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眼泪
父亲的眼泪【散文】作者:朱金华
在我的印象中,父亲是一个不善言谈、做事仔细、勤奋好学、顽强不屈的人。微驼的脊梁承载着不幸、苦痛、委屈、成就……太多的磨难造就了刚毅的个性,常言道:男儿有泪不轻弹。就是这样一个铮铮铁骨五尺汉子在一次分粮中却抛洒下了男儿的两行清泪……
父亲是信用社一名职员,从五五年信用社成立到八0年退休。在公社里区里县里省里受到过无数次表彰。家庭的重负全落在母亲的肩上。一家老小靠母亲挣工分养活,父亲微薄的收入也全支付在了年终决算掏“缺粮户”款上。那个以粮为纲的年代里,余粮户跟现在的大款一样张狂。生产队干部里是没有缺粮户的,一头沉干部老弱病残缺乏劳力的户才是缺粮户。母亲也是个争气傲强的人,啥事不想落在别人的后面。过重的劳动强度和精神压力终于使母亲累垮了身体,倒在床上呕血不止。父亲回家探望母亲,路过生产队仓库,正在带领社员干活儿的生产队长赶过来招呼父亲说:“晚上分包谷。”父亲高兴地回到家中将消息告诉母亲,母亲听说后病体似乎也好了许多,披衣起床,拄着拐杖,由父亲搀扶着来到仓库。队长当着社员的面吆喝:“干活不见你们,分粮可来得快,你是缺粮户,今儿个分包谷没有你的想儿!”母亲质问队长既然不给分粮不该通知来戏弄人,忍不住号啕大哭。父亲很平静地样子,将母亲一步步扶到家,安顿到病床上休息,再也克制不住自己的情感,两眼漱漱地滚落下耻辱的泪水。
搞联产承包责任制时,父亲已退休闲居,一下竟承包了9亩地。秋收时节,我清楚地记得有个给生产组挣副业的人从我家背走l3背篓包谷穗子,母亲很有些舍不得,可这是政策,该上交的,父亲一脸的喜悦,对母亲说背走的没留下的多。那一年粮食打了个翻身仗,从此不再缺粮,父亲和母亲说话的语气壮了些。
父亲为分粮流泪的事,临他老人家逝世前一年才告诉我的,我听说后就想去找那个队长算账。父亲却劝我说这个队长现在一摔就散了架儿,更何况他儿子不孝顺,日子过得紧巴,经常吃上顿没下顿,过去我们缺粮是形势造成的,他现在烧火断顿是子孙不孝造成的,这是报应吧?!
在父亲的熏陶下,从小我喜欢读《三言》,总是以善为本,相信因果报应,凡事以忍为主。现在很多时候我在琢磨鲁迅《纪念刘和珍君》中的语言“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父亲到另一个世界已有十四个年头。
又到了收获包谷的季节,桂花的清香渐渐远去,菊花又该烂漫了。枯叶开始飘零。在这个收获与感伤的季节里,不知您是否穿过黄土地看到那轮依旧清冷的圆月仍高悬在天际!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我努力做到您的刚毅,但绝不像您一样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