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小说乱云润生第三百零六回

04-19 作者:小牮

长篇小说乱云润生第三百零六回

乱云润生 第四十五章

绍宗挥笔救亡剑指寇仇恶行

思成徽因兴学共襄东大荣光

第三百零六回

前回书说到,赤绍宗与林婉清于东北大学校园邂逅,情愫顿生。二人志同道合,携手踏上文化救国的征程。他们以笔为刃,饱蘸爱国热忱,创作出一首首激昂的诗歌与一幅幅热血的画作。这些佳作经他们投稿至报社后相继刊载,为大众带来振奋与鼓舞,稿费也成为他们维持生活与继续创作的力量来源。(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然而,平静的岁月犹如昙花一现,很快便被打破。他们作品的影响力如涟漪般扩散,不仅唤起民众的觉醒,却也引来了敌伪各方尤其是日寇特务的虎视眈眈,麻烦接踵而至。

起初,是不法之徒的骚扰。一日,赤绍宗于东北大学的宿舍内,惊觉居室墙壁被油漆肆意涂鸦,“滚出东北”的秽语触目惊心。林婉清在校园的办公室也未得安宁,有人偷偷在门口留下警告纸条,妄图阻止她发表那些被日寇视为“激进”的言论。

但这些小挫折并未使他们退缩分毫。赤绍宗与林婉清相互凝视,目光中满是坚毅。赤绍宗紧紧握住林婉清的手,神情激昂:“婉清,这些魑魅魍魉不过是害怕我们唤醒民众。我们的使命在肩,更需勇往直前!”

林婉清庄重地点头,双眸中闪耀着无畏的光芒,似能穿透重重黑暗。

不久,日本特务机关开始将这对斗志昂扬的教师列入重点监视目标。特务们如鬼魅般潜入东北大学,在暗处跟踪调查,试图寻找可乘之机,打压他们的爱国之举。

一日,赤绍宗如往日般前往报社送稿。踏入报社大楼的瞬间,他便觉气氛诡异。

果不其然,几个形迹可疑之人从暗处猛然窜出,不由分说将他强行挟持。赤绍宗奋力挣扎,终究寡不敌众,被掳走。

与此同时,特务们闯入东北大学,直逼林婉清所在的教室。林婉清虽心内惊惶,却迅速镇定下来。她看着惊慌的学生,大声说道:“大家莫怕!他们不过是大日本侵略者的走狗。我们所为,皆是正义之举!”学生们被她的话语点燃热血,愤怒地攥紧拳头,怒视特务。他们一心护着林婉清,却被特务粗暴地驱散。

赤绍宗被带到一处秘密审讯室。日寇特务头目操着一口生硬的中文,皮笑肉不笑地问道:“你为何写出煽动民众仇视大日本的文章?莫非是受共产党的指使?”赤绍宗义愤填膺,怒目而视:“我所书之事皆为事实,只为唤醒民众抵御外敌,与共产党毫无瓜葛!”特务恼羞成怒,对他动用各种酷刑,妄图逼其屈服。

林婉清并未坐以待毙。她迅速组织教室外的学生四散奔走,向学校领导、同事广而告之,同时联络各界爱国人士速来东北大学,共同揭露日伪敌特的暴行。在爱国民众的齐心努力下,终于寻得敌特关押赤绍宗的地点。众人巧妙避开特务守卫,成功救出遍体鳞伤的赤绍宗。

这场磨难虽让赤绍宗和林婉清身心俱疲,却如熊熊烈火淬炼了他们的爱情与信念,使其更加坚贞不渝。此后,他们以更为坚定的文化救国信念,继续前行。

经过一段时间休养,赤绍宗和林婉清重新精神抖擞地投入战斗。他们深刻意识到,面对复杂的局势,仅凭文字的力量远远不够。于是,他们联合东北大学师生,策划组织一场大规模的抵制日货运动。

在他们倡导下,东北大学学生纷纷响应,走上街头。张贴醒目标语,散发激情传单,声情并茂向民众讲解抵制日货抗击侵略的重大意义。

这场运动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众多商人深受触动,纷纷响应号召,停止销售日货。日本侵略者对此怒不可遏,变本加厉地对东北大学师生进行打压迫害。但赤绍宗和林婉清毫无惧色,他们坚信,只要全国人民团结如钢,定能击退外敌的侵略。

时光匆匆,1930 年末,东北大学开始放寒假,赤绍宗与林婉清的爱情之花也在这个过程中绚烂绽放。他们已然到了形影不离的亲密境地,谈婚论嫁自然提上日程。尽快寻觅一处合适的婚房,成为亟待解决的头等大事。

