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
05-28 作者:续言
倾听,夜的声音,是流淌在心灵深处的极致的音乐。
我喜欢旅行,—如我追求的夜的声音。
汽笛声响,火车徐行,坐在靠窗的位置,闭上双眼,微微一笑。耳畔萦绕断断续续的谈话声,和耳机里静静的音乐,融和成一种叫人生的交响乐。打开一本书,窗外透过的时明时暗的光线,照在翻开的书页上如夏天湖面的波纹,仿佛可以看到水下的生命。一本真正的书就是这样,存在的意义并非面上的文字,而是文字下面所蕴藏的思想。就这样,一段安静或不安静的音乐,一本看得懂或又看不懂的书,前行的方向未知,一个固定的终点,这大概就是旅行的全部了。
张炜曾在一篇散文中说过,但凡强盛的生命,都有表达的欲望,而文学,只是其中的一种方法。
大概,旅行也是其一。
现代的文学大家,他们的文集里,总有一定数量的文章谈到异域风情。巴黎、维也纳、伦敦、纽约,这些城市都让他们感触极深。(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他们也写旅途感受,写火车飞机上的感觉。冯骥才在《秋天的音乐》中将一段未知名的音乐搭配车窗外连绵的风景,把美丽的意象渲染到极致。
书页翻开/所有的文字四散/只留下一个数字/我的座位号码/靠近窗户/本次列车的终点是你
北岛的诗,《白日梦》第四部分的一小段。读来很有感觉,但又偏偏不知好在哪里。
诗人与常人看世界的眼光不同,善于发现。很普通的东西于他们也可能是绝美的风景,山涧、丛林、落红哪怕是街边或是巷弄的一棵树,也足够让他们惊喜了。
《泰戈尔传》中说道,诗人是“人类的儿童”,因为他们都是天真的、善良的。而泰戈尔的诗,看起来更像发生在孩子身边的一件件小事,从他们嘴里说出来,却蕴含另一番更深的意味。
美,一直都存在。不是因为旅行才被发现,是眼睛受到了蒙蔽。
共 0 条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