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袖添香
西汉时期的才女,卓文君和司马相如的故事,虽然演绎的是“自拔金钗付酒家”的凡俗生活的朴素意境,却更有着“红袖添香夜读书”的幸福和甜蜜。司马相如倾情演奏了一曲《凤求凰》,让卓文君芳心暗许,夜半私奔。两人生活贫困之时,卓文君典当自己的珠宝首饰,补贴家用,并鼓励司马相如勤奋读书。卓文君穿起了粗布衣服,开起了小酒馆,并亲自掌勺卖酒。对于此事,词人韦庄在《菩萨蛮》中写道:“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让人仿佛看到了美丽多情的才女卓文君为了爱情,甘心当垆卖酒的模样。卓文君能有如此勇敢的举动,正是因为她心中对司马相如深深的爱。
事实表明,真正的爱情能让原本柔弱的女子变得敢想敢为。
其实司马相如的确是才华出众的,他年纪轻轻就写出了《子虚赋》和《上林赋》这样的佳作,确实让人为之惊叹。司马相如的《子虚赋》和《上林赋》奠定了汉朝散体大赋的基础,鲁迅先生在《汉文学史纲要》中就称赞司马相如“不师故辙,自摅妙才,广博闳丽,卓越汉代”,这样的一个才子,再加上体贴多情,温柔蕴藉,让美丽多才的卓文君心生爱慕,其实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明朝中期,四川有一位女诗人黄峨,她的夫婿是著名学者杨升庵。黄峨不仅“才艺冠绝女班”,而且她和夫婿情投意合,惺惺相惜,互相欣赏,彼此爱慕。
黄峨当初嫁给杨升庵,也是源于彼此心中的爱慕。明朝正德年间,皇帝明武宗整天吃喝玩乐,不问国事,杨升庵在朝为官,他忧国忧民,就上疏劝谏,却未被采纳,于是他就辞官回家,读书赋诗,消遣时光。不久他的原配夫人王氏病故。这时的黄峨还是一个妙龄少女,她容貌出众,为人善良,多才多艺。许多富家公子和风流少年前来提亲,黄峨却说,自己要嫁的是像杨升庵那样学识渊博而又志趣高尚的男子。不久,杨升庵得知聪明贤惠而又美丽多情的黄峨尚未许人,就托人从中做媒,黄峨当即答应,婚后夫妻两人情意缠绵,常常在一起以写诗作文为乐,一个写道:休教莺语学蛮声,万里长途辛苦行。迢迢远别情,盈盈太瘦生。”另一个应合道:“休教眉黛扫蛮烟,同上高楼望远天。天涯心同悬,故乡何处边。”彼此相伴,惺惺相惜,其乐融融,着实让人羡慕。
世上有许多才情洋溢的男女结成的人间美眷,他们用文字谱写着莺歌燕语的恋情,营造出了“红袖添香夜读书”的爱情意境,两个人相互唱合,你爱怜我,我珍惜你,这样的男女不仅是终生伴侣,更是两心相交的知己。(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一生之中,若能做一回这样的伴侣和知己,的确是不枉此生。
拥有幸福的爱情时光,即使生活再艰难,心中的滋味也是比蜜甜。
拥有幸福的爱情时光,前途再渺茫,有爱就有希望。
- 红袖添香夜读书2011-07-08 18:15
- 唯有才情,唯有爱,才能唱出这红袖添香的意境!2012-12-11 19:25
- 喜欢。2013-01-18 20:19
- 新加入会员,给大家问好!2013-02-24 10:41
- 大家好!2013-04-15 14:44
- 挺好2013-04-28 09:14
- ok2013-05-29 11:02
- 美文如酒,酣畅淋漓2013-06-07 11:25
- 怎么可以自己写文章发表在红袖呢2013-07-26 14:34
- 怎么可以自己写文章发表在红袖2013-10-18 15:07
- 赞,说出了彼时的心声。2013-11-07 10:38
- 学习了,顶!2013-12-04 21:10
- 红袖添香,就是一种情调,情趣。2013-12-23 18:39
- 学习了,不错!2014-01-02 13:28
- 怎样上传我的文章?拜托!2014-02-18 21:02
- 第一次来这里,觉得写的好好2014-05-28 22:04
- 来看看2014-06-09 20:24
- 《凤求凰》,这是我国历史上经典爱情喜剧,反映了卓文君和司马相如纯情真爱,千古流传,经久不衰,可见其魅力影响之大,且有给人启示、开导、影响作用,为后世青年男女追求爱情所推崇。2014-06-17 10:35
- 欣赏了,值得推荐!2014-06-25 16:04
- 妙文2014-08-26 16:18
- 不错 2014-09-01 12:17
- 太棒了我喜欢2014-09-12 13:27
- 人生最欣喜的事,莫过于转过一个寻常街道,遇见一个寻常人,你与他眉目相映,在彼此眼中看穿千年的等待,相携的双手,就是今生。2014-11-10 11:48
- 不错2015-01-17 20:57
- 喜欢,赞2015-03-26 16:10
- OK2015-05-13 15:38
- 善作文者,必不能做“好人”。不说人话,不做人事。否则,言语再精妙,只是无病呻吟,或有病呻吟哉!2015-07-07 05:41
- 国毁曰殇,文败曰靡。当今之世,囿于一己之悲喜,以雕琢言辞为能事,一言能言之者却好天花乱坠,翻来覆去,味同嚼蜡!每读汉赋唐诗,文人雄健,汪洋恣肆,对照时下,当拔剑击柱矣!我虽力有不逮,但致力于追太史公之足迹。建民不才,特推荐我的一篇《我们家的本草纲目》,供同道同心者欣赏!2015-07-13 10:50
- 赞!2015-07-28 08:52
- 待审时间几天了,是不是,文章不好没通过。2017-09-06 0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