崆峒山:弹筝湖畔数千秋
几次登上崆峒山,都是早出晚归,匆匆忙忙,去时好奇,归来疲惫。今年农历五月八日,与同事一行再登崆峒,天气晴朗,虽没有云山雾罩,小住一宿,沐浴了崆峒月色,倾听灵山之声,感受清幽夜景,颇有感触。
从后山台阶拾级而上,沿途可见群峰高耸,层峦叠翠,有北国雄伟之山势,又有江南优美之水色。一路不乏奇石怪树,峰峦雄峙,危崖耸立,似鬼斧神工;远望林海浩瀚,烟笼雾锁,缥缈如仙境。
泰山天下雄,黄山天下奇,华山天下险,峨眉天下秀,青城天下幽,桥山天下圣,而崆峒山集雄、奇、险、秀于一身,因仙而名,因龙而灵。
溯上古:云山雾罩仙影遥
《封神演义》中“十二金仙”之一的广成子,传说中居崆峒山的石室中,自称养生得以道法,年一千二百岁而未成衰老。《神仙传》称其为轩辕时人,黄帝曾向他请教“至道之要”,广成子先是不予回答,过了三个月,黄帝再来问“治身之道”,广成子告诉他说:“至道之情,杳杳冥冥。无视无听,抱神心以静。形将自正,心净心清。无劳尔形,无摇尔精,乃可长生。慎内闭外,多知为败。我守其一,以处其和,故千二百年,而形未尝衰。得吾道者上为皇,失吾道者下为士。予将去汝,入无穷之间,游无极之野,与日月齐光,与天地为常,人其尽死,而我独存焉。”说完,传授给黄帝《自然经》一卷。这在《庄子》、《史记》、《南华经》等典籍中均有记载。
传说中广成子为黄帝之时太上老君化身。《太上老君开天经》云:“黄帝之时,老君下为师,号日广成子。消自阴阳,作道戒经道经。黄帝以来,始有君臣父子,尊卑以别,贵贱有殊。”黄帝问道,想必包括治国之道和遁世养生之道。也许正因为如此,黄帝氏族的后人大禹才能“蛟龙”出世,济万民苍生。而我等平常之人,游历崆峒,又能获得什么呢?(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中国道教第一山"的美誉,盛名传于海内外。凝重典雅的八台九宫十二院四十二座建筑群七十二处石府洞天,气魄宏伟,底蕴丰厚。历经千秋万世,先后修建了佛、道二教基地的“九院”、“十二宫”,共有寺观42处,多数集中分布在“五台”区,形成规模宏大的建筑群。崆峒山集自然美、历史美、人工美、传说美于一身,自然生态景观和人文历史景观融为一体。山势雄伟,似鬼斧神工造就;林海浩瀚,如巨浪排空合成;环境优雅幽静,令人陶醉;神韵逼天宜人,引人遐思;奇峰、怪石、云海呈其奇景,瑰伟苍翠、清秀显其特点。 “山川雄秀甲于关塞”,明代嘉靖时“八大才子之一”的赵时春这样赞美崆峒山。自古以来,崆峒山就有“西镇奇观”、“西来第一山”、“天下道教第一山”的美誉,被宗教界誉为“十二仙山”、“七十二境地”之一。
明嘉靖初年,崆峒山被列为全国道教十二大“十方常住”之一,由全真龙门派第十代掌门苗清阳任全山主持。自此,道教在崆峒山上代代相传,现已传至第30代。发祥于崆峒山的崆峒武术与少林、武当、峨嵋、昆仑并称为我国五大武术流派。杜甫诗称“防身一长剑,将欲倚崆峒”。著名作家金庸还曾为平凉首届崆峒武术节题辞:“崆峒武术,威峙西陲。” 很多同事因喜欢武术、喜欢金庸,我们在那石碑前还留了影。
游仙山:氤氲千年藏三教
由中台向西,穿过朝天门,进入道教文化的盛景。崆峒山道教以皇帝问道于广成子而闻名天下,因盛行于春秋以来的黄老之说,崆峒山更成了中国道教的创源地之一,史记明代道士张三丰避居崆峒五年,留下了许多传闻轶事。清初,陕西道士苗清阳主持重修皇城,崆峒山又被列为中国道教十二大常驻之一。
