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千古事,好丑后评说(二)

07-20 作者:李锋

前一节讲了几个要点问题。文学作品树人、引导人是一种思想方向的旗帜。不是误导的东西。近年,文坛崭露头角的年轻作家对文学前辈妄加评论。说茅盾、巴金的文笔很差;钱钟书当然学问好。有见解,只是不喜欢;冰心作品没办法看出一些问题。我针对这些问题说一声话一句年轻作家。前辈的作品你看了多少?请你跟随我了解前辈们的风采吧!鲁迅,(1881-1936)初学医,1902年东渡日本留学。有一次看一场无声电影。什么是无声电影?就是有像无声音的电影。影像有一场日本人杀中国镜头。在场的鼓掌高欢观众有中国人。中国人被日本人杀中国同胞还叫好?真不可以救药。可悲可叹、国难匹夫有责,做医生可以治病救人。医心可以改变落后民族的精神,于是弃医从文。走上文学救国救民的道路。先前文集《呐喊》、《坟》、《热风》、《彷徨》、《野草》、《朝花夕拾》、《华盖集》、《华盖集续集》等著作问世。后汇编一本《鲁迅全集》行世。鲁迅先生为中国文学事业作出巨大的贡献。他的一生作品创举一千万字。他一生作品有高瞻远瞩的政治远见和坚韧性战斗精神,有无可辩驳的逻辑学和深沉朴实的革命激情,他高度的思想性和完美艺术性结晶的一个模范。

共 1 条文章评论
  • 赞一个!收藏了!2011-07-20 1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