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135琐事

11-24 作者:庆兔兔

油盐酱醋是每一个厨房的标配,小时候厨房的调料简单而纯粹,但酱油在炒菜中却始终占据着点睛之笔。

每当酱油所剩无几时,妈妈就会让我去打酱油。

妈妈说:“酱油不多了,你去打一斤酱油来。”

那时候打酱油只有去供销社,没有第二个可以买到酱油的地方。

我一个手拿着钱,一个手握着空酱油瓶。

来到供销社,一个人拿着酒瓶出来。(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刚刚踏入店门,那浓郁的酒香扑面而来,仿佛置身于一个美味的世界。

我说:“打一斤酱油。”

我递上酱油瓶和钱。

那时的酱油和醋大多为散装,储存在大圆桶或陶瓷缸里,缸盖是两个半形的盖板。

营业员一个手拿着酱油瓶,一个手掀开半边缸盖,马上一股酱油的香味弥漫开来。

缸盖上有一个盘子,盘子里有一个漏斗和三只提勺,其实就是竹筒做的提勺,提勺有一个长长的把柄。三个提勺大小不一,一个一斤,一个半斤,还有一个是一两。

酱油醋的漏斗和三只提勺是分开的,提勺酱油是酱油的,醋是醋的提勺

散装酒装在一个小口的坛子里,坛子外边一张红纸写着酒的名称,酒罐口是一个红布包裹的盖子。打酒的提勺是镀锌铁皮的,提勺也是三个规格。

营业员熟练地掀开盖子,将一个漏斗插进瓶口里,然后拿起最大的提勺伸进酱油里。提勺提起来,提勺四周还在往下滴酱油,营业员上下轻轻地晃动一下提勺,提勺迅速将酱油倾倒进漏斗里。漏斗里的酱油急速下泄,酱油瓶里的酱油在迅速升高。

营业员把漏斗取下来,把酱油瓶盖上,把酱油瓶递给我。

打酱油打醋是我力所能及的事情。

供销社副食区还卖香烟、火柴、点心、食盐、碱面、辣椒面,还有桔子罐头和荔枝罐头、糖果、灯芯糕、薄荷稣。

供销社还有煤油卖,那时候经常停电,家里都准备有煤油灯。

爸爸吸烟,爸爸基本上就是每天一包,爸爸吸的烟就是黄金叶,。

爸爸每天晚饭要喝一点酒,酒就是一小杯,酒是散装的高粱酒。

买烟买酒就要到副食品的柜台。

那时候香烟品种不多,最常见的就是大前门和黄金叶,那时候香烟也要票,黄金叶的香烟稍微便宜一点。

黄金叶香烟是河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黄金叶成为国家轻工业部的名牌产品,是河南的一张经济名片。

由于饮食不好,再加上工作繁忙,爸爸得了很重的胃溃疡。爸爸每天要喝一种乳白色的药水,这种药水叫氢氧化铝。

后来知道氢氧化铝对胃内已存在的胃酸起中和或缓冲的化学反应,但对胃酸的分泌没有直接影响。

爸爸的胃溃疡越来越重,爸爸烟酒慢慢的都戒了。

那时候国棉三厂供销社没有水果卖,晚上在干枯的大水沟里有农民在卖柿子和红枣。建设西路修完工后,建设西路南边出现了一片商业区,土产店、副食店、上海菜馆、邮电局、露天菜场。

我记得有一年我在逛副食店,副食店的柜台盘子里有三个皱巴巴的小苹果,标签上写着要收取副食品票。

共 0 条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