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绝种的野樱桃“留味人间”(短语)
(亲戚家念小学的小女孩喜欢语文,她多次询及我)“什么是散文啊”?我每次的回答东一撇西一撇,但大体有两个意思,一是你把一种感情或情绪说明白,二是你把一件事物说明白。
**
我讨厌给散文下任何的定义,(那是考书呆子用的),所以写文章多年从不去查什么叫“散文”的词条,我以为查了也只有一个僵死的条条框框,像一条绳索来缚住我。
**
“诗歌的花园,会被风暴袭击,”“世界在增长中,没人能说出它的前途”,“可以说我的诗歌,是在经过了不可预料的弯曲途径,才找到它的读者”,“现代的危险之一,是将空闲看作商品”,“实际上,艺术是为大众,不为任何一人,但它的读者是不可预料的” (意大利诗人蒙莱塔)
**(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不写我不熟悉的,不写我不相信的,不写我不热爱的(又想起一位老翻译家兼著作家的叮嘱,大意)
后边我想冒昧再添加一句:不写我自己根本驾驭不了的!
**
……因历史沿革制宜,因气候条件制宜,因地理区位制宜,因种族不同制宜,因风俗及习惯制宜,因经济的不均衡制宜,因文化的发达与落后制宜……(对古语“因地制宜”的思考、理解)
**
某意义说,这曾是一个在大地上混的非常潦倒的画家,但祖国、大自然、艺术三者却没有抛弃他(阅读19世纪后期俄国风景画家列维坦的绘画与生平经历)
**
“书籍帮助我从一片烂泥塘里站了起来,如果没有书籍的帮助,我会被愚蠢和下流淹死”……
(高尔基谈广阔土地上的生活与阅读)
**
伟大作家雨果一生都在泪雨里穿行。但他忍住悲痛,奋笔挥斥,撕开卑鄙与悲惨世界的一角。他死的时候巴黎民众在雨水里为他用泪与雨送行,送别法兰西的“一颗良心”。
(伟大的人类史实著作《九三年》《悲惨世界》《巴黎圣母院》)
**
历来攻击与贬斥鲁迅的有两类人,一类是庸人,一类是别有用心者。
昨今所有封建及奴役的拥护者均隐性害怕鲁迅。
(纪念新文化的方向100周年)
**
在牛津之一天,我已一生生活与英伦。
在法兰西行走三日,我已在法国艺术里度过三世三生。(无限诗思对短暂生命的穿透)
**
……这座堕落的遥遥北方城市啊,这儿的人们已经没“惊奇感”,(他们的灵魂已被“冻僵”、掏空),这儿的人们对一切都不抱任何信任、希冀、幻想,(只围着吃食及叮当的小钱转着贪婪的目光),他们除了关心私己不关心任何,生时就已是麻痹、“麻木不仁”的群魂,半废人和道德上的畸零人。
(想及果戈里旧俄世俗批判小说《死魂灵》里的诸生影像)
**
——我从一生的旅行中获得了什么?
——我向一生的旅行中奉献了什么?
**
……这位民间老作家的居室如此简单,令人吃惊!日常生活也如此简单,精简得不能再减——仿佛这里住着一位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正派的工人、农民、或市民。在他的居室采访的一个多小时里,我已经明白什么叫做工作,以及精神和普遍生长的文化是怎样形成的。
**
“一棵中国白菜”
“一棵某某大省的白菜”
“一棵某某地区的著名白菜”
“一棵小溪村产的普通白菜”
(关于蔬菜市场上一棵白菜的标签,从“假大空”——到“实事求是”)
**
(桌上一盘野樱桃的来历)卖樱桃的农妇对我说,如今人们都种新品种的大樱桃,野樱桃已经没人种啦,野樱桃树还是她早已过世的爷爷种的,有二三十棵,当时是围着院子栽种当围墙用,并没想到卖这回事,但现在每到夏天来临,风一吹野樱桃籽粒就雨一样落了一地,有时间就捡摘一筐运到市场来。
这故事使我的心柔软、感动……是呀,人走了,却把酸甜的野樱桃“留味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