沿陡峭的石阶向上攀登,只见一架巨大的石梯凌空而立,左右石峡壁峙,危岩夹耸,仰首望去,视线可及处,直通云霄。这就是登临绝顶的惟一通道——著名的“上天梯”。上天梯起步不远的峭壁上有“皇帝问道处”摩崖石刻。
沿“上天梯”继续攀登,就到了崆峒山最负盛名的三教洞。洞内,释迦牟尼、太上老君、孔老夫子塑像供于一堂,佛、道、儒三教共存共尊。道长说这里道长、方丈之间很团结,在教理、活动上非常融合。这充分体现了中华文化包容万物、雍容大度的和谐气氛和兼收并蓄的传统。我想这也昭示着崆峒山有别于其它古刹名山独特的精神。
再向上攀登,越过三天门,就登上了道教的主要活动场所皇城。皇城位于主峰马鬃山之颠,其建筑为崆峒山寺观之首,是全山保存最为完整的一组明代建筑群,殿宇富丽堂皇,宛如古代帝王的皇宫,皇城之名由此而来。登临绝顶,眼界顿开,心旷神怡,各处胜景,尽收眼底。站在绝顶皇城向东俯视,建于宋代的凌空塔即入眼帘,最令人惊叹的是塔顶长有一株树龄二百多年的松树,枝繁叶茂,四季常青,这“古塔托松”亦是崆峒一景。
当天黄昏,我们四人沿曲径通幽的小道,去看了南台,小路边有几处石碑,不知是那几位当年衣袂飘飘、仙风道骨的先祖,仙逝之后葬于此地,定得灵山之气,以传后世。这已不易。南台的一处庙宇,打扫倒很干净,地处悬崖边上,甚是险秀,只是没见到人。
第二天的早晨,趁早我们去了塔院,凌空塔的所在地即为塔院,离中台很近,是崆峒山佛教的主要活动场所,据查崆峒山佛教已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唐太宗李世民曾亲赐崆峒山佛教田宅,使崆峒山佛教在唐代初期便达到了鼎盛,梵刹庙宇,气势恢宏。寺内神像,法象庄严,栩栩如生。而今,每年农历四月初八,寺院都将举行盛大的佛事活动,周边各地善男信女云集此地,进香拜佛,信徒达数万人之多。佛教寺院有释迦摩尼神像,旁边有文殊菩萨神像。
因小时候看《封神演义》,对此神有很深的好印象,所以特此查阅了他的身世。文殊菩萨,原称文殊广法天尊,元始天尊门下,为道教“十二金仙”之一。后入佛门为文殊菩萨。五龙山云霄洞洞主。其主要弟子是金吒。曾帮助周武王打败纣王。文殊菩萨是经过无数恒河沙劫修行的大菩萨。据《文殊室利般涅盘经》记载,文殊生于古印度舍卫国的一个婆罗门家庭。后随释迦佛出家。释迦灭度后,他来到云山,为五百仙人解释十二部经。最后又回到出生地,在尼拘陀树下结跏跌坐,入于涅盘。又据《文殊师利法宝藏陀罗尼经》讲,释迦牟尼佛曾告诉金刚密迹主菩萨,在赡部洲(佛教称我们现在所住的世界)东北方有一个叫“大振那”的国家,国中有一座大山,山有五峰,称为五顶山。释迦佛去世以后,文殊菩萨将以童子形游行于此,在山中居住,为众生宣说佛法。中国佛教认为山西省五台山就是佛经中所说的“大振那”国的五顶山,因此以五台山为文殊菩萨说法道场而成了佛教的圣地。在大乘佛教中,文殊菩萨有很高的地位。他是众菩萨之首,被认为是如来“法王”之子,因此常称他为“法王子”。他是智慧的化身,经常协同释迦宣讲佛法。在《维摩诘经》中,他又代表释迦佛,率领弟子们前去探望病中的维摩诘,并与维摩诘反复讨论大乘佛教教义,宣说大乘佛法玄理。
