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066三厂宿舍

09-16 作者:庆兔兔

我趴在窗户上看外边,这边可以看到这一片的房屋。

夜里来的时候外边黑乎乎的一片,看到的就是眼前的三层楼,现在一切都展现在眼前。

居民楼的后边是一个小花园,小花园方方正正,小花园里有灌木花草,有羊肠小道,小花园四周是一圈不宽的马路,马路又和两栋建筑之间的通道联通。小花园被五栋居民楼所包围,四栋一模一样的L型居民楼,包裹小花园四个角。L型居民楼朝向不一样,居民楼左右呈中轴对称形成一个正方形,西边单独有一栋南北走向的居民楼。

空中看,这里就像一个北京的大四合院。

我们这栋居民楼有四个门洞,我们这边有两个门洞。往南方向长一些,中间有一个门洞,是一个有门楼的门洞。楼的南端往里拐一点,这里也有一个门洞。

再往南的一栋楼,和我们这栋楼方向相反,他们大门朝着向荣街。(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向荣街和棉纺路平行,向荣街和四厂的路连接,四厂叫什么路已经不记得。向荣街往西遇到桐柏路,桐柏路国棉三厂和国棉一厂分界线。棉纺路很长,棉纺路连接着几个棉纺厂,棉纺路往东一直到建设影院。

再往西就是国棉三厂的单身宿舍。

单身职工从我们楼西边缺口进入,沿路往西进入单身宿舍。

进出单身宿舍院子好像要看证件,我们小孩子进出基本上不会问,单身宿舍我们经常进去玩,有一些人还检牙膏皮去卖钱,这是后来的事情了。

单身宿舍里面什么样就不知道了,小孩子不允许随便进入的,我们也不会闯进单身宿舍里。

每栋楼后门通向小花园这边,居民楼和路之间种了许多槐树。

据说国棉三厂最早的居民楼,是按照当时苏联居民楼图纸建造的。

苏式居民楼都是青灰色的楼体和烟囱红瓦结构,都是三层楼带烟囱,不过烟囱不是红砖是青砖。楼体是标准化方方正正,楼上没有阳台,斗篷式大屋顶。

苏式风格墙体很厚,墙壁厚约五十厘米,有效的起到了隔热保温作用,冬暖夏凉给人们带来了舒适的居住环境。

房顶是木梁木质屋顶,窗户门是红漆水杉木,可以保证几十年不变形。

楼顶的瓦也不是我们常见的拱形的、平的或半个圆筒形的,苏式的瓦是三十乘四十的长方形瓦,这种瓦有黑色和红色,我们住的房子是红色的瓦。

后来看见工人维修房顶时候,近距离看见这种瓦,这种瓦片面积很大,上下左右都可以压接,可以保证雨水不会渗漏下去。瓦片中间是几道流水槽,可以保证流水顺畅流淌。

我们居民楼旁边是厂大门对着的大路,这条大路稍微往西歪斜,过了向荣街大路才朝向正南,中间大路那一边是和我们这边一样的苏式居民楼。

我们刚刚到郑州的时候,往南过了向荣街,前边还是一片建筑工地,到处挖的是地基,到处立着脚手架。那时候的脚手架不是现在的钢管,那时是粗竹竿架设的,用细篾条绑扎。脚手架上铺的是拼装竹板条,人站在上边晃晃悠悠挺吓人。

中央大道也只是修到向荣街,再往前就铺了一个路面,连马路沿都没有修,路边就是坑坑洼洼。

继续往南走,那时候还没有建设西路,面前是一条干枯的大沟,大沟有十几米深,三十几米宽,只有下雨沟里才有水。

到了晚上这里是一个热闹的露天市场。

共 0 条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