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门口
文/wolf
从幼儿园到高中,家长在各个校门口,领略了孩子们不同时期成长变化。
刚上幼儿园,小孩不很习惯。过几天,孩子们在一起打打闹闹,忙得不亦乐乎,幼儿园成了乐园。
幼儿园一晃几年过去,来到小学校门口,课间校园内,孩子们你追我赶,有使不完的劲,一片吵哄哄。
放学各班排列有序,老师再见!同学再见!伴着高亢的声音,孩子们走出校园。
校门口外人潮涌动,孩子一出来就坐上电动车,快播当天最新消息。(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一年级的一天,孩子从校门口出来,捧着获奖小证书,激动地双手颤抖,说:爸爸呀,我当上十佳少年啦。我说,你真棒!
一次,四年级举办销售活动,孩子们各自把自己课外书拿到校内跳蚤市场出售,在摊位旁,树立一块销售招牌,开始买卖活动。孩子放学拿出30元,我很惊讶,哪来的这么多钱?他叙述卖掉自己的书后,有了本钱,买书再卖书,连续倒手,从中获利的销售过程,我惊讶孩子的灵活机动。
小学高年级,开始专研自己的兴趣爱好,充实了业余生活。
上初中,校门口依然是个热闹地方,家长们聚一起拉拉家常,谈论某个班级、某个老师、某个学生的某些习惯特点。三年初中,家长之间经常交流沟通,时间长了,成为好朋友。
高中校门口,沿街过道两边塞满了电动车,家长接孩子,沿街撒岗。放学时,孩子们走出校园,略显疲惫,变得沉稳。
孩子上学十多年,同学分分合合,相隔几年没在一个班的同学,又到了同一个班。
无论转战那里,校门口沿街书店、饭店、小百货店、辅导班等生意兴隆。上学放学,校门口沿街人头攒动,开车的没骑车的快,骑车的没走路的快。
往事如在昨日,幼儿时的懵懂幼稚,小学时的活泼大胆,初中时的积极进取,如今高中的理想追求。
晚自习,教学大楼灯火通明,孩子们何其励志!
站在校门口,遥想西方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开放办学,资源共享,国与国之间互相承认学历,互派学生交流学习,互相推荐优质生源。
在西方学生成绩的计算方式是:课堂纪律和出勤率占15%,课余作业成绩占15%,小组互动讨论占20%,论文写作和答辩占50%,从这几个方面来综合评估学生的综合情况,比较客观公正。由于西方教学的目的是运用,而不是为了分数,分数只是一个参考。
国际竞争林林总总,但终极对决将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