在佛教图像中,他常常与普贤菩萨一起,作为释迦佛的胁侍菩萨,随侍于释迦身边。单尊的文殊菩萨像在五台山各寺庙中则供奉较多。文殊的形象,有种种差别。按其顶髻的形状,可分为一髻文殊,五髻文殊,八髻文殊等。密宗则依据贞言陀罗尼(咒)的字数,分为一字文殊、五字文殊、六字文殊、八字文殊等。其中以五字五髻文殊为本体,最为常见。一般的文殊菩萨像多为头戴五髻宝冠的童子形。五髻表示内证五智(法界体性智、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所作智)。童子形则喻天真纯洁。左手执青莲花,花上放般若经梵箧,表示般若之智一尘不染。右手执宝剑,以金刚宝剑能斩群魔,比喻大智慧好像一把锋利的宝剑,能断一切无明烦恼。身坐白莲台,表示清净。但大部分文殊菩萨像都是身骑狮子,以狮子勇猛,表示菩萨智慧威猛。
最后拜访的是我最喜欢的“千手观音”,观音菩萨,虽然他在佛国中并非首脑,却是许多中国人最崇拜的对象,因为他“大慈大悲,救苦救难” 。他的名字也很有意思,“观世音”,据法师解释,“非眼观之观,乃智观之观,世音即所观之境”,即是说他是洞察世间一切的智者。在唐朝,因同唐太宗李世民的名字相讳,所以简称观音。据说凡遇难众生只要诵念他的名号,“菩萨即时观其声音”前往拯救解脱,并能消灾得福。吴承恩的《西游记》又把观音描绘的如此可爱,佛法无边,连孙悟空那样的泼猴,一见到观音便“志心朝礼” ,五体投地。而《西游记》又偏偏这样脍灸人口,以至家喻户晓,观音菩萨形象也随之深入人心了。按佛经上记载,观音本是古代印度一个国家的太子,名叫不晌,后来作了和尚,成了菩萨,是阿弥陀佛的左胁侍,他同阿弥陀佛及其右胁侍大势至,合称西方三圣。可见观音菩萨本来是男性。我国唐代以前庙中的观音塑像也是男性,后来却塑成女性了。
观音是男的,怎么又变成女的呢?原因有三:一是佛经上说观世音菩萨在“普渡众生”时能作三十二种变化,金阁寺塑的千手观音是他的变相之一,既然他有三十二种变化,甚至可以变成“千手千眼” 的人,那么变成女人当然是很不费力的了。这种看法在元代以前还只在民间流传,到了元代,连许多佛门弟子也公开承认观世音是女性了。观世音菩萨变成女人的第二个原因,即在佛教诸佛、菩萨中还没有一个是女性,如果有个女菩萨,还可以弥补佛教的缺陷,男菩萨不便执行的任务,如送子之类,可以由女菩萨去执行。因此,自元代起,公开宣传观世音是女的。三是元代有一本《观世音菩萨传略》,书上说观世音菩萨是我国东周妙庄王第三个女儿,当她最初下定决心出家当尼姑时,妙庄王坚决不允,命令她以剑自刎,剑不仅没有伤害她,反而断为千节。庄王又命令将她闷死,使灵魂堕入地狱。但管地狱的阎王爷使她复活于普陀山附近的一朵莲花上。她在那里生活多年,为人治病。后来妙庄王病了,她挖下自己的双眼,砍下自己的双手,制成药给父亲吃,使父病痊愈。妙庄王为了纪念自己的女儿,让工匠塑一个“全手全眼观音像”,但塑匠听错了,塑了一个“千手千眼观音像”,这就是“千手千眼观音像 ”的来历。据《千手经》,观世音除双眼双手以外,左右各具二十手,手中各有一眼,成四十手,四十眼,每一手中又各有二十五手,二十五眼,而成千手千眼。其含意是:“渡一切众生,毫无阻挡。”相传,他的道场设在浙江省的普陀山,生日是二月十九日,成道日(即出家之日)是六月十九,涅磐日(即得道升天之日)是九月十九日,佛教徒届时举行纪念活动。
