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天为证小说连载第三八六回
苍天为证 小说连载 第三八六回
三八六 谋划宫前改造
在那以妈祖庙“娘娘宫”为核心的古老街区之中,道教殿堂“清虚阁”宛如一颗闪耀着历史光辉的明珠,毗邻的“吉庆里”民居群则似一幅充满生活气息的民俗画卷,而庙前的“戏楼”广场恰似一块承载着岁月记忆的基石,它们共同构成了这片街区最具代表性的文化遗产群落。
龙主席与在座的各位仁人志士,围绕着这三大珍贵的遗产片区,仔细梳理出了诸如刘家大院、水阁、娃娃巷、萨宝石胡同等众多的历史遗迹。然而,令人痛心的是,这些曾经辉煌一时的遗址,由于长期以来缺乏必要的维护与修缮,如今大多已变得破旧衰败、摇摇欲坠,仿佛是一位位风烛残年的老人,在岁月的风雨中苦苦坚守,等待着救赎的曙光。
在一些被利欲熏心蒙蔽了双眼的开发商所鼓吹的“城市可以推倒重来!”这一荒谬口号的煽动下,形势变得愈发严峻。倘若遗产协会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不能迅速制定出积极有效的抢救措施,那么这些承载着沽海老城历史与文化的瑰宝,必将被那些开发商们冷酷无情的“大刀阔斧”全部铲平,他们那短视且贪婪的方案,无疑会将沽海老城的“根儿”彻底斩断,使得这座城市的子孙后代们从此失去探寻根源的依凭,陷入文化无根的迷茫与悲哀之中。
龙主席面色凝重,语气深沉而恳切,向众人详细阐述完这万分紧迫的形势后,仁人志士们的心中顿时涌起一股强烈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大家纷纷踊跃发言,争先恐后地针对各处遗产的抢救工作提出了自己独到而积极的建议。就这样,一场由赤子之心汇聚而成的宫前改造谋划大幕,在这充满紧张与期待的氛围中,缓缓拉开了……(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首先被提上讨论议程的,是对“清虚阁”的保护事宜。这座始建于明朝洪武元年的道观,庄严肃穆地坐落在沽河西岸,其规模宏大、气势恢宏,坐西朝东的布局,仿佛在静静地凝视着沽河的波光粼粼,见证着岁月的流转与变迁。道观中供奉着“玉皇大帝”的神像,在民俗传统中,每年农历九月初九,重阳佳节之际,人们都会满怀兴致地来到此处登高赏菊、饮酒抒怀。站在清虚阁前,极目远眺,蜿蜒通海的沽河尽收眼底,那开阔的视野、那壮丽的景色,无疑是最为理想的登高望远、憧憬未来之地,让人不禁心生豪迈之情,沉醉于这美好的秋日胜景之中。
清代诗人鲁之裕曾在此留下了千古名句:“直在云霄上,蓬瀛望可通,万帆风江舞,一镜水涵空”。这短短几句诗,生动地描绘出了清虚阁那高耸入云、气势磅礴的身姿,以及周围景色的壮美与空灵,仿佛将人带入了一个超凡脱俗的仙境,让人深深感受到了古人对这一建筑的赞美与敬仰之情,也让我们得以透过历史的迷雾,领略到当年清虚阁的辉煌与魅力。
然而,历经了六百载的风雨洗礼与岁月沧桑,由于长期缺乏有效的修缮与维护,这座曾经完好无损、宏伟壮观的明代木阁楼建筑,如今已饱经风霜,其建筑结构受到了严重的损坏。往昔的辉煌已渐渐褪去,现仅存“清虚阁”(玉皇阁)这一座孤楼,在岁月的侵蚀下,顽强地挺立着,向世人诉说着曾经的故事,也警示着人们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紧迫性与重要性。
值得庆幸的是,市政府对这一珍贵的历史遗产给予了高度的重视,积极寻求保护与传承之道,希望通过招标的方式,吸引有远见卓识且实力雄厚的财团参与进来,共同合作重建清虚阁,让这座古老的建筑重新焕发出昔日的光彩,成为城市文化传承的新地标。
龙主席简要地介绍完相关情况后,大家悬着的心终于稍稍放下了一些。毕竟,如此规模宏大、意义深远的城市象征性工程,如果没有政府的出面协助与支持,其实施过程中所面临的风险无疑是巨大的,这也使得许多有意向的投资者望而却步。如今,政府的积极态度让大家看到了希望的曙光,跃昆听后,心中暗自思索,默默地点了点头,对于未来的发展方向,他的心里也渐渐有了底。
