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散场的回忆
转眼间,时光飞速,自己站在高二的终点线上,回头看看那已往的春秋,不及要提起笔来一一拾回这已逝的幸福。
.高一.
我站在十六岁的尾巴上,遭遇了成长,成就于高中。
曾何因上了高一的我,自认为我会一个人在被遗忘在世界里,然而他们却说:成长就是这样子,痛并快乐着,你必须学会接受。
于是。
在成长的十六岁花季中,我踏上了高中第一道门。(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升入高一的时候,教学楼在学校的最里面。自己越过大门,背着书包穿过高三的寂静,高二的繁华,踏进属于我们高一的嘈杂。
教室离校门很远,离操场很远,但离食堂却很近。从而使我缺少了球场上的风姿飒爽,增加了食堂的百味俱全,生活有滋有味,丰富多彩……。
有时自己坐在高一的教室里,偶尔抬起头来看看窗外的树荫,微风中的亭子及亭下的池塘。可却在走神时被老师点名站着不知所措,放肆大笑而不用受惩罚。
在学校里,我们是新生,当然我们还是个‘孩子’,是最年轻也是最受宠爱的。
高一的奔放,高一的欢呼,高一的雀跃。
走在校园中,时而我们面带笑容,在自由的小路上欢唱着那首熟识的歌儿;时而我们成群结队,翻阅着那本新上市的杂志;时而我们又通宵达旦,沉往于那如仙境般的梦幻世界里……
回忆中的高一,它不像平静的湖水,偶尔在你投去石子而激起它那层层的涟漪。
十六岁的太阳永远是那么晴朗,十六岁的浪花永远是那么澎湃……
我的十六岁,重归纯白。
.高二.
正当照相机‘咔’的那一声响时,我那高一的幸福生活停下了,也终于能为它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升入高二,教学楼夹在中间,教室离校门近了,离操场近了,却又离食堂远了。
往日的生活虚无、缥缈。那些曾经的不可一世,那些曾经的疯狂与追逐,几经聚浮,最终沉淀。
来到新教室,自然的也来了新同学。高二,我们分班,很不好意思的我前脚刚踏进理科,后脚就转入文科。
从此,我踏上了文科道路。慢慢汲取马克思主义思想、品读中外五千年的历史文明、理解杨辉三角的博大精深(其时,那时的自己什么也不懂,呵。。。)。
有时候,从里到外往窗儿看,我看到了以前的我和将来的我。抬头向右看到学弟学妹那一张张不成熟的脸,那种不知意的表情~他们无迷惘、无困惑,那是我们曾有过的神情。再向左,学长学姐们带一脸的疲惫,手中的笔还在不停的写着相关文字。
他们没有快乐,没有伤感,或说已经麻木。
我每每看到,总会想到将来的我。
在高二,没有了高一的自由,也未曾体现过高三的拼命,高二在忙碌中度过,在逃避中偷闲,只能以时间来开导自己的成败。
每一次的成败使我在高二中面无表情,使我无法在沉默中爆发。
或许,高二在三个年级中就是显得突兀。不用刻意去证明什么,一看就知道那是高二。
高二很苦,毕竟没有高三的苦;高二很疯,却比不上高一疯。
突然回首,发现自己一片阴天,一路走来,到后来什么也没有。
展望,无奈的话语,幸运自己还是高二,只要珍惜,太阳出现的时机还有……(希望哦)
.高三。(后载)
当自己升入高三时,也已觉不只是我处于暴风雨中,我们都处于其中。但我们手拉手,一起奋进,一起直追,因为我们拥有同一梦想,同一目标:让别人为我们的存在而感到骄傲(0704班专用哦,)!!
在高三,我们的十八岁星空。踏一路的泥坛,看着满天的雨帘,孤单已无法干渴着我,狂风亦无法侵吞我,这是因为有了他们的陪伴。
一起走过风风雨雨,我们既是朋友也是‘敌人’。
何时我们共奋战于题海战术中,惨败后我们又共举杯酒邀明月;何时我们共唱曾唱过的歌儿,多少次欲醉于歌场中;何时我们一起想曾经想过的人,回忆起那时光的流言。
悄悄的,十八岁的路上留下我前进时的脚印,每一个脚印承载着我每一个儿时的梦想,梦想着我爱的人和爱我的人能够得到自己心中的那一座‘塔楼’。
- 不一样的青春,一样的感触。2011-06-20 1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