秋末冬初,风拂着斑驳陆离金黄树叶,宛如无数只金色蝴蝶在校园翩翩起舞,而后缓缓飘落,为校园铺上一层厚实的金色地毯。在这如梦如幻的美景中,赤绍宗和林婉清携手踏上寻房之路。

赤绍宗每月有 60 块银元收入,林婉清亦有 40 块银元进账。在那个动荡年代,这份收入虽不算丰厚,但对知识阶层来说,足可安稳生活。

二人一番商议,决定在东北大学附近的皇姑区北陵大街,泰山路、陵东街与新开河区域寻觅良居。此处既能便于工作,又能给予他们足够的私人空间,让二人尽享甜蜜时光。

周末清晨,阳光如丝缕般穿过树叶的缝隙洒在地上。赤绍宗和林婉早早出发,沿着校园外的街道漫步。他们的目光敏锐地扫过街旁每一间房屋,不时被出租或出售的告示吸引,可要么是租金超出预算,要么是房价过高,地理位置也有诸多不便,始终未能寻得满意的住所。

“绍宗,你看那儿!”林婉清突然兴奋指着不远处。赤绍宗顺着她手指方向望去,只见一座雅致小院的二层小楼映入眼帘。淡蓝色的墙壁在绿树的映照下,宛如一幅宁静的画卷。

走近小楼,一位和蔼的中年妇女迎出来,她便是房东。在房东引领下,两人走进这处温馨寓所。屋内上下共四个房间,布局合理。明亮宽敞的客厅,让人心情愉悦;两个温馨舒适的卧室,能提供充足的休憩空间;还有充满烟火气的小厨房和干净整洁的卫生间。最引人注目的是客厅的窗户,正对着校园的一角,从这里,他们能清晰地看到熟悉的校园建筑,仿佛能听见不远处传来学生们欢快的笑声。

然而,当房东说出 25 块银元的月租金且需半年一交时,他们陷入犹豫。如此高昂的租金,着实让他们有些犯难。但如此优越的房子条件和便利的地理位置,又让他们心动不已。

“绍宗,虽然有点贵,但我真的很喜欢这儿。”林婉清羞涩地望着赤绍宗,眼神中满是期待。

赤绍宗微微皱眉,在心中仔细盘算自己的积蓄,又思量着结婚的各项开支,最终咬咬牙坚定地说:“婉清,只要喜欢,咱就租下。以后咱们省着点花,日子总会慢慢好起来的。”

林婉清听闻,感动与幸福的笑容绽放在脸上,她轻轻在赤绍宗脸颊上印下一吻。

就这样,他们顺利租下小楼。搬家当日,虽无太多家当,但同事与同学们纷纷前来帮忙,依旧忙得热火朝天。

在新寓所中,客厅里摆放着一张小巧的木桌,桌上摆放着两人一同精心挑选的诗集,一束淡雅的百合花插在简单质朴的玻璃瓶中,散发着缕缕清香。林婉清盘算着在房子的小园子里种上些蔬菜,既能节省开支,又能增添生活乐趣。赤绍宗满心都是对书房的布置,脑海中涌现新的创作灵感,期待能在此环境下创作出更多呼吁抗战、弘扬文化的佳作。

在这座充满温馨与希望新居里,他们对彼此相伴的时光愈发珍惜。每个夜晚,他们都并肩坐在窗前,目光追随着校园里逐一熄灭的灯光,谈论着明日的规划,憧憬着未来的模样。尽管前方的道路依旧布满未知与挑战,但在彼此深深的爱意和共同伟大理想支撑下,他们心中满是安宁与坚定。

1931 年元旦,赤绍宗与林婉清终成眷属。清晨,阳光轻柔地洒在北陵大街那座淡蓝色婚房上。林婉清身着改良版旗袍,袅袅婷婷地梳妆打扮。赤绍宗身披长衫,在一旁静静等候。

东北大学师生带着满满的祝福纷至沓来,小院瞬间充满了喜庆与欢闹。客厅里摆满了饭馆精心准备的佳肴,师生们纷纷献上饱含深情的爱国歌曲和荡气回肠的诗歌朗诵。其中一位老师起身,满心诚挚地送上祝福,鼓励二人在救国之路上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赤绍宗牵着林婉清的手,缓缓走到小院中央,他目光诚挚地看向众人,声音洪亮地表达对众人的谢意,并表明婚后继续投身救国大业的决绝之心。

傍晚夕阳西下,宾客陆续散去。回到婚房,林婉清柔顺地靠在赤绍宗肩头,满心憧憬未来。赤绍宗紧紧握住她的手,坚定地回应着,眼神中透着无穷的力量。

意义非凡的婚礼,不仅见证了他们两人深厚的爱情,更是他们救国征程中一座崭新的起点,他们将携手并肩,在未来的风雨中无畏前行 。

待续

共 0 条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