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云润生2025版二十四回
乱云润生 2025版 二十四回
第五章 领略赫图阿拉外城 第二十四回
在赫图阿拉城那充满历史韵味的满族文化历史长廊之中,满是岁月雕琢的痕迹。长廊仿若一条时光隧道,静静诉说着往昔的故事。满族历史博物馆的赤慎斌馆长,身姿挺拔,眼神中透着对历史的敬畏与热爱,正与游客们一同漫步在这五百六十米的长廊间。他们的脚步轻缓,每一步都像是在与历史对话,欣赏感悟着那五百零三幅展现大清朝沧桑历史的画卷。画卷中的色彩虽历经岁月洗礼,却依旧鲜活,仿佛在诉说着曾经的辉煌与沧桑。赤慎斌馆长栩栩如生的讲解,已然进行至最后部分——第三卷。这部分内容,细致地讲述着八旗入关,统一中国,建立大清朝长达268年的波澜壮阔历程。
赤慎斌馆长的声音沉稳而有力,在长廊中回荡:“赫图阿拉城,作为后金的第一座都城,是大清朝的发祥地,更是满族八旗兴盛的摇篮。努尔哈赤,这位大清朝的奠基者,他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堪称举世无双的开国皇帝,自然也是我们此次参观中,最值得领会、感悟与启迪的重点。然而,努尔哈赤之后的十一位皇帝,以及清朝从初起时的朝气蓬勃、繁盛时的辉煌灿烂,直至衰亡时的落寞无奈,这一整个过程,同样值得我们深入了解。”
说罢,赤慎斌馆长微微调整了一下站姿,目光重新聚焦在画卷之上,继续看图讲解。“清朝,从公元1636年起始,至1911年结束。不过,也有观点认为,应从1616年2月17日建立后金时算起。自1644年起,清朝成为全国性政权,它又被称作大清,简称为清。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同时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由少数民族——满族,建立并统治全国的封建王朝。在这漫长的岁月里,清朝共历经十二位皇帝,统治全国长达268年。入关前后金称汗称帝的是努尔哈赤与皇太极;入关后建立清朝的十位皇帝,依次为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 。”
提及努尔哈赤之死,赤慎斌馆长的神色变得凝重起来:“努尔哈赤死后,大妃阿巴亥和两个庶妃被迫殉葬。彼时,代善与其子岳托及萨哈廉,拥立努尔哈赤的第八子皇太极继承汗位。皇太极继位后,展现出卓越的领导才能与远见卓识。他深知明朝是后金强大路上的劲敌,故而继续对明朝展开凌厉攻势,同时积极联合蒙古各部,不断扩充自己的势力范围。在国内,皇太极推行了一系列休养生息的政策,他下令停筑城,避免劳民伤财;禁止扰民,让百姓能安心生活;鼓励各耕其田,释放庄丁为民,极大地缓和了国内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使得后金的统治根基愈发稳固。而在对外方面,皇太极敏锐地察觉到,林丹汗是他统一漠南蒙古的主要障碍。于是,他一方面努力争取科尔沁等部贝勒与金联合,共同抵御林丹汗的袭掠,同时巧妙地分化瓦解林丹汗属下人员,削弱其势力;另一方面,积极筹备兵力,准备大举进攻。不仅如此,皇太极还兴兵攻打朝鲜。(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1627年正月初八日,他委派阿敏、岳托、济尔哈朗等六位贝勒,统兵三万进攻朝鲜。金兵进军速度极快,如同猛虎下山般勇猛无畏,连下多座城池,势如破竹。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就占领了大半个朝鲜,顺利入据旧都平壤,迫使朝鲜国王李倧签订了城下之盟,后金的威望也因此得到极大提升 。”
“崇祯二年,即1629年,皇太极展现出非凡的军事谋略。他率大军巧妙避开袁崇焕的防地,从蒙古绕道入关。清军一路势如破竹,轻易攻破蓟州,随后会师于遵化,直逼京师而来。消息传来,崇祯帝大惊失色,急忙令袁崇焕救驾。袁崇焕接到命令后,心急如焚,他的部队日夜奔驰,马卒疲惫不堪,但依然火速赶来。然而,当袁崇焕请求入城休整再战,却遭到崇祯帝拒绝。
皇太极见此情形,心生一计,他精心策划了一场反间计。他假拟‘密信’,让部下有意‘丢失’在明军经常出没之地。信中以自己的口气约袁崇焕私下议和,‘诬其引敌协和,将为城下之盟’。崇祯帝生性多疑,竟对这一假消息深信不疑,当即传袁崇焕入城觐见。袁崇焕毫无防备,入城后便被趁其不备逮捕下狱。崇祯三年,1630年八月十六日,崇祯帝以‘谋叛欺君罪’将袁崇焕处以磔刑。这一事件,不仅让明朝失去了一位杰出的将领,也让清军少了一大劲敌,宁远大败,皇太极凭借智谋取得胜利,也算是为父王报了仇,最终灭掉了袁崇焕 。”
馆长顿了顿,深吸一口气,继续说道:“此后,清朝的历史继续向前推进。1760年,平定准噶尔之后,清朝的疆域达到极盛。那时的清朝,东北与俄罗斯帝国分界额尔古纳河、格尔必齐河与外兴安岭,这条疆线一直延伸至鄂霍次克海与库页岛;正北与沙俄分界萨彦岭、沙毕纳依岭、恰克图与额尔古纳河;西北与哈萨克汗国等西北藩属国分界萨彦岭、斋桑泊、阿拉湖、伊塞克湖、巴尔喀什湖至帕米尔高原;西南与印度莫卧儿帝国、尼泊尔、不丹等国分界喜马拉雅山至野人山;正南大致上与现今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东南亚国家的分界相近,还包含南坎、江心坡及缅甸北部等地。东与日本、琉球分界日本海与东海,与朝鲜王朝沿图们江、鸭绿江分界;清朝还领有台湾、澎湖、海南及南海的南海诸岛,如千里石塘、万里长沙、曾母暗沙等。极盛时期,清朝的总面积达1316万平方公里,只是到了晚清1908年,由于列强的侵略和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清朝的疆域缩水至1135万平方公里 。”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