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彩云间之鹤庆篇(1)

11-18 作者:我是小民

序:八月中下旬间,我、妻子、女儿携外孙女悦悦远赴云南旅行,先后在鹤庆、丽江、大理、昆明四地流连盘桓,足之所至、目之所及、神之所凝、心之所感皆觉活泼新鲜远甚过往,以致归来竟三月不知肉味,故将所见所闻所感所思连缀成文以为将来之恒远记念。

鹤庆篇

飞机平稳地降落在丽江三义机场。走下飞机刚好十一点。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道起伏绵延的雄壮山影,山顶飘曳着姿态万千的绚烂云彩。我知道,我已经踏上云南的土地了。

三牛已经在接机口等候多时。三牛是我的学生,也是女儿的初中同学。三牛读大学期间谈了个大理州鹤庆籍女朋友,并且为了爱情毕业后即与女朋友一道来到了鹤庆创业,十余年下来业已闯出了一片自己的天地。

“都二十年了,老师还像当年那么年轻!”三牛伸出双手紧握着我的手,一脸都是恭敬。我微笑一笑:“你小子是想说老师二十年前就这么老吧!”女儿笑对三牛道:“你好像跟二十年前也没啥两样呀!”三牛嘻嘻两声:“你的意思二十年前我就老成了这个模样?”

三义机场虽冠名丽江却与鹤庆相毗邻,到鹤庆县城差不多二十分钟车程。“今天工作日——不是说好不来接机的吗?”上车甫一坐定,女儿就向三牛抛出一个问题。“是这么说的。但是,我又改变主意了呀!”三牛看看我,很是认真地,“跟老师快二十年没见面了嘛,心里激动啊!更何况,你们可是远道而来的来自家乡的稀客、贵客。差不多得五千里路吧,做梦都不敢想的嘛!”(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三牛提醒我注意观察沿途的房子,一边饶有兴致地做着解说。三牛说,因为地处横断山区地震带上,这里几乎看不到高层建筑,而且都极其重视房子的基础建设。三牛还说,鹤庆属白族聚居区,白族人口差不多占到了一半以上,所以鹤庆的房子大多具有鲜明的白族建筑风格和文化特点。比如主房多坐西朝东而不是坐北朝南,几乎家家都建有门楼、照壁,都离不开精美的雕刻、绘画装饰等。我注意到经过的每个村落里都散布着数量不等的烂尾房,不由摇头轻喟:“这么多房子,就这么烂着……”“让它们烂着?他们才舍不得呢!”三牛笑一笑,看向我,“老师知道鹤庆人最大的事业是什么吗?就是建房子呀!当然,我们老家也是这样,对吧?但我们老家建房是把建房资金全部准备到位,一鼓作气把房子建起来、装修好,然后住进去。鹤庆人建房却不是这样,因为鹤庆在地震带上,抗震是建房考虑的首要因素,要抗震就要在地基上投入更多的资金。所以,一栋房子建起来普通人家往往要耗费一辈人甚至两辈、三辈人的所有积蓄,要想一次性把房子建起来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事情。没能力一次性把房子建起来就分期建房。从奠基开始,房子能建到哪一步就建到哪一步,没钱了就暂时打住继续出去挣钱,挣钱回来继续建房,直到把房子完全建好。但钱可不是那么好挣的,一栋房子建十年八年的多了去了!不过,他们的房子确实建得漂亮,花费当然也够多——再不济也得百万起步吧。说句话不怕您笑话,我就是因为建不起房才在城里买的商品房。”“既然如此,为啥非要把房子建得那么高大上?”“房子建得够阔气才有面子嘛!白族人可是很爱很爱面子的。”三牛轻松一笑,转了个话题,“白族人爱面子还体现在待客之道上。比如我们要去白族朋友家里做客,白族朋友会把家里最好最好的酒食拿出来招待我们,而且毫无保留,有多少拿多少让我们尽情享用。”“照你说,在这里工作、生活的压力还是蛮大的?”女儿好不容易抓住机会提出一个问题。“还好吧。”三牛想了一想,“可以这么说吧。跟你们沿海地区比起来,这里的工作、生活纯属慢节奏。不光慢,那是相当的慢。生活节奏慢了,压力自然就感觉不到了。又没有高楼大厦,也不怎么有压迫感。对吧?”女儿说:“你是说,压力还是有的,只是感觉不怎么强烈?”三牛点头:“就这个意思。”

车行十来分钟,来到一个名叫辛屯镇的地方。三牛说:“到饭点了,咱们在这里吃饭好了。这镇上有家小馆子,老板是我培训过的一个学员。我已经预定好了,就去那里吃,吃这里的特色。”

一家挺考究的农家小馆,后院里放着两张餐桌。三牛说的特色是铁锅烤鱼,鱼锅甫一上桌,烤鱼的鲜香立刻溢满小院。正当我寻思菜量过大可能造成浪费时,三牛引领着一位三十来岁的女子和一位十岁上下的胖嘟嘟男孩向餐桌走来。女子是三牛的同事小赵,男孩是三牛的大儿子元宝。三牛因去接机把元宝托付给小赵照看,现在把他们叫过来一同吃饭。三牛笑着要元宝叫我师爷,小家伙倒不含糊,当即恭恭敬敬地叫我一声“师爷”并紧挨着我坐下来。我注意到元宝呼吸有点气紧,问三牛怎么回事。三牛说是两个孩子去北海姨妈家度暑假,元宝给海浪拍打呛了水,造成吸入性肺炎,就把元宝提前接回鹤庆,目前仍定时到医院去做雾化。说话间,服务员又上来一道菜。“老师,这道菜您应该没吃到过,我得好好地向您介绍介绍。”三牛很有些骄傲的神情,“这是被称为菌中之王的野生鸡枞菌。知道您要来云南,前几天我专门去山里买的,今天拿来让厨师做了请您好好地品尝品尝。”我略略惊诧:“野生鸡枞菌?我听说过,很难很难吃到的山珍啊!价格不菲吧?”小赵接口道:“价格贵只是一个方面,关键是市场上买不到呀!”

