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学】感恩孩子(散文2000字)
【校园文学】感恩孩子(散文2000字)
文/黄璜
小时候的夏夜,我总依偎在妈妈的怀里,妈妈摇着蒲扇为我驱赶蚊虫,给我重复讲那牛郎和织女的故事。在我幼小的心灵中,我是天底下最幸福的孩子。虽然不知道感恩一词的真正含义,但我知道我的妈妈是天底下最智慧、最伟大的妈妈。
斗转星移,岁月轮回。我也有了自己的女儿,女儿黏我就像我黏着我妈妈一样,每当夜晚来临的时候,女儿亲我,黏我,她不让我看书做事,总要我给她讲故事,女儿特聪慧,一个故事最多只听两遍。为了女儿,我每天不得不安排时间去读书和改编故事,倘若因为工作忙而忘记读书写作,我也只好苦思冥想,来个即兴创作。女儿无数个为什么,时常让我难堪,关键是女儿常常搬来她那个胡搅蛮缠的救兵妈妈,接下来就是妻子严厉的批判:“还老师呢?讲个故事有那么难么?你连女儿都哄不好,如何教育好学生们?”妻子的埋怨不无道理,在妻子看来,讲不好故事就是个不称职的老师。女儿的成长,让我养成了良好的阅读写作习惯,是女儿的坚持,我才与文字结缘,为此,我很感谢我的女儿。
女儿六岁那年,因为当时的农村还没有幼儿园,恰好我授一年级的数学,每当我上数学课时,女儿总是安静地趴在窗台听我讲课,无论刮风下雨,女儿都能一直坚持到下课,做到一节课不落,班上的孩子们也都喜欢她,组长总是把女儿的数学作业夹放在学生们的作业中,每当我批阅女儿的作业时,总有一份喜悦,记得数学期中考试,女儿在窗台上快速做完了试卷,100分的成绩让孩子们惊愕与羞愧,女儿成为学生们学习的偶像。语文老师告诉我,你的女儿总是在下课时最忙,别的孩子下课玩,她却走进教室去找班长问这问那,你的女儿很优秀,你就让你的宝贝女儿插班读书吧。女儿便背起了小书包,蹦蹦跳跳地奔向了教室,看着女儿那对舞动的小辫,我的心中祈祷,是上帝赐给我一个天使般的孩子,女儿给孩子们树立了榜样,也让老师们都很感慨: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唯有不敬业的老师。
一九九五年,我申请了市级课题《珠心算和小学数学的融合》,这个课题有合肥市珠算协会、市财政局和市教育局三家共同负责。记得九七年六月的一个晚上,那晚恰逢停电,八岁的女儿从学校回来,没有了那份精气神,一到家,就钻进自己的书房,先是写日记,接着写数学自测题,然后还要做完20张纸的珠心算练习题,我默默地在一旁拿起蒲扇,为女儿驱赶蚊虫,等女儿做完作业时,我便端来晚饭,接着我又打来洗澡水,可怜的孩子,她洗完澡爬上床就静静地熟睡了,当我抬起头来,那时针已经指向了夜晚10时20分,当时,我的心情异常复杂,既有心疼,也更多是感激。(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一九九七年的暑期,我带领六名学生参加合肥市的珠心算大赛,上午比赛,我校的六个孩子全都拿了奖,女儿也获得全市第11名,奖品是一个书包,一本《十万个为什么》,外有200元钱的奖金,女儿让我把证书的内容读给她听,其实她早已看了许多遍。随后女儿故作神秘,她说:“爸爸,春节时你也必须拿个证书,让妈妈看看好吗?”我既兴奋也无奈。
我的学生们是幸运的,这些孩子们和我女儿一样,赶上了好时代。多年参加“珠心算”的六名孩子全都走进了高校,正如他们当初说的那样,全都实现了人生的梦想,我的女儿和另外两个孩子还很骄傲地读了研究生。
梅贻琦先生说过:“学校犹如水也,师生犹如鱼也,其行动犹游泳也,大鱼前导,小鱼尾随,是从游也,从游既久,其濡染观摩之效,自不求而至,不为而成。”这段话对我的影响很大,如今的女儿不在身边,我每每听到女儿的电话总是舍不得放下,女儿那磁性的声音总让我销魂,妻子常常从我的手中抢过手机,每次通话也总是女儿先挂的电话。有时我也在想,女儿已经长大了,像天使一样飞走了,我对女儿的那份爱应该转移才对。
其实我也早已转移了,我成立了“小菊花文学社”已有多年,写社团中的30位学生来自不同班级,权小蕾、董晓雅、方倩是社团的学生干部。每周六上午的社会实践活动是孩子们的最爱,他们早早地来到学校,许多同学还从家里带来自制的点心,我无需在家早餐,孩子们常常不征求我的意见,让我品尝他们家长的下厨手艺,若不吃,孩子们就会翘起那张淘气的小嘴巴,若是接受,我实在是吃不了那么多,能吃上百家饭的感觉真正不错,我从心中默默地感谢我的孩子们。
又一次,我带着孩子们走进农家,走向深秋的田野,然后在田野中席地而坐,我像一个老顽童,在旷野中大声朗读我的美文《品秋》,我让董晓雅高声朗读她发表在《少儿科技》的习作《乘坐高铁上北京》,孩子们频频点头,构成深秋旷野上一道美丽的风景。后来,我的文学社就陆续有学生的习作在《江淮晨报》教育视线栏发表。这件事让我感动,因为在学生的心目中,我和他们的家长一样的伟大,我成为了孩子们心中的偶像。为此,我特感谢我的孩子们。
我爱我的女儿,是女儿把童心童真童趣交给了我,给了我无限的温馨和幸福;我也爱我的学生们,是孩子们把稚嫩的心灵和梦想交给了我,给了我荣光的事业和追求。在感恩节之际,我要用这段文字来感谢我的女儿和我的那些天使般的学生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