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精魂桂子香
农历八月底九月初的时候,广袤大地上的花事早就不像春天那么热烈了,但值得人们关注喜爱的花还是有一些:菊花、牵牛花、木芙蓉、桂花······我不是从事园林工作的人,对在深秋季节开放的花知道得并不多,但菊花、牵牛花、桂花这三种花我还是很熟悉的。
各种花也像各种人一样,有其形,有其色,有其香,自然也有其味。我认为,秋天桂树花开之时,那弥漫在空气中沁人心脾的幽香就是秋天大地那看不见但能让人深深感受得到的精神魂魄。人有精神魂魄,就能勇于任事,就可以战胜一切困难险阻,并能勇往直前。花有精神魂魄,它就不可被人亵玩。
桂花花期短,但它开得坦坦荡荡,毫不自私,也毫不张扬,在深秋的阳光下,在柔和的秋风中,它说开就开了。它不跟任何人打招呼,人们从它身边经过,闻到了它那馥郁扑鼻的香味,不由自主做几个深呼吸的动作,闭上眼,深情地说“桂子花开,好美好香”,这不就是人陶醉的样子吗?
桂子花开之时,我想到了很多很多:我是如何认识你的,我又是如何了解你的,懂得你的。桂子树,桂子花,你有着非同一般的身世,你有着坚忍不屈的性格,你更有着不同凡响的精神气质。
有人说牡丹是富贵之花,莲花是花中君子,菊花是花之隐士。桂花,你又代表着什么呢?我说桂花就是花中雅士,你虽身处平凡之地,但你却能让了解你的每一人对你啧啧称奇,赞叹不已。
小时候我常在深秋季节去姐姐家玩,姐姐比我大很多,她已出嫁。往姐姐家的路从一道山梁上经过。那座山很大,长满了各种高大树木。当人从大树下的山梁上经过时,人会感觉到树林的幽深静谧。这时,你会听到树林中各种鸟的叫声,声音时高时低,时长时短。你还可以听到各种虫子那难以模拟的奇妙声音,那声音似乎很渺远,又很切近。其实,我这时最感兴趣的是树林中的一种奇异幽香。这种香味“侵入”鼻子,让人心旷神怡。那时候我还不到十岁,不知道树林中那种幽香是什么花散发出来的。我问了姐姐后,她才告诉我,那是野桂花树开花时的香味。(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那时我连桂花的香味都搞不清,现在我真觉得那时我确实孤陋寡闻。现在我想,大地上还有这么一种奇异的树,而这种树竟然能开出这样的花,这种花竟能散发出这样的奇香,真的是奇迹啊。这桂花树不就是上天赐给森林之神的珍贵礼物吗?而这桂花的幽香不就是厚实大地的精魂吗?
桂花树青枝绿叶,四季生机勃勃,精、气、神十足。浅黄色的桂花隐藏在枝叶间,人不走近他,都无法一睹桂花的芳容,这桂花真的是谦逊低调啊,低调到让你感觉不到她的存在,如果不是桂花的沁人幽香让你陶醉在这美好的秋天,你又怎么会知道桂花已开放了呢?
我为什么要说桂子香气是大地的精魂呢?我想到了那些忘却人生功名隐身于历史深处的高雅之士,那些甘愿为民族安危奉献一切的仁人志士。
淮南小山写的《招隐士》中有很多名句:“桂树丛生兮山之幽,偃蹇连蜷兮枝相缭”“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岁暮兮不自聊,蟪蛄鸣兮啾啾”“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以久留”······野生桂树生长在偏僻的沟谷、山坡,那里的环境不像私家花园或大众游玩的公园那般优美宜人。那里草木茂密,禽兽出没,蚁虫爬行······心志不坚、品性不雅的人是不可能做隐遁山林的高士的。你看,心怀怜悯好意的人呼唤隐士归来,他们都没有回应。
孟浩然,盛唐时代的一个山水田园诗人,也是高洁隐士。李白的《赠孟浩然》一诗高度评价了孟的高贵品质和高尚人格,但没有一点夸饰之意。“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孟浩然有入世之心,也有济世之才,可是他却没有做官为民服务的时运良机。我想,如果孟浩然真的当上了官,不管官位高低,他一定是一个关心民生疾苦的好官。要知道一个人为官之后会怎样,你就看看他做平民百姓时的表现就可以了。《夜归鹿门歌》《过故人庄》是孟浩然写下的两首很有名的诗,赏读这两首诗,我们基本可以读懂孟浩然。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归隐处。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何为隐士?一个人既要有归隐之志,还要有耐得清贫之心,更要有自食其力之能,他才能做一个既不入世也不遁世的隐者。否则,他只能是一个假隐士,隐逸只是他的噱头而已。假隐士身在山林丘壑,但心在闹市庙堂,他对名利富贵的盘算,一时一刻也没停止过。
孟浩然的心灵澄澈如水,虽有用世之心,但他一生都是在与花、鸟、虫、鱼、烟、霞、瀑、泉打交道,他的心态淡泊平和得很。你看他写的《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孟浩然,他很会享受做闲人隐者的日子,他心性散淡,来去如风,无忧无虑,无牵无挂。他不为官不为吏,快乐赛神仙。孟浩然就是山中的一棵桂树。不管风霜雨雪如何变化,桂树一年四季都保持着生机活力。时候一到,它就自发芳香,氤氲着整个山林,于是整个大山就有了精神魂魄。
