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云润生2020草稿版四十八

06-09 作者:小牮

乱云润生 四十八

2020草稿版 (试发)

赤诚众 (小牮)著

第七章 融入赫图阿拉村中 第四十八回

龙兴之旅在赫图阿拉老城村采风进入最后高潮时段;剪窗花传统,是保留于老城村满族姑娘中个个身手不凡精湛手艺,灵利小妞三下五除二仅几剪子,就剪好一桌各种美好图案窗花。

阳光满屋主客同贴窗花,年味霎时来了。女同学端坐热炕头上学着剪窗花,妩媚笑靥与吉祥喜庆窗花,预示着年丰日子红红火火。(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满族客主同旗同姓一家亲无拘无束畅聊,我适时摄录悦悦随之介绍;老城村民过年“玩”的花样挺多,除剪纸、写满文春联、跳满族歌舞,皆是春节期间村民必备节目。

从小年到正月,大人孩子欢聚同享,歘‘嘎拉哈’,穿着旗鞋冰上竞赛、滑雪、坐爬犁,滑冰車、抽陀螺。踩高跷、扭秧歌、跳百索其乐融融。

贴罢窗花,妙龄女同学跟老乡借套格格服饰穿戴,举手投足惟妙惟肖,龙兴之旅穿越时空,现代正黄旗女儿圣村寻根问祖,梦游大清邂逅靓丽青春格格。

被誉中国女性国服的旗袍就是从这里孕育并诞生。镜头正集中豆蔻清纯格格写意,猛回头,魅现衣冠齐楚马褂旗装,男同学扮相好一个美阿哥英俊潇洒。

倾刻,温馨口袋房中玩兴愈浓,团队人皆满旗服饰龙兴圣境珍贵畄影,即兴跃然镜头中铭刻美好,堂堂满旗子孙栩栩如生。悦悦导游与亲人合影后简介:满族是渔猎民族,为适应当时的生产生活需要,以方便渔猎,满族妇女身着掩襟长袍,旗服造型肃穆庄重,突破了几千年来飘逸的塔形衣冠,是我国传统服饰继“胡服骑射”、“开放唐装”之后第三次飞跃。旗人穿的袍子就称旗袍,是通过咱们满族大旗袍,逐步改良到社会现在的旗袍,因而赫图阿拉村被誉为旗袍故里。

每逢新年满族少女们,戴着大拉翅旗头、穿着花盆底旗鞋,竟可在冰天雪地中奔跑嬉戏,满乡女性那典雅、奔放、清新、温柔性情与气质展现淋漓尽致。

旗袍连接着满族的过去和未来,述说着满乡父老儿孙乡亲们无限幸福与欢乐。

镜头转到堂屋中采风,悦悦介绍,堂屋设灶烧火做饭、里间取暖功能;火炕最早从满族兴起,寝息取暖一举两得。烧柴灶口上铺上一层土,正烤着红薯、土豆。

宅大嫂插话:寒冬,从室外回屋中头件事,便快马坐到炕头儿上或灶口处暖脚,那叫一个爽!吾推拉镜头全景特写,处处兴旺,农家小院一派祥和年味十足。

而后团队成员深入至各老乡家串门寻根问祖;姓金、姓那两家人,分别去全村仅有的两位百岁老人家,溯源先祖以及村中老事儿,可难为都想摄录采风的我,悦悦机智建议我去知识渊博那老翁家采访,她以自已手机替我记录采访另一位老人全过程,令我颇为感动。

访问中收获颇丰;不仅知悉老城村四百余载在兵荒马乱年代屡遭浩劫中曾经历七次挪腾动迁,使终相依故城确凿实情。思路敏捷老人家还畅叙提供爱新觉罗多个姓氏宗谱。时间紧迫眼瞅着快午后四点,在悦悦引领下,我们又去了六家耄耋以上资深老翁家认门亲见,总之寻根问祖成效斐然。

离采风活动结束时间仅不到一个钟头了,全面记录当今村容村貌是主项;

村中老旧木头房彰显醇朴厚重,新建大多为客栈农家乐,垂花门、月亮门,围墙各展风韵古香古色,雪白五花山墙、青砖灰瓦院落排排座座。

从城边村委会进入北门,经汗宫大衙门,赫图阿拉村与故城心核地带,民俗民风浓郁,汗王井就在此,临近满族农家小院多彩多姿汇集,笑迎八方宾客,冬日赫图阿拉村宁静祥和。

腊月寒梅是仲冬一抹艳彩,几只小鸟安静落在荷花状那房脊上。荷花代表人寿,满族房脊荷花图案颇多。房脊造型凸显乌鸦嘴状,是因满族崇拜乌鸦,也是衔福之意。

滿旗人家多是五条房脊,寓意传代同堂人丁兴旺。院落花墙镂空美观透风,以利院中菜园生长。而墙雕荷花与钱币图案,寓意招财进宝富贵吉祥。

眼瞅四点二十分了,还需畄些时间让风尘仆仆寻根问祖亲人稍些礼品;

