浆耙角子
06-29 作者:朱金华
浆粑角子【散文】作者:朱金华 老家在农村,农业学大寨那阵子,粮食不够吃。秋季,玉米刚灌浆就掰下来丢到锅里煮着啃。快成熟的时候,等不及完全成熟,掰回家剥下来用石磨磨成浆,盛在缸里或罐里,在开水锅里搅成糊状,里面兑入红薯、土豆,名曰红薯浆粑或洋芋浆粑,这些是自家吃的便饭。家境好的搅稠些,条件差的搅稀些,有时稀的能照见人影儿。
家里来客,自己也想改善一下生活,就到林中摘下桐籽树叶、槲叶,清水洗净,用铲子将浆粑摊在树叶上,在中间放入萝卜丝或南瓜丝,树叶对折合拢,放到锅内用文火烙。待两面焦黄,剥去树叶,一个个喷香的浆粑角子便呈上了餐桌,惹人垂涎,其微酸带甜的浆粑味儿不亚于白米细面可口。
如今,山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大鱼大肉、东北大米、特精粉和一些过去只有在过年才能吃到的细粮平日里就齐备。浆粑角子这种伴随山民度过困难时期的商南民间小吃,永远定格在了人们的记忆里。
原载《商洛日报》2005年12月2日
共 0 条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