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天为证小说连载第三八一回

01-03 作者:小牮

苍天为证 小说连载 第三八一回

三八一 龙主席诉衷肠

龙主席对沽海老城遗产抢救怀着极深的情感,这情感的源头,还得从他亲身经历的那些事儿说起。

沿着沽水悠悠而下,在沽东区大沽街,静静矗立着一座“天妃庙”。此庙始建于元代延佑年间,老人们都称其为“沽海第一庙”。清末时,它惨遭八国联军的战火焚烧,到了本世纪初,其遗址被一个开发商相中,买走欲建商品房。

在市政协举办的一场城市发展座谈会上,龙主席听闻这个消息后,心潮再也无法平静。在他的认知里,以华夏悠久而沧桑的历史溯源,老庙宇周边往往就是民居聚落的核心地带。这“天妃庙”更是人尽皆知的老城发祥地,绝不能让其毁于一旦!于是,他心急如焚地向市政府请示,请求立即组织专家前去考察。好在市有关部门迅速回应,同意了他的请求。

龙主席振臂一呼,应者云集,一支义务考古队迅速集结,马不停蹄地奔赴“天妃庙”及其周边区域。队员们心怀热忱,克服了重重困难与干扰,日夜不休、小心翼翼地层层挖掘。终于,大量极具价值的文物得以重见天日,仿佛一页页翻开了城市变迁的史书,一直挖到了宋末元初的遗物。那一刻,龙主席难掩欣喜,推断道:“这可算是找到了老城的根啊!”(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紧接着,龙主席满怀热忱地给市委主要领导写了一封详细的汇报信,言辞恳切地指出:“此地务必保护,城市遗址恰似城市的胎记,一座老城能在市中心寻得它的胎记,那是整座城市的福气啊。”龙主席这饱含深情又吉祥美好的建议,深深触动了城市管理者的内心。市政府专门召开会议研究,最终决定由国家出资收回这块土地,并拆除了开发商已建好的一小部分楼房,在此建成了如今的遗址博物馆。

回首这段往事,龙主席感慨万千:“经济上处于弱势的民族和国家,文化上常常会自我轻视,盲目抄袭强势经济国家的文化。可一旦丢掉了自己的文化,这个民族就会陷入巨大的精神危机,这可比物质贫困要可怕得多。”

酒席间,众人听闻此言,纷纷为这遗址的留存感到庆幸。龙主席又感叹道:“如今经济发展迅猛,城市改造却热衷于推倒重来,缺乏科学严谨的全盘论证,随意性和盲目性泛滥,导致珍贵的文化丢失得愈发迅速,毫不夸张地说,现在每分钟都在丢失文化瑰宝。我们必须为后人着想,遗产保护与抢救,一刻都不能松懈!”这一番话,让金家父子和在场的同仁们热血沸腾,也让大家深刻意识到文化遗产保护与抢救的形势已是万分紧迫。

龙主席继而讲述道:“近几年,我时常在创作之际,突然接到电话,说哪里哪里又要拆迁,情况十万火急!催我赶紧前往。在这种时刻,容不得半点犹豫,我放下笔就得奔赴现场,因为处理这些紧急事务,稍有迟疑就可能让珍贵遗迹毁于一旦,这可比构思小说重要得多!想想海张五的大宅子、益德王的拱形刻砖门楼、明代的文井……转眼间就没了,全毁了!那时真是深感无力啊!”龙主席无奈地摇着头,摊开双手。

突然,龙主席猛地抬起头,双眸炯炯有神,满是坚定与信心:“偶然间,我发现一些住户拿着照相机,在惋惜中为这片朝夕相伴的家园留影。为何不发动群众,打一场文化遗产保护的全民战争呢?就这样,我们结识了许多对抢救保护古巷老宅满怀深情的仁人志士,这些土生土长的家乡人,各个年龄段的都有,如今他们已然成为遗产协会的中流砥柱!”

龙主席随即向在座的各位拱手致谢:“说到这儿,我得感谢金老师、跃昆以及所有为抢救文化遗产做出重要贡献的积极分子们!”热烈欢快的氛围中,大家相互敬酒、让菜、还礼,其乐融融。

一直在龙主席身边工作的郑主任,看着眼前的情景,心中也是感慨颇多。龙主席处处身先士卒啊!郑主任滿怀深情回忆着:

龙主席的身影频繁穿梭于城市的老街古巷之中,每一寸土地都印刻着他匆忙而坚定的脚步。只要听闻哪里有文化遗产即将面临拆除的危机,他便如同听到紧急集合哨声的战士,立刻放下手头一切事务,毫不犹豫地奔赴现场。

无论是烈日炎炎下尘土飞扬的拆迁工地,还是寒风凛冽中摇摇欲坠的老旧建筑旁,都能看到龙主席心急如焚却又坚毅执着的神情。他不顾施工现场的危险与杂乱,眼神紧紧锁住那些承载着城市记忆的一砖一瓦、一梁一柱,好似要用自己的目光为它们筑起一道无形的保护屏障。

在那些争分夺秒的抢救时刻,龙主席常常与施工人员争得面红耳赤。面对大型机械的轰鸣和开发商急切的工期催促,他毫无惧色,大声疾呼:“这些不是普通的房子和物件,它们是城市的灵魂所在,是我们先辈们留下来的根啊!每一处雕花、每一块石板,都诉说着过去的故事,怎么能就这样轻易毁掉!”他的声音因焦急而变得沙哑,却在喧嚣中格外有力,仿佛要唤醒每一个人对文化遗产的珍视之心。

而那些自发参与到文化抢救中的居民们,也在龙主席的感召下凝聚成一股温暖而强大的力量。老人们颤巍巍地拿出珍藏多年的老照片和旧物件,眼中闪烁着回忆的泪光,向旁人讲述着曾经在这里发生的点点滴滴;年轻人则充分发挥自己的活力与智慧,利用互联网平台宣传呼吁,四处奔走联络各方资源;孩子们也在大人们的带领下,小心翼翼地帮忙清理着文物周边的杂物,眼神中充满了敬畏与好奇。

龙主席看着这些可爱的人们,心中满是感动与欣慰。他深知,这场文化抢救行动,不再是他一个人的孤军奋战,而是全体市民共同守护家园记忆的深情相拥。他们一起在岁月的洪流中,紧紧抓住那些即将消逝的文化珍宝,用爱与执着,为城市的历史脉络编织了一张坚韧的保护网,让文化的火种得以在这片土地上继续传承、熠熠生辉。

郑主任的脑海中还浮现出那些身着粉红背心、胸前挂着照相机的“战地记者”们。这些人只要听闻哪里要拆迁,便会立刻赶到,穿梭在老城区的各个拆迁片区,在尘土飞扬的胡同街巷里奔忙,不辞辛劳、不顾安危地拍摄下一组组令人难忘的画面,全力捕捉那些珍贵无比的历史遗存影像。他们,就是龙主席当年创立的“民间旧城文化采风队”,一支为了守护城市记忆而不懈奋斗的队伍。

(待续)

共 0 条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