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旅的战友》

08-01 作者:小郑

军旅的战友

《一》

曾记否:

当年的学生穿上了棉布的军装,

的确良的无檐帽是女兵精致的"妆容",

鲜红的领章帽徽在闪耀,(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那是先烈热血浸染的旗帜,

在我们这代军人手中仍高高的擎起!

虽没有当今军礼服的帅气,

但那时也是我们无比高傲的自豪!

/

曾记否:

新兵连每日步操的训练,

连长的讽刺打击着女兵:

不会匍匐卧倒只会摔跤?

步枪咋就成了烧火的棍?

/

单手持枪跑是我们女兵狼狈的“囧考”。

/

新兵第一次的站岗正值午夜,

陌生的环山孤零零的毛坯房,

偶有凄厉的叫声划破夜空,

山上忽闪着黄绿色的亮点,

寂静中的低嚎拨弄着城市女兵的神经,

我们握紧手中的枪背紧紧的靠在一起。

/

全连汇歌前排长的急吼吼:

要的不是好听要的是力量!

阵阵寒风里渐渐黑了的天,

面对着黄泥墙的女兵排,

一遍大过一遍的声浪放声高唱!

/

新兵连会操是最后的一课,

女兵排行进的队列,

没有男兵的孔武憨拙,

倒也在摔打中恰到好处!

/

钢铁意志就是从点滴锤炼。

《二》

曾记否:

从调防的闪电出动,

是搬迁的一道命令,

收拾打包装箱装车再到打好背包,

排队进入没有窗户的“闷罐”车厢,

都是在飞也似的不间断中进行。

/

“咣当”“咣当”车轮的伴奏下,

摇摇晃晃中一盏忽明忽暗的灯,

我们或坐或躺在地铺上,

它陪着送走了白天黑夜。

兵站里跳下车厢休息,

我听到远处有人喊道:

快看这车厢都是女兵。

/

曾记否:

从缺水的山头炕头窝头的临汾,

含着黄土地枣梨陈醋的醇香,

来到青翠茵茵江南的水乡马鞍山,

还没欣赏够雨山湖异样的清新,

就遭遇“南京火炉”的名不虚传,

不动都已是“翰林”的夏衣不干;

又怎堪零下十几度夜不寐的冬成团,

屋里的杯盆到处都是“睡着了的水”!

/

“魔幻”之旅的严苛是今生不忘的磨砺。

《三》

曾记否:

到黄河河底进深山的演出慰问,

行进中的前车突然消失的惊心,

那是陡然下行猛然急转的盘山!

而后看到的是早已等待的百姓,

和正在制作舍不得吃食“藏品”的战士,

在小米高粱的年代那是诱人的美味,

那份不忘存到今天。

/

曾记否:

老乡围看的是怎样用卡车拼搭成舞台,

声光电道具在各司其职的全员参战中,

呈现在大山的中间。

至今我不能想象曾经扛起过,

装着两个聚光灯的不比我矮多少的箱子!

/

演出过后老乡久久不肯散去,

她们想知道大山的那边的那边是什么?

用手去抚摸汽车的轮子鼻子窗子和灯,

甚至是穿着军装的女娃娃的我们,

想知道和穿着缅裆裤的她们有啥不同。

《四》

曾记否:

向来时那样的棉绿戎装,

没有了领章帽徽三点红的映衬,

转身走出营房离别军旅的战友。

/

曾经的八一牵挂几十年的沉淀,

军歌声中花甲的人已渐渐走远,

曾经的聚后来的散何为凭何为忆,

惟有----咱当兵的人有啥不一样的倔强,

惟有----猎猎军旗在脑海深处高处的永藏!

共 16 条文章评论
  • 谢谢草木白雪2018-08-02 10:50
  • 谢谢,木谓之华的空间2018-08-02 10:51
  • 谢谢,淡了红颜2018-08-02 10:52
  • 谢谢,草木白雪2018-08-02 10:53
  • 豫原:拜读佳作,美诗。点赞,推荐阅读。军旅生涯令人难忘。经军中的历练,摔打,把一个个儒弱的学生兵,农村娃变成了坚强的战士,军魂铸造了钢强。感激部队。祝我们的军队越来越强大!2018-08-02 13:12
  • 真情的诗,才是最美好的诗,向曾经的共和国最可爱的人致敬!2018-08-03 00:22
  • 回复@豫原:谢谢豫原鼓励2018-08-03 16:37
  • 回复@快乐飞扬:谢谢快乐飞扬的鼓励2018-08-03 16:38
  • 回复@快乐飞扬:谢谢快乐飞扬的鼓励2018-08-03 16:38
  • 回复@小郑:小郑:谢谢听雨轩的鼓励2018-08-03 17:09
  • 回复@小郑:小郑:谢谢魏兵的鼓励2018-08-03 17:09
  • 回复@小郑:小郑:谢谢襄阳游子的鼓励2018-08-03 17:11
  • 推荐阅读,执手问好2018-08-18 17:49
  • 回复@豫原:小郑:谢谢,豫原支持!2018-08-20 17:21
  • 回复@快乐飞扬:小郑:谢谢,快乐飞扬支持!2018-08-20 17:22
  • 回复@崔勇(笔名:清心):小郑:谢谢崔勇支持!2018-08-20 1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