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谷院里谈乡村建设

08-11 作者:文生

羑河纪事三一四

小谷院里谈乡村建设

文生

仨人又到小谷院里,老歪拿出带来的雪糕让老文老明吃。

老文老明吮着雪糕说,我们现在一个是发烧一个是没劲,不能说什么了。

老歪一想,笑了起来,说:这么多年了,你们还记着:冰糕冰糕,吃了发烧:冰棍冰棍,吃了没劲。(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老明:当年吃不上,唱的起劲,现在吃上了,真的没劲了。

老歪:有的人还不希罕吃了。

老文:当年不过一二分,现在起码一二块了,咱们这年纪的人,感到肉疼的。

老明:是啊。现在一斤水比一斤粮还贵了。

老文:言归正传吧。

老明:乡村自治到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成为乡村建设,重点是推进平民教育。

老文:毛主席称赞其中的领导人物。

老明:毛主席在延安说对晏阳初“以宗教家的精神努力平教运动,深致敬佩”。对陶行知以“甘当骆驼”的精神,矢志不移投身平民教育称:“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梁漱溟访问延安时,毛主席与其谈话有六次之多,连夜通读梁漱溟送的40万言《乡村建设理论》。对卢作孚,毛主席说:“谈到中国交通,不能忘记卢作孚。”

老歪:梁漱溟这人在政协会议上顶撞毛主席,说农民解放后的生活苦,过的是“九地”生活。毛主席很生气,但仍然让他终身任全国政协委员。

老文:后来梁漱溟说,不应该那样让毛主席下不来台。

老歪:老明你说说这些人。

老明:上世纪二十年代至四十年代,有一批知识分子,他们或是着力于农民文化教育,或是注重农业技术传播,或是致力于地方自治和政权建设,或是以工业反哺农业教育,旨在为当时的中国农村寻一条出路,被称为“乡村建设运动”,也可以说是新形势下的乡村自治。他们突出人物是晏阳初、梁漱溟、陶行知、卢作孚。

老文:你陆续介绍。

老明:晏阳初(1890年-1990年),四川巴中人,中国平民教育的先驱,与陶行知先生并称“南陶北晏”。

晏阳初青年时期留学美国,主修政治经济学。后到法国华工营成为一名志愿者,教华工识字,用白话文编写《华工周报》。一封华工给他写信表示,办报不易,愿把存下的365个法郎捐给他办报。晏阳初说这让他“不但发现了苦力的苦,还发现了苦力的潜伏力。苦力教育了我!”

晏阳初回国后,经过一年多的全国调查,制定了适合中国国情的“平民教育”计划和实施方案。

1922年2月,晏阳初到湖南长沙开展平民教育,成立了湖南省平民教育促进会,揭开了全国平民教育实验的序幕。青年毛泽东曾作为义务教员,参与过晏阳初在长沙的平民教育运动。

晏阳初到浙江、山东等地,筹资组建了200所平民学校,组织成立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并任总干事。在晏阳初的宣传鼓动下,梁启超、张伯苓、胡适、蒋梦麟等不少当时的著名知识分子陆续加入。 

晏阳初在河北定县推行的平民教育的同时进行乡村建设,他从农民的切身需求出发:指导农民修建井盖与围圈,适时消毒灭菌,减少饮用水传染的疾病;建立各区保健所,进行免疫接种,从平民学校毕业生中培训各村诊所的护士与公共卫生护士;为村民引入优良棉花和蛋鸡品种;组织成立平民学校同学会,建立村民自治组织等等,短短两年,定县乡村建设的实验有很大起色。

晏阳初举家迁入偏僻艰苦的定县农村。他“穿粗布大褂,住农民的漏雨的房子”,一住就是八年。很多留学生受晏阳初脚踏实地致力于乡村建设的精神感召,举家迁居定县,开展义务扫盲活动和乡村建设,形成了令人瞩目的“博士下乡”的景象。

全面抗战爆发后,晏阳初在湖南实施平民教育和村治实验。

抗战胜利后,晏阳初游说蒋介石为乡村教育投入更多资源,蒋要打内战而拒绝,但仍组织开展华西乡村建设实验。

1950年离台湾赴美国。之后协助菲律宾、泰国、危地马拉、哥伦比亚及加纳等国建立乡村改造促进会。晏阳初曾在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担任顾问。