悦悦导游迅速把团队游人集中于老城村优惠购物中心,这里所售商品皆为成本价、折扣价,倾情把全村优质土特产品展销,让满旗乡亲欢欢喜喜过大年实惠惬享;

萨其马、驴打滚等名小吃打五折,各种饽饽;“大八件”、“小八件”;燕窝酥、牛舌饼、茴香饼、佛手、马蹄、燕窝酥,糖火烧、粘豆包,各种肉类、肠类、菌类。蛋类展品打六折,整整比其它地区便宜一半价钱,游人争相踊购。

村中土特名品极受青睐,黑木耳生長老城山坡,四面环山早晚湿度大,灌溉木耳水源为苏子河地下水,木耳色泽黑褐,质地柔软,营养丰富。颇具药用功效,清肺清血液、预防心脑血管亨盛名。满族人喜食蜂蜜,新宾山林覆盖率高,采蜜是满人重要营生,养蜂“蜜户”得天独厚,浓稠透明质优橘黄液体形成本村甜蜜之事业蓬勃发展。蜂蜜中含有:氨基酸、维生素、微量元素和酶类、核酸、黄酮类百种营养物质,隆冬取天然蜂蜜正当其实,何状以成本价出售纷纷购买。

二十分钟;买,买,买!大包小包、大盒小盒、麻袋、纸箱等满满堆至返程旅行車上,游人上車下脚地儿都难找,确是爆棚满载而归。

待团队成员到府邸取行李退房,盛装秧歌队早在这两家客棧大门前迎候;

满族是能歌善舞的民族。每年岁未年初,老城村百姓都要组织秧歌会自娱自乐。欢快的鼓点声和村民们欢乐的笑声交融在一起,给这个古老的村落增添无限生机。赫图阿拉满族秧歌,民间俗称“鞑子秧歌”,是满族乡亲在劳动、生活中产生,并吸收汉族等其他民族舞蹈基础上而逐渐形成并发展起来,具火爆、矫健、粗犷、热烈而豪放表演特点。

此时此刻,唯抢占极佳位置,把最醇朴通俗、最具生命力表演向世人展示。

锣鼓喧天,随着远道而来寻根问祖两家府邸尊贵乡亲出现大街上,

村中男女老少能出来瞧热闹的几乎汇聚人山人海。耍龙灯、跑旱船、扑蝴蝶、打花棍,踩高跷格外精彩高潮不断掌声喝彩此起彼伏,游人与我始终処于中心位置。

尚有百米就到村口大牌坊処了,秧歌队随着锣鼓变化倏地变幻队形走大场,整齐划一、鼓点震撼,豪放嘹亮、纵情欢畅,刹那间,秧歌队把团队满旗亲人囲拢于中间,发出时代最美感人旋律:

锵锵起锵起!锵锵起锵起!锵锵起锵起!.....

秧歌队不断变幻着花样舞姿。太美了,太美了,村口大牌坊処欢声雷动。

倾刻间,满族经典优美的“喜歌”响彻赫图阿拉老城村;

生灵万物依赖天的保佑,子孙后代承蒙祖先的保佑,众神垂降慈爱之故,喜庆大年到来了,格格舞阿哥跳,生灵万物依赖天的保佑,子孙后代承蒙祖先的保佑,众神垂降慈爱之故,五湖四海滿旗亲人到来了,格格舞阿哥跳,额涅端上了萨琪玛,一敬天二敬地,然后再把祖先祭。

老城村同胞满含深情把龙兴之旅亲人一个个送到車中,悦悦与亲人们握手拥抱互相祝福幸福安康生活美满。并在回答游人万分感激之情时表示;万千别说不落忍,即便千人、百人大团,十人、五人小团,只要到赫图阿拉老城村游览观光寻根问祖游客,盛情接待一视同仁,以此诠释着满族热情礼仪好客可贵精神。

龙兴之祣旅游車缓缓开走了。秧歌队响亮锣鼓声与老城村村民美妙豪迈歌声在赫图阿拉老城村久久迴荡。我兴致勃勃铭刻记录这动人心弦之一切......

(待续)

共 0 条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