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阳民间文艺家协会荣获浙江省民间文艺最高奖“映山红”银奖
“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首届浙江民间艺术精品展演暨浙江民间文艺映山红奖·优秀民间艺术表演评选活动”在奉化体育馆举行。此次大赛,由来自国内多位重量级知名人士担任评委,我县民间音乐《月宫调》荣获银奖,并为丽水市民间文艺家协会赢的组织奖。
浙江民间文艺映山红奖是浙江省文联和浙江省民协着力打造的浙江民间文艺最高奖,是对应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而设立的省级大奖,至今已举办了七届。
据悉,本次大赛共17支队伍300余人参加。自3月底启动以来,松阳县民间文艺家协会得到县文联的支持和指导把关下,报送了松阳民间音乐《月宫调》参赛。4月15日止,全省共有11地市24个节目参赛,经过专家层层筛选,最终确定17组民间文艺表演入围决赛,松阳民间音乐《月宫调》成功晋级,让现场观众亲身感受了优秀传统民间文艺的魅力,领略了传统民间艺术表演者的风采。
据介绍,本次活动由浙江省文联丶宁波市文联丶奉化区人民政府主办,浙江省民协丶宁波市民协丶奉化区文联丶奉化区文广新局联合承办。旨在继承挖掘优秀民间文化遗产,繁荣发展新时代民间文艺事业。
“月宫神韵古乐团”演奏的盛唐古乐《月宫调》。它是失传千年的《霓裳羽衣曲》,又名《素云曲》。而这些音乐的起源和流传,却跟一个人有关,他就是叶法善。松阳人耳熟能详,引以为豪。松阳县城江滨公园里有一尊由国际工艺美术大师、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阙美法创作的叶法善塑像,以纪念这位家乡的文化名人。
秋日的一天,馨风拂熙,层林尽染。我与朋友仨专程从县城出发,到达昔日繁华之地——古市去游玩,再往东行不远处即到了千古名山——卯山。卯山山不高,形似扑镬。山青水秀,风光旖旎。山腰有座俭公祠,古朴典雅。我们拾级而上,过弯弯曲曲的山路,就到了永宁观天师殿遗址。仿佛富丽堂皇,雄伟壮观,道气森森,仙乐飘飘的美景展现在我的脑海里。大唐年间道士叶法善修炼之处就在这里,感觉穿越千年。(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叶法善(616—720),字道元,一字太素,松阳人。祖宗四代皆为道士。一天,方士叶慧明的夫人刘氏娩出一子。父亲给他取名为法善。民间对法善出生作了一翻渲染。他从小与众不同,仙风道骨,喜爱学法、炼丹术,到处拜师学艺。传说法善曾作法邀请玄宗游览月宫,享受天宫仙乐美妙,更加浪漫的是安排皇上在霓裳羽衣曲的伴奏下与天仙杨贵妃的见面,满足了玄宗的相思之苦,促成其旧梦重圆。法善无疾而终,羽化成仙了,享年105岁。据传当时所居庭院异香芳郁,仙乐缤纷。大师生前请求皇帝允许他归葬故乡。皇上恩准。墓址在今丽水市境内。
邱建平,松阳县文化馆音乐老师,松阳县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长期从事民间音乐非遗研究。他是在一次偶然的调研中发现了松阳的道教音乐源远流长,遂决定以此为课题进行叶法善道教音乐的研究。
功夫不负有心人。邱老师找到了古市镇的民间艺人叶万芳。叶万芳是叶法善的第58代孙,当时也已60多岁了。那时候古市还有好几位健在的老艺人,他们组成了一个小乐队,经常演奏《月宫调》等古曲。这些古曲都没有曲谱,都是靠心、脑、手并记,代代相传。邱建平虚心地向各位老艺人请教,并且力争把他们都吸收到了古乐团中。老人们也欣然应允。起初这个团的骨干,仍是古市的几位老艺人,其中就有现在身为团长和副团长的叶万芳、徐振亚,他们既献艺又传艺,配合邱老师起到传帮带的作用。
这个团有男女两个团长,男的就是叶万芳,女的就是叶美玉。他们俩都是叶法善的后裔,一个对曲谱熟记于心,一个会多种乐器,可谓相得益彰。该乐园有艺人50余名,多是由业务音乐爱好者组成。
经过一群热爱道教音乐《月宫调》的团队长期艰苦的努力挖掘,邱老师和大家一道精心浇灌养育这朵艺术奇葩,推选传承人,建立各种保护机制,经常开展音乐交流宣传活动,如瓯江走亲,下基层农村走亲,培训音乐后备人才等活动。
邱建平主席说“这次活动虽只获银奖,从总分来看是前十名,我们的节目很有特色,很震撼获得评委好评和观众阵阵掌声,能参加实属不易,团队为丽水争来唯一一个‘国乐之乡’和‘优秀国乐建没团队’这次是获得了最高奖项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