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无罪
07-31 作者:刘文忠
书无罪
一则微信:高考过后,学校教学楼,学子们把过去堆得山一样高的课本、复习资料、模拟试题撕成碎片,雪花一样落下,几乎就要把教学楼淹没。更有甚者,一把火化为灰烬。
从情感上说,书就是知识。这些孩子怎么啦?四喜不敢妄加评论。最起码说,还可以回收利用,作为没有嘴巴书是没有罪的。
记得文化大革命后期,恢复了高考,一本初高中课本就是无价的宝贝。你看后我看,有的一晚上不睡觉抄课本。
我小时候为了看书,把春节人们放过半截五寸爆竹捡回来,拆开了,为了看那里的字。因为爆竹是旧报纸、旧书卷成的。虽然是七段八个接,不成章句,但是,它有字,有内容。看后再堆积在一起,妈妈可以作为引火纸!
《南史。刘勔传》:“少好学能属文,家有旧书,例皆残蠹,手自编辑,筐蕸盈满。”(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古人亦如此,现在我们传承红色基因,学习圣贤,进行环保绿色生活,从保护环境资源都是及不应该的。
我最忘不了的我的爷爷奶奶那一辈,他们是地地道道的农村人,一个字也不会。可是他们“敬惜字纸的”几乎到了极至。
凡是带有字的纸张都不丢弃。保存起来,放在神台最显眼的地方,到了每年祭灶的时候,请识字的人看过,有用的留下,没有用到,再和香烛一起烧掉。
我是一直把课本保留着的,绝大多数被来生产队落户的知识青年借走,参加高考。
极少数能够留下的是学校校友录和自己在学校办的《苦菜花诗报》56期,把它作为一段人生岁月的回味。一种对文化的敬畏与传承吧。
内蒙古乌海林荫街道关工委刘文忠
共 0 条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