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037妈妈的粽子
又要到端午节了,妈妈买了粽叶糯米鲜肉赤豆。
妈妈的针线活一般,妈妈的日常也能够应付,妈妈包粽子却是一绝。
妈妈包的粽子像一个金字塔,长方形的底座,上边是一个端端正正的尖塔,所有的粽子像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一样。
妈妈包的粽子不要线绳捆扎,只是用粽叶本身固定,这种形式的粽子在市场上还没有见过。
可能因为外婆是做小生意的缘故,妈妈才练就一身包粽子的绝活。
每年端午节,妈妈不仅给自家包,妈妈还有帮着隔壁邻居包,有人会很远端着糯米粽叶过来要妈妈帮着包粽子。(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在郑州一些援建的职工家里都知道妈妈会包粽子,我的一个同学家住在向荣街,他们也是援建职工。妈妈每年都要帮着他们包粽子,后来他们身体不好了,妈妈就去他们家帮着包粽子。
妈妈包粽子用的是芦苇叶,先把芦苇叶清洗干净,然后把芦苇叶沸水煮几分钟。
我说:“还没有包好。”
妈妈说:“煮一下,粽叶就不脆了,包时候粽叶就不容易咧开了。”
粽叶捞了出来,用冷水冲洗一下,妈妈用剪刀把粽叶尾硬边剪掉。
妈妈说:“有硬边包的不好看也不好包。”
妈妈在挑选芦苇叶。
我问:“那些不要了吗?”
妈妈说:“我选一些尖端比较完整粽叶,一会要用这些粽叶尖锁紧粽子。”
芦苇叶不是所有的都很完整,妈妈需要一些叶梢完整的芦苇叶。
糯米已经浸泡了半天,现在放在篾篓里沥干水分。
粽子老上海老味道,赤豆红枣粽子,我们小孩子喜欢肉粽子,而且是纯瘦肉粽子。
肉已经切成小块,提前加入黄酒酱油腌制,红枣、赤豆可直接拿来用。
妈妈把粽叶糯米馅料都放到桌子上,我们几个也围拢过来。
妈妈拿起两片芦苇叶卷成一个三角形容器,用调羹舀起糯米灌进三角形里,放进一块腌制的鲜肉,再用糯米把肉盖上,糯米把三角形空间灌满。
妈妈把露出的粽叶往前顺势把粽子包裹起来。
不同的是妈妈包粽子还要多用一片粽叶,这一片粽叶要求尾巴完整。
这片粽叶根部朝下贴近三角形中部,在三角形底部翻转过去。粽叶绕着粽子的尖头转一圈又转回来,再从粽子底面翻转过去。
这时候这片粽叶已经剩下不多。
妈妈拿起一根大针,是一根很大很长的大针。
弟弟问:“这是什么针?”
我问:“这个针缝给谁衣服?”
妹妹说:“大象。”
妈妈说:“这缝麻袋的针。”
这根大针有八厘米长,要不是我亲眼见,我还不相信有这么大的针。
这时候粽子是尖顶朝上,把大针从粽子中间扎进粽子里,针尖从粽子的另一边穿出来。把粽叶尖尖的尾巴从针孔里穿进去,把大针往粽子身子里推,在那一边把大针拽出来,粽叶尖被拽了过来。
粽叶把这个粽子包裹的结结实实,一个漂亮的粽子出现我们面前。
这种粽子不用线绳捆扎,粽子怎么折腾都不会散架。粽子底面四个脚稳稳当当站在那里,所有的粽子都是一个摸样。
妈妈在拿粽叶准备包第二个粽子,我们几个人也拿起粽叶。
我很快卷成一个漏斗,弟弟的两片粽叶出现空隙,妹妹的粽叶不知道怎么卷了。
我在漏斗里加糯米,我在添加肉块,我把漏斗填满。
当我把粽叶把漏斗盖上,我的漏斗就散架了。
后来在郑州我学会了包粽子,我的几个弟弟妹妹好像也学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