然而,此时此刻,令大家最为担忧的,当属那有着百年历史的“吉庆里”民居群的命运了。由于时代的变迁与岁月的磨砺,这片曾经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民居群,如今早已变得面目全非,其遭受的破坏程度令人痛心疾首、心寒不已。如今,百十户居民拥挤地生活在这片条件简陋、空间狭窄的区域内,十几户人家共用一个上下水设施,恶劣的居住环境让人揪心。每到冬季,居民们只能依靠传统的煤炉取暖,一户生火,全院便烟雾弥漫,不仅给居民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也对古建筑造成了严重的人为损坏。再加上年久失修,房屋破损严重,这里已然成为了典型的危陋大杂院,仿佛是城市发展中的一道伤疤,刺痛着每一个关心历史文化遗产的人的心。
地属房产公司曾多次派人前来考察,那些唯利是图的开发商们更是早就按捺不住内心的贪婪,嚷嚷着要将这片民居群夷为平地,然后利用此地盖起新的商厦,以谋取巨额的商业利益。他们全然不顾这片民居群所承载的历史文化价值,将其视为眼中钉、肉中刺,恨不得立刻将其抹去,以便为自己的商业蓝图腾出空间。
然而,对于那些有着亲身经历、对这片土地饱含深情的“老人儿”来说,“吉庆里”民居群在他们心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他们的心中如同明镜一般,清晰地记得早年巷口那座精美的过街楼,楼口上端镶嵌着的“蝴蝶”状镂空木雕,栩栩如生,寓意着“通达吉庆”,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期盼。儿时在这里玩耍“捉迷藏”时,这片民居群就像是一个巨大的迷宫,多院相连、面积广阔,想要找到藏身之处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那充满欢声笑语的童年时光,至今仍历历在目。
上世纪初叶,这里还曾是赫赫有名的大钱庄,岁月的痕迹虽然掩盖了许多当年的辉煌,但院中至今仍然遗存着早年废弃的地下金库,仿佛在默默地诉说着那段曾经的金融传奇。这片民居群的建筑风格独具特色,是中西合璧、南北交融的典范之作。外廊、飞檐的设计别具一格,每个院落楼梯、阳台间的护栏上,都突出着各异的景观造型,或精美细腻,或大气磅礴,无不展现着工匠们的高超技艺和独特匠心。狭长里弄式的结构建筑,使得前后左右的房舍各自拥有相对独立的空间,同时,院落之间门门相通,既可以独立成院,又能够相互连接,这种巧妙的设计,既保证了居住的私密性,又方便了邻里之间的交流与往来,真正做到了方便舒适、设计精巧,让人不得不赞叹古人的智慧与创造力。如此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如果就这样被整体毁掉,那将是对城市文化的一种不可饶恕的亵渎,实在是太可惜了!
众人围绕着“吉庆里”民居群的保护与改造问题,议论纷纷,各抒己见。大家的态度出奇地一致,都怀着强烈的愿望和坚定的信念,希望这片具有沽上特色的民居群能够整体保留下来,让后人也能够领略到其独特的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龙主席见大家讨论得热火朝天,便适时地透露了一个重要信息。前些日子,他曾亲自邀请某房产公司的老总前来,对吉庆里进行了详细的考察。那位老总在考察结束后表示:由于公司目前还有一些经验丰富的古建筑老把式,他们凭借着精湛的技艺和专业的眼光,认为吉庆里如果能够完善管网配套设施,提高其使用功能,并严格遵循“修旧如旧”的原则进行修复,公司是有能力承接这一修复工程的。不过,这一切的前提是,要有足够的资金支持,就看有没有人愿意投资这一意义重大但回报周期较长的项目了。
龙主席的话音刚落,金世矩便迫不及待地用胳膊肘捅了捅儿子跃昆的腰眼儿,眼神中充满了期待与鼓励,示意他赶紧表态。
其实,跃昆在刚才大家讨论的过程中,一直在默默地思索着。对于“清虚阁”项目,他心里清楚,一是有政府的合作与支持,二是作为重要的遗产保护对象,重建后可以常年对外开放,虽然资金回收期可能会比较长,但从长远来看,其文化价值和社会影响力是不可估量的,因此,对于投标这一项目,他心中已然有了一定的把握和规划。
然而,这“吉庆里”民居群的情况则截然不同。首先,先期必须投入一笔可观的拆迁补偿款,用于安置现有的居民,这无疑是一项巨大的开支。其次,重建费用也不容小觑,而且,即使将其恢复到原来的状态,后续经营什么项目才能实现自身的良性循环呢?这一系列的问题如同一个个谜团,萦绕在跃昆的心头,让他感到心中一点谱儿也没有。于是,他坦率地向大家提出了自己心中的忧虑,希望能够集思广益,共同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