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逝去的鲁迅时代和新的迷茫时代的到来》

06-19 作者:罗文雷

鲁迅先生作为民族文化的脊梁,使我们民族在灾难中能够坚持到底,反败为胜,让那些醉生梦死的人变得精神起来,让那些民族文化的败类退出历史的舞台……但是鲁迅先生本身却是非常低调沉着的,正如他自己的一句诗所概括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最近听说鲁迅先生的作品被请出课本了。我不觉凛然一惊,民族的脊梁也倏然变得不那么重要了。我只知道新的方向是确乎迷茫的了。也许鲁迅先生的作品太佶屈聱牙,令人难以读懂;也许是对某些事讽刺太过深刻,令人毛骨悚然;也许是新的时代的到来有了更强壮的胳膊和更伟大的精神吧!

既然是逝去了的鲁迅时代,我们没有必要沉浸在逝去的痛苦,应该相信我国有新的脊梁站出来,有新的英雄来完成时代的任务,引领民族精神走向新的征程。不过就目前来讲,我们的道德方面就足以让先生们捉襟见肘了。德国人在尼采的号召下,在20世纪就完成了道德哲学变革,而我们的道德哲学变革的任务只能交付给坐在狭隘空间里,自以为是的“叫兽”了。这就是说,我们的新时代的精神并没有出现,即使有那么一星半点,也不过是接着孔夫子说话,之乎者也吧!

当然,问题不仅在于道德哲学方面,其他方面也相应之会出现变化。电子科技产品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方便快捷。可是另一方面,在新时代大数据的引领下,有多少人在其中迷失了方向?大数据将人与虚拟的世界捆绑在一起,毫无隐私可言。正确的方向又是什么?难道正确的方向出现在那些大而无当的空话里吗?

解决的过程仍然应该是不温不火的,并不是说鲁迅先生被“请出去”就是错的,重要的是能找到新的精神的依据,那些大而无当的话是说给放牛的儿童的,只能听起来很舒服,却并没有实质性的改变而已。

好听的话并不一定实用,实用的话也不一定好听。新精神不一定高大上,高大上的变革并不一定是最纯粹,最有效的。(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共 5 条文章评论
  • 希望大家多多转发2019-06-20 18:33
  • 感觉还是不很明白,新的迷茫到底在什么地方?2019-06-21 05:55
  • 好文笔!!2019-06-21 08:47
  • 回复@萌奶奶:整个形而上学都是迷茫的,复古的,和没有创意的。虽然经济、军事、科技等领域提高了,但是在形而上学领域远远处于被动,最明显的体现是教育,当前最不受重视的是道德,新的民族精神也没有新的时代创意,即使有也是建立在一些浮夸之上。2019-06-21 10:12
  • 回复@萌奶奶:正如西方的上帝死了,人们的信仰被证明为不存在,感到迷茫。而我们则是,有钱了,道德被证明为不存在,不能够挣钱,不能够当饭吃,我们应该有新的道德观的确立。鲁迅时代就已经证明孔子是被奸诈的封建统治者所利用的工具了,盲目的无条件孝敬,无条件忠于君主,都是针对弱者的,针对受害者的。寻找一个新的形而上学体系光靠坐在“牢笼里”的“叫兽”是不够的,他们只相信两个人,一个中国的孔子,一个外国的孔子。因此新的形而上学体系需要动员全民去寻找。2019-06-21 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