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116苍蝇

11-05 作者:庆兔兔

小时候在上海没觉得有多少苍蝇蚊子,到郑州第一年也没有发现多少苍蝇蚊子。好景不长,忽然苍蝇猛然多了起来,不知道是不是美国佬的飞机送进来的细菌武器。

苍蝇有各种各样,最常见的是一种有绿色金属光泽的苍蝇。这种苍蝇哪里都停,在哪里都可以看到他们的身影。

我们吃饭,他就往菜上飞,看着就恶心。赶走了又飞来,苍蝇又不是一个两个,苍蝇是成群结队,打死一批又来一群。家里的纱窗也阻挡不住苍蝇的侵袭,家里的墙上,天花板上,都停着密密麻麻的苍蝇。

据说这是丝光绿蝇,是臭名昭著的绿豆蝇。

苍蝇则属于杂食性动物,他们什么东西都吃。他们吃食的时候要吐出嗉囊液来溶解食物,苍蝇习惯是边吃、边吐、边拉,据说苍蝇每分钟要排便四到五次,苍蝇的粪便就留在我们的食物上。

我们房间窗户上有纱窗,苍蝇从窗户进不来,可是门是要经常开的。那时候苏式宿舍不是独家独院,一家一个大门,而是厨房厕所房间进出都要经过走廊。我们房间去爸爸妈妈房间要经过走廊,妈妈去厨房要开门出去,我们上厕所要走一段走廊,每次都要把门打开关上。(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于是人进苍蝇也进,人过苍蝇也过,人走到哪,苍蝇跟到哪。

美帝国主义对中国发动细菌战,中央发布反细菌战的指示,要求各地组织开展灭蝇、灭蚊、灭蚤、灭虱、灭鼠以及杀灭其他病媒昆虫的群众性运动。

于是每家每户都准备了苍蝇拍,一家还有好几个苍蝇拍。我们家每个房间都有两个苍蝇拍,厨房里有,厕所里也挂着一个苍蝇拍。

苍蝇拍有卖的,我们家的苍蝇拍大部分是我自己做的。外边有拆卸下来的旧纱窗布,那时候的纱窗布像是细铁丝编织而成的,纱窗布有一点硬实。把旧纱窗布剪成苍蝇拍大小,用旧布给苍蝇拍缝一个边。把竹子削成苍蝇拍把,把苍蝇拍把和苍蝇拍缝在一起,一个苍蝇拍就做好了。

开始人民公社食堂就建在我们对面的小区,就是一个尖顶的大棚。开饭的时候苍蝇也赶了凑热闹,木质的房梁上密密麻麻的苍蝇一个挨着一个。底下的苍蝇好打,横梁上的苍蝇就有一点难了。

有一天我发现食堂门外放了一个纱窗布做的笼子,笼子里停满了苍蝇。仔细看,笼子下边有一个空隙,空隙下边放着一个盘子,盘子里是一段鸡肠子。苍蝇闻到鸡肠子的味道,苍蝇纷纷飞来停在鸡肠子上,苍蝇吃饱喝足,煽动翅膀飞起来的时候,苍蝇就飞不走了,笼子底部是一个倒置的喇叭口。苍蝇飞起来就进入喇叭口里,喇叭口上端口很小,苍蝇飞进去,再也飞不出来。

我回家也用铁丝编织一个一样的笼子,外边用纱窗布包裹严实,笼子底部也做了一个倒置的喇叭口。我把苍蝇陷阱放在楼下大门外,下边也放了一些坏了的肉。

工具不复杂,效果十分显著,一天的功夫抓了那么多苍蝇。

在家里苍蝇陷阱下边放上一点红薯,一样吸引许多苍蝇入瓮。

共 0 条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