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鼎现(变格)•心学新境(康与之体)
06-09 作者:明白人
守仁格竹,白夜灵觉,阳明超悟。
穷尽理、思乎玄绪,无亦云云朱子树。
却格物、致心收知境,知外需缘再睹。
脑海际、听闻想感,构筑心魂全部。
好似心到良知处。
怎初程、行径行路?(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循序展、知行合一,方践愚衷修练斧。
劈棘刺、内回心扉省,应得真经益辅。
反首望、弯延曲折,此乃人生必步。
然格物致知然,徒就本然通天户。
壹谐知行合,分出完歌憾舞。
上善若、水音如哺,合一之精布。
纵有那、千万风端,独自休声过驻。
[注]
守仁格竹——指明朝大哲学家王守仁(号:阳明)在贵州边远的龙场驿站里,为了实践朱熹的“格物穷理”学说,曾格了七日七夜的竹子,希望格出竹子之理的典故;
朱子——指朱熹;
知行合一——指王阳明重要的哲学观点;
本然——指事物的本性;
上善若水——指的是:最高境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
共 0 条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