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对年龄的称谓

03-07 作者:心空了然

胎动之时称为震夙,出生之时称为诞弥,出生三天称为三朝,亦称为汤饼之期。满一百天称为百日,足一个月称为满月,亦称为弥月,满一岁称为初度。六岁称为怀橘年,七八岁称为龆龀,亦叫称师日。十岁称为外传之年,十二岁称为作相年,十三岁称为舞勺之年,十五岁称为志学之年。女子十五岁称为及笄,十六岁称为破瓜。男子二十成人,称为弱冠。三十称为而立之年,三十三岁称为贾生年,四十称为不惑之年,亦叫强仕之年。五十岁称为知天命,亦称半百、艾服、知非年、杖家。五十一岁称为开六,六十岁称为耳顺,亦称花甲、杖乡,六十一岁称为开七,六十九岁称为望七,七十岁称为古稀,亦叫杖国、悬车之年,七十一岁称为开八,七十九岁称为望八,八十岁称为杖国,亦称为下寿。八十九岁称为望九,九十岁称为周王梦龄,或称为鲐背、齯齿。百岁称为中寿,亦称为期颐,百岁以上称为尧寿。一百二十岁称为上寿,也叫花甲重开,一百四十岁称为古稀双庆。

共 0 条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