饭毕,小赵带着元宝去了县城,三牛则载着我们直驱下塌地草海镇新华银匠村。不多时来到一个地方,三牛把车停下:“老师,北京有个中南海,我们鹤庆也有个中南海。咱们下车看看?”

三牛说的中南海,其实是鹤庆人对中海、南海的戏称。草海镇位于鹤庆坝子中部,因辖区内有东草海、西草海等高原草海湿地及白龙潭、黑龙潭等高原淡水湖泊而享有“泉潭之乡”的美誉。南海、中海、北海同属西草海,自南向北一字排开,下车的地方正处在中海、北海邻接处。

路口有两个卖莲蓬、莲花的地摊,也许是看到我们带着孩子,原本懒得吆喝的小贩突然高声叫卖起来。三牛望向小贩又看看悦悦,径直走向地摊。妻子和女儿见状也带着悦悦快步跟了过去。莲蓬五块钱一个,三牛用心挑了两个长相俊美的硕大莲蓬交到悦悦手里,亲切地:“小悦悦,喜欢吗?”悦悦欢跳着接过:“喜欢!谢谢舅舅!”女儿急着扫码,三牛坚决不许,一边抚着悦悦兴奋的小脸:“小悦悦都谢过舅舅了,钱就该做舅舅的付,是不是?”

我们说说笑笑地沿着木栈道优哉游哉地向中海深处走,阳光不时地穿过流云的缝隙洒落在我们身上。“老师感觉到没有?在太阳底下晒着就头晕冒汗,没有太阳晒或在太阳晒不到的阴凉处身上就隐隐发凉?”“好像感觉到了,是不是高海拔的原因?”三牛连连点头:“所以嘛,你们要记着多涂防晒霜。”

草海里生长着一望无际的翠翠红红的绿荷红莲,空气里也氤氲着甜甜细细的淡悠悠荷香。不由默诵了两遍杨万里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默诵过了,竟越觉得这两句诗就是为眼前的美景量身定做的。再向前,草海画风渐变,大片大片丛丛簇簇葱葱翠翠的芦苇和水草不断涌入视野。忽听女儿惊喜地叫了一声:“快看快看,那里有只野鸭子!”我们的注意力立刻转向野鸭子,悦悦却另有期待:“妈妈,有白鹭吗?我想看白鹭!”

我有午睡的习惯,看看时间快要午后两点,突然就没了精神。三牛瞧出了蹊跷:“老师累了,咱们去办理住宿吧。”于是原路返回。再次来到路口,忍不住驻足回望。“草海去年成功申报了国家3A,老师是不是爱上了?”三牛半开玩笑的语气。我没否认:“是有点爱上了!这山、这水、这不热不冷的气候,还有你说的慢节奏,想不爱上都难!过两年退了休,真想每年都来这里住上一段时间。”“老师真有这个打算?”三牛眸子一亮,“老师真要来,我来替您安排。不过,最好早些时间来。差不多早一个月吧,来参加草海耍海节,还有荷花会。”

草海耍海节又叫耍海会,乃鹤庆民间祭祀、游乐相融的群体活动。本来于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举行,后来为纪念毛主席畅游长江改为每年公历7月16日举办。耍海节举办当天,各族群众和游客纷至沓来,云集草海边,划划船、对对歌、跳跳舞,游草海、赏荷花、品尝特色小吃、采购土特产品和民族手工艺品等,甚是热闹。草海荷花会的历史才二十多年,由草海镇发起,以草海千亩荷塘为主题,每年八月初举行,沿袭至今也已经成为鹤庆民间集游览、休闲、歌舞、交流为一体的群众性娱乐活动。

女儿为没赶上耍海节连呼遗憾,三牛安慰她:“按惯例,银匠村明天要举行周末篝火晚会,也挺热闹的,只要不下雨。”女儿赶紧翻看手机天气预报:“还好吧。至少现在预报没雨。”

因为早有预约,宾馆入住手续很快办理就绪。房间在银源酒店的四楼,视野甚是开阔,透过过道的玻璃窗可以远远望见巍然矗立在凤凰山脚下的“亚洲第一大佛”佛殿和高塔。楼下不远有个近似方形的泥塘,塘岸种着绿草,塘水泛着泥黄,水面上慵懒地浮着几只白色鹅鸭。悦悦看见鹅鸭,一边惊喜地拿手指着,一边信心满满地背诵起《咏鹅》来:“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悦悦背诵完了,我接着背诵了一遍,但我故意背成了“白毛浮黄水,红掌拨浑波”。悦悦大笑:“外外背错了吧!”我微笑:“是你背错了吧。你看看那水,是黄的还是绿的?”“黄的呀。”悦悦转转眼珠,“可是,可是……我背的是唐诗呀!”

共 0 条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