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008我的外婆
外婆,我印象很深,不高的个子,外婆比妈妈还要矮,一副小脚三寸金莲,不知道外婆小时候裹脚受多少苦。
外公,我一点印象也没有,我想不起来是不是外公已经不在了。
外婆家离我们家并不远,按现在来说就是隔一个小区,走路就是十几分钟。但是我们是小孩子,去外婆家还要过马路,没有爸爸妈妈带,我们是不会去外婆家的。
爸爸说:“今天去荣华里。”
有时候会爸爸说是长寿里,也不知道哪个名字对,反正只要说这些地名,我就知道要去外婆家。
荣华里就是外婆家,我写信是常德路1256号,不知道为什么爸爸妈妈都说是荣华里。(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走出梅芳里路口就是长寿路。
爸爸说:“长寿路以前叫劳勃生路。”
我不知道什么萝卜生路,萝卜生了还有路。
后来才知道长寿路是上海市西区的一条主要干道,长寿路原名叫劳勃生路。
站在梅芳里路口往右看,就可以看见大自鸣钟,大自鸣钟对我的印象最深。大自鸣钟每过十五分钟打一次钟,钟声很响亮很清脆,钟声可以传的很远很远。
过长寿路往右走没多远就是常德路,往前走没有多远就是我外婆家,外婆家住着我们一样的工房,房子沿常德路一字排开,外婆的家就在弄当口。
外婆是做小生意的,门口放着一个炉子,炉子上锅里煮着卤鸡蛋卤豆干,门口放着两个康乐棋台。
进屋我就喊:“外婆。”
外婆说:“家松家根你们来了。”
外婆打开钱包拿出两角钱。
外婆说:“你们去吃馄饨吧!”
每次到外婆这里来,外婆都会叫我们去吃馄饨。
馄饨摊就是一副担子,小小的馄饨摊就在拐角的树荫底下。
八分钱一碗,一人一碗,剩下的钱就是我们的零用钱。
回到外婆家,康乐棋如果没有人玩,我们会打几下康乐棋。
康乐棋我们不会一直玩,有人要玩康乐棋,我们就要让出来。
外婆家一楼是二舅家,二楼是大舅家,二楼我很少上过,因为大舅家经常没有人。
外婆住在楼梯间,楼梯间非常狭小,这里只能放下一个很窄的单人床,估计就是八十厘米宽。
大舅家一男一女,二舅家三男二女。
偶尔会遇见姨妈家的两个女儿,她们已经亭亭玉立。
一次我在外婆家,两个姐姐来了,她们没有进屋,外婆拿来一个长条凳放在弄堂口,两个人坐在长条凳上和外婆说几句话。
姨妈家住在中山北路,姨爹是卖肉的,姨爹家有一个小院,院子里种着葡萄苦瓜,院子里还挂着许多肉皮。
二舅是电车售票员,是一路电车的队长。
每次来二舅都会陪着我们玩很长时间。
有一次屋里关了门窗关了灯,二舅躲在椅子后边,我提着一个灯笼去找舅舅。
我喊道:“外甥打灯笼,外甥打灯笼。”
突然二舅站起来。
我举起灯笼说:“照舅,我找到舅舅了。”
接着就是一阵大笑。
我们在郑州,二舅家的老二宏绪去了赞比亚修铁路,我们家至今还保留着宏绪在赞比亚的一张彩色照片。
爸爸去世的时候,二舅在老大宏英陪同下来郑州吊唁。
我回到宜昌后,我再也没有上海的消息,我也没有和上海有任何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