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散文:一日看尽长安花11
匆匆离了兵马俑第一展馆。
我在出口处上了展区方面的免费大巴,奔向三分钟路程外的秦始皇陵。
据说,秦始皇陵正在维修,因此,除了围绕着庞大的用现代绿铁丝网牢牢圈着的皇陵外围,慢条斯理又魂牵梦萦地绕上一大圈儿,任何人也进不了陵园,根本就无法更清楚地目睹,传说之久的秦始皇陵风采。
自然,这么远来的我于心不甘。
在绿铁丝网外久久徘徊,停留。
捏着手机一个劲儿的嚓嚓嚓,在最近的距离,目不转睛地看着陵园内那些泛绿的枝繁叶茂,枯黄枯萎一大片的落叶和呈现土黄色的小坡或土壤,想象着它们二千多年来的日日夜夜,花开花落。追寻着它们二千多年来的风风雨雨,兴衰昌隆。(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史载,挖掘兵马俑一号坑时,一把青铜剑被一陶俑压弯了,陶俑抬起后,一瞬间,这把青铜剑竟神奇地反弹变直了。老天,这可真是匪夷所思啊!因为这种被称为“形态记忆合金”的技术,直到20世纪50年代才被发明出来。
始皇陵出土了19把青铜剑,游标卡尺测量发现,剑身八个棱面,误差不足一根头发丝。
出土的青铜剑除去土銹,光亮如新,锋利得一下竟可以将19层报纸划破。
经检测,这些青铜剑表面,被发现涂有一层厚约10微米的氧化膜,其中含铬,可以使剑身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德国为增强合金抗腐蚀能力,1937年才成功研制了现代镀铬技术,美国人是1950年才掌握了这一工艺。
近年,一个距始皇陵封土200米的陪葬坑被发现,面积达13000多平方米。
里面密集叠压了上千件石质铠甲、石胄、石头盔及披在战马身上的石马甲,都是用切削打磨的青石面制成的。
秦始皇陵出土的石铠甲。总重量约为18千克,花了400个小时修复的。美国芝加哥Field Museum藏。(Wikimedia Commons)石铠甲有护胸的前甲、护背的后甲,还有护肩膀的披膊甲,上下翻动非常灵活,每一石甲片的弧度都不一样,根据人体不同部位设计成不同的形状,有长方形、方形、等腰梯形、圆形、覆瓦形、弧形、尖尾形等。
每个甲片都有方形或圆形的小孔,用扁铜丝连缀在一起,陪葬坑内的铠甲和甲胄甲片总数超过500万片。
实验发现,手工加工一件有600片的甲衣,需一年时间。那麽如此工艺高超的石质铠甲,是怎么做出来的呢?
地宫外侧就发现了如此之精美豪华的随葬品,而对秦始皇陵的发掘,目前只占总体的1%,那么,地宫内部又有多少宝物?朝代兴衰更替,人间桑田沧海,然而,在十几层楼高的地下,却有一座千年风霜难以侵蚀的地下宫殿,封闭保存了一个古老帝国的荣耀、智慧,还有它数不尽的秘密……
在两道长10千米的内外城垣里面。
在数百座地下陪葬坑中间,就是恢弘神秘的始皇陵墓了。
- 封闭保存了一个古老帝国的荣耀、智慧2020-10-05 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