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心笃定坚如磐与民同舟济百年

11-16 作者:蜜糖

中国共产党,从孕育革命火种的南湖红船,到领航民族复兴的中国巨轮,饱经困苦艰难,初心历久弥坚。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笃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坚定信念,视人民为江山,与人民血脉相连,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从贫弱走向富强、从苦难走向辉煌,以感天动地的气概、力挽狂澜的劲力和天翻地覆的成就,深刻改变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向全世界展示了大党“大的样子”。

天生一颗为民心。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我们党从只有几十名党员的“毫末之木”,成长壮大为拥有9000多万党员的“合抱之木”,但不管干有多粗、叶有多茂,她永远不会忘记自己来自一粒种子,而这粒种子就是百年前在小小红船上融进血脉、钦入骨子的初心。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立场和唯一宗旨,义无反顾地肩负起救国救民、救亡图存和人民幸福的历史使命。这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重要标志。毛泽东同志曾讲过:“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从此以后,中国改换了方向。”泱泱中华大国,能够从黑暗挣扎和苦苦探寻中“改换了方向”,归根到底就是因为中国共产党只有人民利益、没有自己利益,这种无私性决定了其必然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自己的根本宗旨。因此,才动员起“不愿做奴隶的人们”去“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

历经沧桑不变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就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回看走过的路,一百载春夏秋冬,十万里水复山重。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遭受侵略者欺侮,直到有了中国共产党,才得以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在一个个惊心动魄的历史巨变中,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经历了革命、建设、改革等重大转折,无论是“雄关漫道真如铁”,还是“四海翻腾云水怒”;无论是“敢叫日月换新天”,还是“天翻地覆概而康”,中国共产党人无时无刻不把初心镂刻在生命最深处,并经常叩问初心忘没忘、使命担没担。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在每一个关键阶段,在每一次重要关头,我们党都始终紧紧依靠人民战胜困难、赢得胜利。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人不改初心,大胆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快速兴建起工业体系,成功研制了“两弹一星”,还初步解决了几亿人的吃饭穿衣问题。这对于一个刚刚从一穷二白、百废待兴“烂摊子”上站立起来的国家来说,简直是创造了世界奇迹。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统筹“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无论世事多么艰难,党始终秉持为民、重民、安民、爱民的民本思想,这才是我们党创造奇迹的最大“压舱石”。

利为民谋得人心。怀揣为民情愫,不断造福人民,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是共产党人永远在路上的历史责任。6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视察时指出:“我们党成立一百年了,为什么老百姓衷心拥护中国共产党?因为我们党始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各民族谋幸福。”新时代,我们党坚持把人民当作执政的最大底气,当作强党兴国的根本所在,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装在心里,以百姓心为心,以百姓念为念,以百姓忧为忧,以百姓盼为盼,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正因我们党念兹在兹“一切为了人民”,才赢得了人民群众的衷心爱戴和铁心跟随。为了让老百姓把日子过得更称心、更和谐、更美好,我们党始终把执政兴国作为第一要务,以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以壮士断腕、刮骨疗毒的勇气强力惩治腐败,以解决老百姓“急难愁盼”问题的担当抓党风政风转变,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治理环境污染,以“在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也不能掉队”的决心打响脱贫攻坚战。特别是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中国共产党义无反顾地承担起带领人民战疫抗疫的万钧重担,全国上下众志成城,筑起了抗击疫情的钢铁长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项重大任务”,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使人民群众读懂了什么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什么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本,什么是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

走过百年,一群群、一茬茬共产党人,以青春之我,耀信仰之光,肩负千秋伟业,尽展风华正茂;踏上新途,一往无前,我们依然需要坚守“人民立场是我们党的根本政治立场”的信条。征途漫漫,惟有奋斗,奋斗,就是戮力贯彻新发展理念;奋斗,就是着力破解经济社会发展深层次问题;奋斗,就是着力推动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奋斗,就是为了人民的利益和幸福永不停歇地拼争。

共 0 条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