榻的宾馆,他们都已经开始各就各位的忙碌。最忙的要算服装师,这是一位四十多岁的吴阿姨,正在给所有参加第一天演出的演员换装。开机仪式结束后,就将立即进入实地拍摄。作为扮演知青的演员,我们换上当年知青穿的旧中山装和解放鞋,外加一顶蓝军帽。走出房间时连亲朋好友都快认不出来了,逗得大家哈哈大笑!院子里,化妆师那边也已摆开了阵势。几位酷哥酷妹正操起理发剪,把群众演员们原本现代派的发型硬是改造成土得掉渣的知青妆,令我们当中的帅哥小钟心疼不已。

此时,准备举行开机仪式的休闲广场那边,早已是人声鼎沸。从四面八方慕名而来的市民和老乡们将主席台围了个水泄不通,大家像过节一样喜笑颜开。玉亭镇的老年锣鼓队二十多位大姐和奶奶身背腰鼓,排成方阵,翘首以待。仪式开始,鞭炮阵阵,鼓乐喧天。当地政府领导和摄制组负责人都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当导演谢铜走近台前,向老乡们打拱作揖时,台下报以热烈的掌声。是啊,听说要在家乡拍电影,老乡们不免有些激动。这可是破天荒的一件事,一件新鲜事,一件希罕事,一件大好事。得好好感谢导演,感谢编剧、制片人和所有参与拍摄的单位、组织和这些来自远方的演员们!朴实的余干父老乡亲们都想以热烈的掌声来表达发自内心的感激之情。这次仪式的亮点自然要算那些来自央视以及京、津、沪、湘等电视台的记者们,他们都是第一次来到这个江南水乡,争相拍摄该市第一部电影的开机剪彩实况。记者们说:余干,山美水美人更美!老乡们都说:今日的余干,确实是开放的余干,与时代接轨,与世界接轨了……

第一场戏就是欢迎知青的群众场面,安排在瑞洪古镇码头举行。当地一些群众正围着美工师悬挂的“欢迎上海知青来到农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将无产阶级革命进行到底”等新刷的标语百思不解,《芦花》剧组的到来终于让他们解开了这个谜团。

导演一声令下,剧组各部门人员各就各位摆阵势。轨道车、悬吊车、摄影机、监视器、道具纷纷搬下了车。码头上,请来的当地鼓手抬着一面大鼓正严阵以待。听说这儿拍电影,前来看热闹的群众早已人山人海。“知青们”坐上一艘船,大家心中又是兴奋又是紧张,这可是第一次参加拍电影啊!船离开码头又从远处折回,这时导演通过对讲机向大家发出“开拍”指令,全船的人立刻进入了兴奋状态,拼命向岸边招手。一遍不行,两遍;两遍不行,三遍……总算听见导演说“OK”,大家正松了一口气,不料发现船舱里不知是谁丢了一个空矿泉水瓶!七十年代那会儿能有矿泉水吗?导演说:“还得重来!”

然后拍的知青上码头的戏。聚集在岸边看热闹的人群中不乏西装革履穿皮衣戴墨镜的人,因与剧情不合,剧组人员只得让他们回避。鞭炮声中,几位老乡擂起了大鼓,“知青”背着包提着行李上岸了,欢迎的群众冲着我们热情的挥手,好不热闹。一位老乡告诉我,当年就在这个码头他确实迎接过上海知青,那时他才15岁……

电影工作艺术家们使时光倒流了三十多年!

共 0 条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