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梦之旅》之十一:一次畅谈理想的演讲会

12-25 作者:方舟

高中三年级上期即将结束时,在班主任贾金鑑老师的倡导下,班委会组织了一次畅谈理想的演讲会。他说,三年的苦读已近尾声,剩下的半年就是向着自己既定的目标冲刺的阶段。你的目标是什么?现在应该锁定了。为了开好这次会,他同每一位同学都谈了话,帮助分析各人的优势和长处,确定努力方向。贾老师是教数学的,他对我说:“我很欣赏你这个学生,你文科、理科都很好,尤其是数学、物理算是拔尖的。你考虑能不能把理工科作为努力方向,将来向一个数学家或物理学家努力?而且理工科将来发展路子宽阔,就业渠道也比较多。”虽然当时由著名作家李凖在我心中点燃的作家梦还在熊熊燃烧,可是反复思考,我觉得贾老师讲得有道理,那就选择理工科吧。

这次演讲会开得十分热烈,全班50多名同学依次上台,每人限定5分钟。各人谈的理想也五花八门,有搞科学研究的,有当教师的,有当工程师的,也有要当科学家、作家和新闻记者的。我边听边想,心中也不禁升起一种豪气,好像一些响当当的头衔就摆在面前,伸手可取。大约有一半人讲过之后轮到了我。我大步走上讲台,心想论考试成绩我在班上排名第一第二,论表现我年年都是三好学生,在气势上应该压倒他们。我先是按贾老师帮我选定的目标,大谈我生平最崇拜的人,第一个是牛顿,他发现的万有引力定律,名扬千古;第二个是约里奥居里夫妇,他们发现了镭,令人敬仰;第三个是爱因斯坦,一生发明创造无数,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所以,我的理想是要当一个像他们那样的物理学家。

我话音刚一落,就听见下面有人小声说:“吹牛,真会吹牛!”我听到后心里不服:“不是谈理想么,怎么叫吹牛?”此时我意犹未尽,曾经在心里燃烧的作家梦又涌上心头,我又情不自禁地接上说:“我的第二个理想,是当一个作家,就像创作出小说《不能走那条路》的李凖那样的作家,创作出无愧于时代的传世之作。”本来我还想再讲一讲第三个理想:当一个新闻记者。可是旁边的贾老师示意我:“时间到了”。当我结束演讲时,台下竟响起一片掌声。我不知道这是对我的赞许,还是像刚才说我在“吹牛”那样的嘲讽。

细想起来,我是不是太狂了?我,一个穷乡僻壤走出的“乡巴佬”,哪里来的这种高谈阔论的勇气?夜里我躺在床上,又想起了当年我关于“上学就像爬竹竿”的那个表态,不禁懊悔起来。演讲会结束的第二天,贾老师把我叫到办公室,笑着说:“胡云林,你的理想太多了,又是科学家,又是作家,横跨了文理两界,你能够实现吗?做事不可好高骛远啊!”在贾老师面前,我低下了头,承认自己骄傲,讲的不切实际。我答应下学期一心一意学好数理化,准备报考理工科。贾老师拍拍我的肩膀:“努力吧!我看好你。”

可是“事无常形,人有多虑。”临近毕业时,在报考志愿中我又陷入了两难的境地。在一次检查身体时,我的血压竟高达159,医生判定我患了高血压病,失去了报考理工科的权利。闻此消息,贾金鑑老师不禁叹息“可惜可惜!”。我不得不重新选择文科了。恰于此时,我的老父亲又从家里赶来,劝说我报考医科,说医生在社会上受人尊敬。我不喜欢医生这个职业,只答应父亲说“我好好考虑考虑”。父亲走后我又找贾老师商量,他说:“你还是考中文专业吧,你的基础好,现在复习还来得及。”

离高考还有两个多月时间,同学们都在加班加点日夜备战。当时文科高考不考数理化,主要是历史、地理和语文,我先在史地上下功夫,凭着自己较强的记忆力,我几乎将四册史地课本倒背如流。随后,语文老师又给我拟了几个作文题,试作了几篇作文。接着就是填报志愿,我原意是选择郑州的学校,这样经济负担会较轻些。可是当时郑州大学成立不久,尚未开设中文系。贾老师说:那就选择西安西北大学吧,这是个老牌大学,师资力量很强。刚好当时曾答应帮助我完成学业的鸿勤、保田两位好友也从西安写信来,希望我到西安上学,就这样定下了。高考结束,我果然如愿被西大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录取,开始了大学四年的征程。(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共 0 条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