笛声悠扬
06-28 作者:朱金华
这几天央视音乐频道“民族器乐电视大赛”着实让人过了一把听民乐演奏的瘾。来自全国乃至世界各地选手,在不同的组别里尽情展示技艺。他们虽然肤色不同,语言不同,演奏的乐器是相同的,音律的优美是相同的。二胡委婉,笛声悠扬,古琴浑厚,古筝行云流水,琵琶犹如珍珠落玉盘,战鼓咚咚,唢呐声声,真可谓万乐齐奏歌盛世,太平欢歌闻九天。
对乐器的钟爱要数笛子了,上初中时,我就喜欢上了笛子吹奏,先是在自家竹园里砍几棵指头粗细的竹子比划着打孔试音,到了也未能做成一支能吹奏的笛子来,还是父亲给了八毛钱才买了一只竹笛,自此便爱不释手。
从黄河流域发掘的文物,笛子可追溯到八千年以前,可见她历史的悠久了。笛子同其它乐器一样,学会容易,精通就难了。花舌、单吐、双吐、上滑音、下滑音、超吹……光技法的名称都得列举好大一阵儿,更不用说吹奏的难度了。
对笛子的钟爱不仅缘于她音色的优美,更重要的,在于她在我脑海中挥抹不去的印象——夕阳西下,牧童倒骑在牛背上,手中把玩竹笛。神态的悠闲,笛声的悠扬,足可让我这个烦事缠身苦闷忧愁的凡夫俗子无限向往了。
对技巧的把握怕是永远无法超脱,光吹几只歌曲是不需要变调的,《牧民新歌》、《扬鞭催马运粮忙》这些让我痴迷的曲子也只能学其一二,练了几十年,到现在还没见进步,只好望笛兴叹了。
央视的比赛让我看到民乐的希望,我虽没有天赋弹拨吹拉出优美的旋律,我却能享受到音乐的美好,永远幸福在悠扬的笛声中……(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原载《商洛日报》2007年12月27日
共 0 条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