除了孟浩然,我还特别欣赏另外一个山水诗人王维,他的《鸟鸣涧》写的太美了,美得让你一看到这诗题,就仿佛置身在春天静夜的空山中,你特别闲适,看着一树的桂花花瓣在无声飘落。此时,月亮出来了,照亮了半个大山,那树上枝柯间的鸟儿对月光特别敏感,一下子就对着山涧叫了起来。这春天的大山在鸟鸣声的衬托下,更觉静谧空旷。
《鸟鸣涧》的优美意境陶醉了无数读者,这首诗不就是在赞美大地山川的缕缕精魂吗?人世间,几人能有王维创作诗歌时所能达到的艺术境界?王维的山水诗就是一幅幅优美的画,而优美的画境中又独具诗禅之意。王维的诗之所以有画意禅境,是因为王维感受到了山川大地的精神魂魄,他是用自己的心魂在写诗啊。
王维的心灵浸染了山水之魂,他的《鸟鸣涧》中的“人闲桂花落”成了写人写桂花的精妙诗句。花是地之魂,人入花之境,细品花之韵,这人花一体,才是春天山林的最美图画啊。
桂花是大地精华,它把最纯洁最令人陶醉的幽香奉献给了大地和行人,它的芳香是一种可以让人的气质变得优雅起来的独特香气,也是一种让人的心灵变得美好起来的花香。桂花开了,人在远处就能闻着他的馥郁香味,并且你会不自觉地走向它,靠近它。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桂花的独特品性和无私奉献的精神让我想到了两个历史人物:文天祥和史可法。文天祥和史可法的人生都经历了新旧交替时代的大动荡大变革,但他们在汹涌翻滚的时代洪流中,没有迷失方向,没有为了富贵名利而变节,确实经受住了时代狂飙的猛烈摧折。在历史转折的紧要关头,为了华夏民族的前途命运,为了捍卫炎黄子孙的神圣尊严,他们敢于挺胸而出,敢于牺牲自己,在中华民族抗击外族入侵的光辉史册上写下了浓墨重彩而又神圣动人的篇章。
桂树之根深扎厚实大地,桂树一年四季经受着风霜雨雪的洗礼,没有得到人们任何额外的呵护。它的根从大地的泥土中吸取营养,它的叶从日月光华中吸收精华,而它的花却默默地为人们奉献着芳香,让人的生活有了色彩和回味,这不就是桂树的高贵和无私吗?
桂花树之于大地不可或缺,它的叶永葆绿意生机,它的花香独一无二。桂花,它是一种不与春花争荣争宠的奇异之花,它是当之无愧的大地精魂。文天祥史可法一类的仁人志士品质崇高,精神伟大,堪称民族精华。他们就是中华民族之林中那一棵棵高大挺拔的桂花树,他们的品性精神就是我们华夏民族的“花之魂”。我们这个民族因为有了这样的“花之魂”的滋养,才能自强不息,才能屹立不倒,才能发展壮大。
唐朝丞相张九龄以托物言志的手法写过一首关于桂花的《感遇》诗(其一):“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桂花花瓣细小微黄,奇香无比,自然会赢得品性高雅的人的喜爱。我想,无论是隐士,还是美人,他们都各有其性格。古代社会的隐士往往多才情,但多有清高性格。清高的人可能会因个性问题而影响人生发展,但这样的人绝对不会因为自己的不如意而做出危害他人或社会的事,这种人其实差不多都有完美型人格,这正像有本性的兰桂,它们是不会自求美人攀折的。
正因为兰桂本性雅美,它们才成了高洁之士的象征。美人虽美,但你的内在品质是否真的配得上兰桂之花,那就很难说了。自古以来,只有才子佳人一说,而无隐士美人之称。才子佳人多居华屋,而隐士多栖林下,哪里会有美人前来问讯它们呢?所以我说兰桂都是隐士之花,它们本来是属于自然山野的,而非属于俗世人间,尽管后来由于人们的雅好而把它们移栽到了堂前屋下。其实,这堂前屋下的环境并非他们所喜所爱,所以山野林间才是兰桂的最好归宿。
那些仁人志士的生命之花也是属于整个大地自然的。你看历史上那些为了捍卫民族尊严而奉献自己一切的仁人志士,有几个人最后不是血洒疆场,而与兰桂一样的花草作伴?我敢大胆猜想,隐士之气和英雄之血一定化为了兰桂之香,大地之魂。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生需要爱好追求,更需要合理选择。我想,将来有一天,如果我具备一定的条件了,我一定要在某个偏僻地方筑一间房,并在我的房前移种兰桂一类的花花草草,那是多么舒心惬意的事啊。但是,当我想到这兰桂之花是属于大地山野的,它们的身体品性是不可玷辱的,我就觉得我的想法很庸俗很可笑。
我想,只要我心中始终有隐士之气和志士之魂在,我又何必把兰桂之花种在我的窗前屋下,更何况我可能永远都没有独处筑屋的条件呢。
【作者简介:何济民,网名天涯望海楼主人,笔名端木、云为霖、云水鹤,湖南省教师作家协会会员,衡阳市作协会员;作品散见于报刊网络;喜欢以特别视角观察生活,喜欢在文字中穿行,喜欢以文字纪录生活。生活即人生,人生需要真善美,文学艺术可以让人无限接近真善美的极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