这样,历数诸神,可见崆峒山佛、道、儒三教并存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崆峒山佛、道两教鼎盛时期,共有琳宫梵刹42处、房屋建筑650间,著称“八台九宫十二院”,形成了中国古建筑和文化艺术的代表之一。
叹千秋:天长水远仙乐飘
崆峒山为典型的丹霞地貌,峰林耸峙,危崖突兀,沟壑纵横,东、西、南、北、中五台形似莲花,四面展开。中台是崆峒山的中心,海拔1894米,地势平坦宽广,视野开阔。主峰马鬓山叠居于五台之上,气势磅礴,直插云天。东面棋盘岭,相传为广成子、赤松子对弈的地方;西面苍松岭,斜下直插泾河,因而又称“龙吸水”;北面舍身崖,又名“鹞子翻身”,极为险峻;西北面笄头山,酷似古人头上的发髻,崆峒山古称“笄头山”就是因此而得名。
崆峒山奇洞石室遍布全山,数不胜数。“崆峒十二景”之一的“鹤洞元云”,描绘的就是东台绝壁上的玄鹤洞奇观。山上森林覆盖率几乎达100%,已知的植物有1000余种,古树名木近百棵。招鹤堂的“孔雀柏”和凤凰岭的“定山神针”,树龄都在千年以上。崆峒山还有70多种野生珍稀动物,其中被列入国家野生动物保护名单的就有10多种。在植被尤为珍贵的西北地区,崆峒山堪称天然的动植物王国,已知植物千余种。这里还有古老的泾河从崆峒山前峡穿过,流经阳麓,形成碧波潋滟的弹筝湖。阳光照射下,宛若高峡平湖,与湛蓝的天空、墨绿的森林交相辉映。
深远悠久的人文历史,雄秀幽奇的自然景观,使得崆峒山成为历代帝王将相、文人墨客竞相登临拜谒的名山。周穆王周行天下,巡游崆峒而得八骏;秦始皇“巡陇西、北地,出笄头山,过回中”;汉武帝则六次出陇中,两次登上笄头山。司马迁以“尝西登崆峒”为傲,东汉大哲学家王符曾为崆峒留连忘返,晋代大医学家皇甫谧隐居崆峒山中采药著述,研习针炙,著成《针炙甲乙经》。众多高士名人,如南北朝的王褒,唐代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隐、岑参、元稹,宋代李清照、游师雄、张元,明代李攀龙、赵时春,清代王士祯、左宗棠、林则徐、谭嗣同,民国于右任、傅作义、邓宝珊等,或慕名登临,或赋诗题咏,盛赞崆峒的佳篇美文、画幅墨宝云集霞蔚,洋洋大观,成为崆峒山丰富的文化宝藏。
九十年代初,在这里拍过一部电视剧《剑横崆峒》,看过久了,影响最深刻的是那首插曲,乐曲清幽婉转,如仙乐一般。“历历荒原,岁岁枯荣,天长水远万事空”的歌词更是极具境界。当年,一位如花似玉的女子在她的温馨小屋为我弹唱这首曲子时,用一种出水芙蓉、莲动荷风的姿态,把崆峒的艺术之美沁入肺腑之中,久久难以忘怀。
那夜,我们住在中台的宾馆。中台地势平坦,视野开阔。东、西、南、北四台依中台四面展开,形似莲花。趁着迷离夜景,于众山怀抱的莲花中央,畅饮月色,对酒当歌,甚是逍遥。崆峒之夜,虽然睡在床上,我却一夜未眠,感觉好像在树上,虽是盛夏季节,却有清风阵阵,空山鸟语,诵经击罄之清音,不绝于耳。
离开崆峒时,步行路过弹筝湖边,那翠绿的湖面上,青山倒映,似漓江山水。游鱼成群,动静有致。湖光山色,让人流连忘返。我想,不知是那位仙人在这里弹筝,把琴声、心语、泪水一起凝集在这里,留下这一片宁静的千古情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