晏阳初在乡村教育、建设中,提出“四大教育”、“三大方式”。“四大教育”,即文艺教育、生计教育、卫生教育和公民教育,目的是为了克服当时社会存在的四大问题。其中文艺教育在于培养知识力,解决“愚”的问题;生计教育在于培养生产力,解决“穷”的问题;卫生教育在于培养健康力,解决“弱”的问题;公民教育在于培养团结力,解决“私”的问题。推行“四大教育”,必须采用“三大方式”,即学校式、家庭式和社会式。主张在农村实现政治、教育、经济、自卫、卫生和礼俗“六大整体建设”,从而达到平民教育适应实际生活,改良实际生活,创造实际生活,实现民族再造,达到强国救国的目的。

晏阳初主张要“化农民”,必先“农民化”。要虚心向农民学习,“给农民作学徒”,要与农民共同生活和劳动,只有在同他们广泛深入的接触中,才能真正了解他们的需要,更好地为他们服务。

老歪:这不就是“三同”么?同吃同住同劳动。

老明:这样的传统已几乎失传了。

老文:梁漱溟(1893年-1988年),广西桂林人,有“中国最后一位大儒”之称,他对中、西、印文化都了解。他说:“人类生活有三大问题,即人对物、人对人和人对自身生命的问题。西方文化是人对物的问题,中国文化是人对人的问题,印度文化是人对自身的问题。”

老歪:梁对中国传统社会的认识有那些?

老明:梁认为中国社会特殊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伦理本位和职业分立。“伦理本位”,即中国自秦代以来,人与人之间的根本关系是人伦、情谊和义务关系。伦理关系充斥了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职业分立”即中国没有阶级对立,只有职业分立,可以通过改良的办法,实现他拯救农村,乃至整个社会的宏大理想。

梁漱溟认为中国落后的原因是中国文化缺乏科学技术和团体组织。因此,梁漱溟在乡村建设运动中,着力于传播科学技术,培养农民的团体精神,辅以儒家文化中的精髓,来塑造新农民。

梁漱溟认为,乡村建设运动的目的,一是解决人对人的关系问题。二是建立新的社会组织。这个新的组织是东西方文化的融合,同时是前人“乡约”的补充改造。”乡约要:(1)德业相劝,(2)过失相规,(3)礼俗相交,(4)患难相恤。三是实现乡村的自救、合作、自治。

一九三一年,梁漱溟在山东邹平县成立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邹平靠近胶济铁路,离省城济南又不远,既不大也不小,各方面条件都有利于乡村建设实验。

邹平县乡村建设的特色是“政教合一”,行政机构乡村教育一体化。县以下设乡学,取消乡(镇)公所,几个村或10个村设一乡学,乡学下设村学。乡学村学的目的是培养农民的新政治习惯,启发农民的智慧,使民众开始“自救”,形成更加“理性”的思维,具有团体意识,关注公共事务,从而形成一种主动精神和民主意识;同时,借鉴丹麦等国的经验,相继组织成立了棉花运销、机织、林业、蚕业等生产合作社帮助农民增收,为宣传推广农业改良技术,梁还自撰对联:“与马牛羊鸡犬豕作朋友,对稻粱菽麦黍稷下功夫”。

梁漱溟将乡村建设概括为:“团体组织、科学技术”。“团体组织”就是把分散谋生的农民组织起来,主要是组织合作社,开展生产生活。“科学技术”就是改良农业品种、提倡植树造林、改善乡村卫生条件,教会农村妇女基本的医护知识,针对农村长期存在求神拜佛、吸毒、女孩缠足、男孩早婚等陈规陋习,乡学村学就重点教育引导纠正这些陋习,收到了一些实际效果。

还计划带领农民共同战胜黄河水患等自然灾害等。成立了农村信用合作社和邹平卫生院等。还组织了乡村团练,对农民进行军事训练,以抵御土匪的威胁。

梁漱溟鼓动知识分子下乡。知识分子下乡好处很多:一是为乡村扩增“耳目”,知识分子可以为乡村带来新的气息、新的知识;二是增添“喉舌”,农村人没有文化,而知识分子有思想有文化,易发现问题,反映问题,容易引起社会关注;三是添“头脑”,知识分子是文化的传播者,可以为乡村带来新文化新技术,以此来武装农民的头脑。

老文:梁让主席下不来台,但主席没有难为他。他们在乡村建设的思路上有相同的地方,如鼓励知识分子到农村。上山下乡,五七干校,就是让知识分子下乡、参与劳动。

老歪:但主导思想是不同的。

老明:梁漱溟以教育改革、教育救国为出发点,想在不触动当时的政权上层建筑、不变更社会体制情况下进行社会改良,但事实证明“我们是走上了一个站在政府一边改造农民,而不是站在农民一边来改造政府的道路”。其乡村建设理论充满空想,其实践必然难以取得突破,例如,乡村建设的成果多次让军阀收割了,如乡村团练成为军阀的兵源。

