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夏行走记(3)

06-22 作者:独自行走

下午两点多到达临夏汽车西站,当初订宾馆时选择了住在老城区,那里靠近八坊十三巷。

八坊十三巷,听名字就知道,这是个传统街巷,也是临夏有名的景点之一,类似成都的宽窄巷子。

高德导航显示,从汽车西站过去,六路公交可以直达。

我一般到一个地方,第一选择都是坐公交车,能最真切的感受到当地人的语言相貌,民风民俗,而且坐在公交车上,居高临下,走马观花,也是一种享受。

但坐车的时候出了点小意外,公交站牌误导了我,站点的箭头指示和运行方向相反,我跑到对面去坐了。很快来了一辆六路车,车门打开,一个身材敦实,脸色黢黑的中年司机探身问我,去哪?我一愣,敢情这里坐车还要先报目的地?我说去南站,司机笑了,告诉我,坐反了,恍然,赶紧连声道谢。

后来明白过来,这辆车到这里已经是倒数第二站,常规来说,很少有人上车,何况我还背着旅行包,一看就是个外地游客。(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回到马路对面,重新上了车,临夏的公交上车一元,无论远近,

车里的乘客清一色的回民,大都上了年纪,女的穿着暗色的长袍,围着黑围巾,男的戴白色回回帽,蓄胡,长髯飘飘。

济南也有回民居住区,但很少见有戴回回帽蓄胡的,也没见有哪个女人包头,兰州有,但相对来说比较集中,大都在西湖附近,如此看来,临夏不愧是回族自治州,保持了原汁原味的民族风格。

司机是一位中年大妈,穿着打扮和家庭妇女差不多,边开车边和旁边一个女的聊天,看来是老相识,说话的语速很快,我努力分辨,想听听她们聊什么,徒然,一句也没听懂,三两站过后,女的下车了,又上来一拨,其中一个女的,仍然是司机的老相识,热情的和司机打着招呼,一屁股坐在刚才下车人的位置上,继续和司机聊天,依然语速很快,依然一句也没听懂,给我的感觉,临夏是个人情味很浓的城市,这个司机大概认识很多沿途上车的乘客。

坐在最后一排靠窗的位置上,透过玻璃窗,用心的观察临夏这座偏远地区的五线小城。

中国的县城大都方方正正,街道横平竖直,房屋正南正北,临夏市区不同,呈不规则,有些倾斜的平行四边形状,街道很难用东、西、南、北这样的方位准确表达。

比如临夏汽车西站,其实应该是西北站,我所订的宾馆靠近汽车南站,其实应该是东南站,两者分别位于平行四边形的上下两边角,之间的距离大概有几公里长,这几公里的范围便是老城区。

老城区很紧凑,街道大都为双向四车道,中间用护栏隔开,两边种植着国槐,国槐水桶般粗细,树冠不大,树荫也谈不上茂密,但枝干虬结,一簇簇新绿张扬着生命的活力,沿街商店密集,因为是下午两三点钟,路上行人不多,甚至车辆都稀少,一个红绿灯也就过三五辆车,行人大可悠闲的横穿马路。

车子路过州电视台,州税务局,来到中心广场,这里上下车的乘客较多,俨然是城市的商业中心,路边有联通,移动的营业厅,几家卖黄金的店铺,一个凹进去的广场边上还有一个大卖场,能看到一些年轻人,或情侣,或好友结伴,三三两两,行走在广场上。

订的宾馆在南站对面,名字很洋气,帕兰蒂酒店,里面设施简洁明快干净,白色的墙面,米黄色地板,看上去就舒服,进门洗手池边上,还有一束鲜花,插在一个细腰广口的水晶瓶里,这和昨天在古浪住的宾馆形成鲜明对比,古浪临近天祝藏族自治县,宾馆装饰风格也接近藏民,暗色的墙面,花色繁复的地毯,绛红色的床帮床罩裙边,大白天进去需要开灯。

回民干净,这是早在张承志的书里就领教过的,张承志有一本书叫《敬重与惜别》,写他早年去宁夏“西海固”的偏远农村,找那里的阿訇辩论伊斯兰教旨,那里的回民很穷,有的家里连存水的地窖都打不起,一生只洗三次澡,洗脸都是用毛巾沾点水抹一下,家里大都家徒四壁,很少有像样的木质家具,光光的炕上几床薄被而已,即便这样,家家户户都清扫得干干净净,被子叠得整整齐齐,这大概就是一个民族的风格。

宾馆斜对面是“水泉大寺”,从马路对过看过去,悬山顶,灰色的屋瓦,檐角高高翘起,屋顶立三根天线,串起三个金色圆球,圆球从大到小,最上端是半月形图标。

旁边有一塔,六层,每一层有六面,红色立柱,黄色屋檐,屋檐六角同样高高翘起,最顶端为穹顶,穹顶之上,一天线笔直插向天空,天线串起数个金色圆球,顶端依然是伊斯兰标志的“新月”。

这是清真寺,据说从元朝时就有,最多可容纳上千人前来礼拜,这样的清真寺在临夏还有很多,回民一般都是围绕清真寺而居,一个清真寺代表一个社区。

我一度穿过马路,走到它的跟前,想进去参观一下,可听说回民不欢迎非教徒的人进入,还是打消了这个念头。

来临夏之前,上网查有关临夏的资料,有文章说临夏民风彪悍,为历次回民起义的大本营,来这里要格外小心,我倒是觉得,只要你与人为善,尊重回民的宗教传统,没什么可担心的。

走出清真寺,回到路上,两个老者在路边说话,看到我过来,有些好奇,用善意的目光打量我,我对他们笑笑,他们也朝我笑笑,那一脸白色的络腮连鬓胡随风飘逸,好拉风啊,他们肯定在想,这个突然冒出来的陌生人是哪里来的,来这里干什么哪?

共 0 条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