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系南漳

09-06 作者:霞霞(*^__^*)

情系南漳

在鄂西北有一块方圆八百里古老、神奇、壮美、秀丽,人称“贵县”的风水宝地,世人描述她:“荆山南海峙,沮水东来,蛮水西环,风凰(山)北翼,作襄西屏障,乃巴蜀之咽喉。”从春秋、战国到现在,她已有3100年的历史。她就是国人眼中的“金南漳。”

“ 物以稀为贵,古以史为镜”。金南漳贵在何处,有啥宝称奇?打开尘封的历史,撩起神秘的面纱,您不难找到让国内罕见、世界瞩目,让人心动并为之倾倒、拜服的正确答案。

楚文化的发祥地,闻名遐迩。金南漳有“一县三国”(楚国、罗国、庐戎国)之美称。

3100年前,楚人熊绎“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就是从李庙镇将军山,主山寨顺着王家河(今清凉河)从李庙顺龙门、南漳而下(蛮河)而发展壮大的。没有楚人艰苦奋斗的精神,何来“春秋五霸、战国七雄”之一的美称。没有古楚的丹阳城何来南漳人过五月“丹阳”口语。赛龙舟的活动。

“和氏壁”的故乡,神秘莫测。玉印岩紧对风凰台,女娲娘娘送宝来,千年永不坏。楚人卞和三献稀世珍宝的故事,人称“贵县”也就不足为奇,当之无愧了,那流传千年的“将相和”、“靴鱼洞(又叫仙鱼洞)”等等也就顺理成章了。(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三国文化的源头,名不虚传。汉刘备马跃檀溪,南漳夜访水镜先生司马徽,得安邦定国之计,才有了徐庶(单福)走马荐诸葛的故事,才有了古隆中刘备三请诸葛亮的故事,才引出了千古名对《隆中对》。说“三分天下”、“三国归晋”;谈“七擒孟获”、“六出祁山”;唱“龙风呈祥”、“借东风”、“三气周瑜”、“失.空.斩”。没有水镜先生的功劳,那是万万不能。

民俗文化的宝库,应有尽有。有楚文化、三国文化的底蕴,有南漳这片山川秀美的土地有一代一代纯朴、敦厚、诚实、勤劳、勇敢的荆山山民。所以古朴、动听、悦耳的古典楚宫楚乐能在数千年中繁衍生存,永不衰败。君不见薛坪、李庙、长坪的“端公舞”(又名‘扛神’)“阴锣鼓、阳锣鼓”,板桥的“山锣鼓”(又叫‘薅草锣鼓’),巡检的“巫音喇叭”东巩的“花鼓高跷”,城关、武镇的“威风锣鼓”、“秧草歌”等原汁原味、不饰雕凿的古老神奇的艺术精品,人人叹为观止吗?

古山寨的博物馆。南漳古山寨之多、之大、之广、之名是举世无双的。说数量之多,全县范围内有千座以上, 说大的绵延几十里、上百里的,说广各乡镇基本都有,抬眼可见。说‘名’更是举世无双、天下第一。说肖堰镇楚山寨就传说是楚人抗秦的,东巩镇的卧牛山寨、春秋寨是三国时期关羽收周苍之地、关羽夜观《春秋》之地。龙门七里山林场的天宝寨(又叫天保寨)就是唐薛刚反唐的山寨。

孝文化传承人。孝义感天。在我国二十四孝的传统中,九集镇旧县铺泉水堰村汉丁兰刻木事亲的遗迹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可与孝感市的董永齐名。另外还有巡检的刘孝子割肝救母,龙门的刘孝子(刘宇广)代父从军。都是大孝、大义、感天动地、催人泪下的故事。

文化遗产的廊道华夏称奇。南漳北从罗国、庐戎国说起,南到巡检峡口小三峡,东到临沮岗古墓群,西到李庙主山寨、老龙洞。南漳县可谓一步一景、一地一风、处处有景、山水有景、洞泉有景、遍地有景、文化遗产之丰富令人叫绝。说大的旧县铺、水镜庄、文笔峰、徐庶庙、七里山国家森林公园、双池寺、柏香寺(又叫百厢寺)、襄王坟、鱼泉河、水镜湖、香水河、三景庄、金牛洞、古山寨、九龙观(又叫中武当)、珍珠泉、禹王洞、龙王峡等,说小的、说近的,光县城内就有王莽追刘秀的“万山”、“五龙壁”、“孔庙”、“喋儿大个天”、“两山(墙)夹一井、“走桥不见桥”、“一步踏十三笋”等。这里的名胜古迹多如繁星、气势磅礡、称奇华夏。名杨四海、各类人文景观雕龙画栋、品位独特,国内少有。不少建筑结构精致、规模庞大,既见证了历史的沧桑,又为仁人志士歌功颂德,还为后人赋予启迪。

一方革命的热土,豪迈悲壮,说南漳是红色的摇蓝,并不为过。早在1927年,我县地地道道的共产党人李协一、张道南等就曾高举大旗为建红色苏维埃,而流尽了最后一滴血,革命烈土夏明翰的父亲曾任清、南漳县知事。夏明翰的“砍头不要紧,只有主义真”一首诗,激励了多少革命青年。无产阶级革命家贺龙元帅,在1931年就曾率红三军在巡检、板桥一带活动。在雷坪打土豪、分田地的故事,可以说无人不知。

还有抗日将领张自忠上将,民主人士,国民政府湖北内务部长冯哲夫(板桥人)的抗日杀敌拥载共和的爱国义举更是惊天地、泣鬼神。声名远杨、万世流芳。

襄阳都市后花园、名附其实。南漳县山川用美,景色宜人,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其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看了水镜庄,三国故事尽知。游了春秋寨,好比游了万里长城。看了香水河七彩瀑布,不游桂林七星岩也没有什么遗憾。探险金牛洞,什么栩栩如生的天造地设的人物传奇、动物传奇也尽收眼底。游了梳妆台、十姑洞、您更会遥相当年、如梦如痴。看了古佛洞、并下河亲自体验一把鱼泉河漂流,您会有高空王子阿迪力一样的感受:“南漳鱼泉河是个好地方,今后我还会来。”到了三景庄,看了老龙洞的高山巍峨、溪水环绕;自生桥的天造地设,不假人工;蓬莱观的古木怪石,不可名状。您一定会对“文风启东南,群山围列成三景,秀气终西北,一水常流贯九江。”的名士留下的美联佳句刻骨铭心,永生难忘。是的,这里奇峰峻秀、树木葱茏、云来雾去、堪称仙境。

总之,南漳是人们心中向往的宝地。“金镶玉”也好,“四十八大泉、七十二河堰”也好。荆山蛮水孕育了南漳一方秀土,也培育了千百个名人志士。为让南漳的美名,传得更远、更广、为文化南漳出一份分力,献一份热。

共 2 条文章评论
  • 为新作品点“我喜欢”!2019-09-07 16:35
  • 引经据典,史实丰富,引人入胜,看完有渴望一去的冲动。点赞推荐。2019-09-08 0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