老文:老明,你在师范进修过,说说中国师范创始人陶行知。

老明:陶行知(1891年-1946年),出生于安徽歙县一个贫寒的教师之家,先学医,后学文,在学校撰文号召同学们努力学习和工作,发出自己的光和热,“使中华放大光明于世界”。辛亥革命爆发时,他回乡投身革命运动。1914年赴美留学,先学市政,后学教育。回国后在多所大学任教授。

陶行知敏锐地发现中国乡村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大主张。1923年与晏阳初等人发起成立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总会后,他们在全国18个省、32个城市成立了平民教育促进会的分会,还创刊了中国第一份专为农民发行的报纸《农民旬刊》,要为“中国教育寻觅新的曙光”。

随着平民教育运动在全国的快速发展,师资短缺成了最大问题,陶行知筹办乡村师范。1927年3月,乡村师范学校晓庄学校成立,陶行知明确提出培养:(一)农夫的身手;(二)科学的头脑;(三)改造社会的精神。

他还创办第一个乡村幼稚园—燕子矶幼稚园。

1932年,他又创建了山海工学团,提出“工以养生,学以明生,团以保生”,将工场、学校、社会打成一片,进行军事训练、生产训练、民权训练、生育训练等,并开展了“小先生”运动。

1939年7月,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大量难民涌入四川,陶行知在重庆合川县创办了主要招收难童入学的育才学校。

老歪:干了一辈子教师,是教育家。

老文:卢作孚是个企业家。

老明:卢作孚(1893年-1952年),重庆市合川人,中国著名爱国实业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乡村建设活动家。卢作孚白手起家创办航运,同时效法晏阳初,在重庆北碚进行大规模的“乡村建设实验”。乡村建设从三方面着手进行:一是生态环境的改善和建设,包括整治环境卫生、拓宽道路、广植花草树木;二是大力兴办各种实业,先后投资和参与兴办北川铁路公司、天府煤矿公司、三峡染织厂、农村银行等;三是创办文化事业和社会公共事业,包括地方医院、图书馆、公共运动场、平民公园、各类民众学校等。

老歪:后来许多企业家也投身于教育。

老文:改革开放后多次推进新农村建设。

老明:美好乡村农民办、大学生村官、还有政府官员下乡。

老文:说实在话,能做好的不多,就是做的好的,也是人走政息。

老明:解放前搞乡村建设的那些人都出过国。

老歪:过去的人出国为了救国,现在的人出国为已。

老文:这让人想起“古之学者为人,今之学者为已”的话。

老歪:现实是为之已居多,为人者是少数。

老文:社会要发展,就得让为人者占主导地位,如果是为已者居主流,就危险了。

老歪:记着上学时,说他们搞教育救国、实业救国的思想是不合时宜的。

老明:他们的想法没错,各种救国方案都是不可或缺的。

老歪:当时首要任务是争取国家独立。

老文:这是政治家的任务。

老歪:乡村建设要打持久战。

老明:知识分子、知识青年、官员、大学生、企业家下乡等等,刚才说了,成功者不多。现在城里人回乡也是个办法。

老歪:这个要看实践。俺想回来种地,有麻烦。

老明:乡村的发展有自己的逻辑。

老文:对。乡村正在收缩,应该从这个角度确定如何做工作。

老歪:是的。人们慢慢往城里迁,然后土地慢慢集中,乡村也慢慢小国寡民化了。山里很多村子早就没人了。

老明:小国寡民不中,并村可行。

老歪:但并村引发的矛盾多多。

老明:有个大框架,慢慢来,无为而治,自然形成,矛盾就没有那么多了。

老歪:让进城农民同等化,真正能在城里落下根。

老明:乡村自治、乡村建设等,其实是“治”的实践,也是践行“平”。但是乡村治理也离不开国家治理。上述仁人志士乡村建设没有搞好,也与时局动荡有关。对于国家治理,我们要回到“平”上来。

老文:修齐治平要坚持初心。

老歪:是的。老明:这回是俺说“治”,下回你的说“平”。

老文:俺不中。

老歪:这还不容易,那么多仁人志士还不由你说?

老明:从团队上说。

老文:这就难了。俺和你不一样,你当了半辈子老师,能侃侃而谈。

老明:没事的,俺知道你肚子有货,下回俺做东,你多吃点冰糕。老歪,你说是吧?

老歪:中。

老文:容我几天。

羑河纪事系列均为原创

2023年8月11日

共 0 条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