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嫌弃的吊瓜
刷手机,看到某地农民通过种植吊瓜致富的报道,文章配有图片,图片上,拳头大小的金黄色吊瓜让我感到十分眼熟,总觉得在哪见过,却又有些不确切。
上网搜索吊瓜的资料,百科介绍说:吊瓜产于中国辽宁、华北、华东、中南、陕西、甘肃、四川、贵州及云南,生于海拔200—1800米的山坡林下、灌丛中、草地及村旁田边。它喜温暖、潮湿的环境,耐寒能力强,是一种深根性植物,根可深入地下100—150厘米,栽培栝楼时宜选择土层深厚、肥沃的沙质壤土,房前屋后空地均可栽种,秋季果实成熟时,连果梗剪下,置通风阴处。
吊瓜学名叫栝楼,别名吊瓜、瓜蒌、药瓜、半边红等,因它的瓜瓤呈黑色且粘稠成团,与狗屎有些相似,某些地方的人又叫它为狗屎瓜。吊瓜可食用,主要取其成熟籽,以炒制食品为主,吊瓜籽富含营养成分,蛋白质、脂肪、纤维素、微量元素及生物碱、黄酮类、苷类和有机类等含量颇丰;吊瓜还可作药用,皮主治肺热咳嗽、胸胁痞痛、咽喉肿痛、乳癖乳痈,仁主治痰热咳嗽、肺虚燥咳、肠燥便秘、痈疮肿毒,天花粉主治热病口渴、消渴多饮、肺热燥咳、疮疡肿毒,对心血管系统具有扩张冠脉、抗心肌缺血、改善微循环、抑制血小板聚集、耐缺氧、抗心律失常等作用,此外,实验研究表明,其提取物对某些癌细胞、艾滋病具有一定抑制作用......
原来这吊瓜就是我故乡所称的狗屎瓜呀!在我的故乡,没有人种植吊瓜,它几乎都是野生的。人们在田边地角,山坡上,河沟边常见到它的身影。它不像南瓜、苦瓜、黄瓜、葫芦瓜等品种,可供人们在餐桌上食用;它拳头大小的瓜外形有些像西瓜,却没有西瓜清甜的瓜瓤,成熟了的吊瓜,黄澄澄的,尽管外形还算漂亮,可腐烂后,里边的瓜瓤黑糊糊的,像一团狗屎,让人讨厌,不受人喜欢,一年又一年,它只有在野外自生自灭了。
看了吊瓜的资料介绍,我才知道千百年来我故乡的人对它误解了。大家把它叫做狗屎瓜,多数人以为它真像狗屎一样,没什么用处,顶多只能作为肥料,却不知道它真正的价值。别的地方通过种植吊瓜脱贫致富,在我们故乡,它却依旧还顶着狗屎瓜的恶名,不受很多人待见,遭人嫌弃——守着宝而不识宝,真是件让人痛心的事啊!
不去认真探究,只注重外形,只靠直觉经验去判断,我们会错过多少的宝。这样的事,只是发生在物上吗?像狗屎瓜这样因外表而被忽略内在价值,又何尝只存在于植物界呢?在社会生活,有句谚语,高人在民间。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平民百姓之中也有高人,只是等待人们去发掘而已。(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我希望我故乡的人,多一些探索精神,多与外界交流,开阔视野;多挖掘自身资源特色,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别让自己守着宝而不识宝,错过了发展机会。如果有空回故乡,我一定会给乡人说,狗屎瓜也叫吊瓜、瓜蒌、药瓜,它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不是一堆狗屎,而是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