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集

03-30 作者:仙客

提起雅集,自然地会让人想到兰亭雅集,这可能是有文字记载的最有名的雅集了,因为书圣一篇绝妙的书法,让我们知道那个魏晋风流时代,名士们有过的一次雅集。那次雅集,留下了一篇被视为天下第一行书的书法,同时也是散文名篇的《兰亭集序》。兰亭雅集本是一次修禊之事,可是在修褉之后,人们又在一起饮酒、赋诗,进行曲水流觞的活动。《兰亭集序》虽然没有为我们留下具体活动内容,但可以想象,在永和九年三月那个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的好天气里,一群风雅的名士,群贤毕至,少长咸集,穿戴得干干净净,环绕在一条清亮的曲水旁,看着上游的酒杯顺水而下,在酒杯流到自己面前的那一刻,伸出手去端起酒杯,然后在崇山峻岭、茂林修竹间一觞一咏的情景。我想,这大概是中国最风雅的行为艺术了,借助于好的天气,在山的幽静和水的明亮相互映照下,大家进行着曲水流觞活动,不必身在其间,想想都透着高雅。

宋代有一幅名画叫《西园雅集图》,画的是苏东坡和他的弟子、朋友在附马王诜家西园的一次集会,集会的参加者大都是后世享有盛名的艺术家,不仅有苏轼这样的艺术全才,也有黄庭坚,米芾这样的书法大家,以及秦少游等这样的文士。《西园雅集图》展现了他们赋诗、题字、绘画、观赏的情景。艺术家聚在一起从事艺术活动,并且成为名画的题材,这应该是中国历史上最名副其实的一次雅集。

如果说兰亭雅集以其风雅的行为艺术让人向往,西园雅集则是以人物为人向往了,因为参加西园雅集的人一直到现在,都是中国艺术史上令人仰望的人物。艺术家,也是世界一道美丽的风景。我们平时欣赏诗文字画,喜爱之余,常常会想一探作者其人,我们不仅想了解他们的作品也想知道他们的人和一生,那样我们才会得到满足。但不管是兰亭雅集,还是西园雅集,在我们普通人看来,都有点高,有点远,名士、艺术家毕竟都太小众,真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而且,《兰亭集序》主要在发人生之感慨,对雅集活动本身基本是一笔带过,具体的活动场面,我们只能去想象。若想真实地了解古人的雅集活动,明末张岱笔下的不系园雅集是最好的注角。在《不系园》这篇小品里,张岱以他一贯形象生动的文字详细记述了他和朋友不期而遇的一次雅集。“甲戌十月,携楚生住不系园看红叶。至定香桥,客不期而至者八人:南京曾波臣,东阳赵纯卿,金坛彭天锡,诸暨陈章侯,杭州杨与民、陆九、罗三,女伶陈素芝。余留饮。章侯携缣素为纯卿画古佛,波臣为纯卿写照,杨与民弹三弦子,罗三唱曲,陆九吹箫。与民复出寸许界尺,据小梧,用北调说《金瓶梅》一剧。”是夜,朋友中有几个人还演起剧来,张岱自己则为朋友唱歌弹琴伴奏。看看,张岱和朋友的不系园雅集多像是一次八仙过海的活动,真是各显其能,每一个人的表演无不令人绝倒,而最后一个朋友的舞剑,更是将活动推向高潮。这样的雅集,真令人向往之至。

相比于兰亭雅集和西园雅集,张岱笔下的不系园雅集,无疑更为民间一些,也更有生活味,虽然参加者几乎都是身怀技艺的人物,但似乎并不那么高不可攀。因为他们既不是当时的权贵也不是后世享有盛名的艺术家,离我们普通人更近,而且说书、唱曲这样的艺术活动,也更贴近民众,自然给人一种生活味道。在张岱的不系园雅集里,我们似乎都能听到他们的笑声,看到他们的笑容,感受到他们的生命活力。试想若是有这样的集会,谁不想置身其中呢?

雅集,应该是哪个时代都不缺少的美事。只要我们怀着一些高雅之好,哪怕是三五个人聚在一起,作诗,绘画,唱歌,游戏,便都可成为雅集。作为一项高雅的活动,雅集不仅能让我们的生活增色,进入到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也能让我们从现实中拔出身姿来,让我们的心得到一些放松和净化。

共 0 条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