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的内在格式
行走在生命里,会有无数的好奇与发现,我们就是在好奇与发现中成长。然而,有多少伟大的能量在那悄无声息里积蓄,你需要用心去看,用心底最真诚的那一丝触觉去聆听,去解析。朝露润湿着叶子,无语无声。叶子擎托着露珠,那种呵护只在心里。相互滋润相互依靠,理解你的又何须多言。直到太阳出现,露珠消隐了,叶子黯然失色,伤心也只是沉默。
而叶子依然还在,等着又一次晚露的来临,那消失的露珠会随着暮色再次回归,重温相逢的喜悦。叶子的灵魂是生动的,它有它清晰的脉络,有它一天天成长的步伐,而这个步伐就是它生命的格式。不错,以此格式二字来形容内在的生动是张涵本人杜撰的。
我在给别人的文章审核中会说,请注意诗歌的格式,其实我所这里所指的诗歌的格式不是对诗歌的外在格式而言,而是指的是诗歌的内在格式。在任何一种情况下诗歌的外在格式都是服务于诗歌的内在格式。需要用什么样的文体来表达自己什么样的情感,由内在来主宰外在。能在散文网发表自己作品的人都是有一定的文字功底的,而绝大部分的作者是张涵所仰慕的,认为值得学习的。不用我说诗歌的外在格式大家也都明白,不外乎唐诗宋词,平仄韵律,自由体和散文体。而我所说的诗歌格式,指的是诗歌的内在格式。
诗歌的内在格式指的是诗歌里精髓的东西,比如唐诗宋词里深远的意境,真挚深沉柔婉的情感,这些东西是诗歌里的魂,是断不可缺失的。所谓的格式就是不可或缺,缺了就不完美就不能称其为好诗,好作品。
而对于自由体诗来说,外在格式五花八门在此不一一列举。而内在格式——建筑美、语言美、画面美、旋律美同样缺一不可。曾记得在徐志摩那个年代就提出了诗歌建筑美感的重要性,层次分明的文字,层次分明的不同画面的描绘,层次分明的情感阶路。在分明的内在层次上铺开笔墨渲染意境,在笔墨渲染中层层推进情感的波动起伏。从而给读者营造出一个同时具有立体美感、视觉美感,听觉美感充满艺术美感的想像空间。
在此请允许我引入徐志摩的[再别康桥]给大家做一下解析。(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
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十一月六日中国海上
大家可以看一下,他的每一段文字层次都非常的清晰,这就是他所说的建筑美。语言的美感这个毋庸置疑,这也是散文网里每一个作者所追捧的。第三就是画面的美感。画面的美感和情感的层次递进很多时候是同步的,因为作者往往通过对意境的描绘来吐露自己情感的动向。
第一段——我轻轻地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通过他的描绘,我们可以想象到一个身着长衫文质彬彬的男子与夕阳之下处,一步步向我们走来。
第二段——河畔金柳波光艳影是他一步步走进目里的景色,而把金柳比作夕阳的新娘,则流露出徐志摩对一份美好的爱情的无限向往。此处,感情一点点提升流露。
第三段——在康河的流波里我甘心做一棵水草,表明了作者的对康河无限的依恋。感情再次加深递升。
第四段-那柳荫下的一潭沉淀着彩虹似的梦,表明了徐志摩对于自己和陆小曼的失败感情的许许失落。感情的节拍轻轻回落。
第五段——感情的高潮。寻梦,谁不想寻梦,在星辉斑斓里放歌。徐志摩的内心在挣扎,在搏击,在现实与梦想之间,在希望和失望之间。
第六段,思路重新回归康桥——但我不能放歌,放歌是别离的笙箫。沉默是今晚的康桥,再述对康桥的无限留恋之情。
第七段,收尾。然而人终是要离去的,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感情再次回归定格。如钢琴的律动缓缓而止。也给了我们留下了一个默然惆怅的影子徐徐而去。
在徐志摩的诗中我们完全可以领略的徐所提倡的建筑美,语言美,画面美,以及由此所暗涌的旋律美。
再引入泰戈尔的[金银花】为大家做一下解析。
假如我变了一朵金色花,只是为了好玩,长在那棵树的高枝上,
笑嘻嘻地在风中摇摆,又在新生的树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么?
你要是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
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我要悄悄地开放花瓣儿,看着你工作。
当你沐浴后,湿发披在两肩,穿过金色花的林荫,走到你做祷告的小庭院时,
你会嗅到这花的香气,却不知道这香气是从我身上来的。
当你吃过中饭,坐在窗前读《罗摩衍那》,那棵树的阴影落在你的头发与膝上时,
我便要投我小小的影子投在你的书页上,正投在你所读的地方。
但是你会猜得出这就是你孩子的小小影子么?当你黄昏时拿了灯到牛棚里去,
我便要突然地再落到地上来,又成了你的孩子,求你讲个故事给我听。
“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
“我不告诉你,妈妈。”这,就是你同我那时所要说的话了。
在这其中完全是自由体的格式,但其内在的格式依然与徐志摩所提倡的建筑美,语言美画面美旋律美是如出一辙的。
大家请看,第一段,一朵金色花长在那棵树的高枝上,简单的描述一个生动美丽的画面扑面而来。笑嘻嘻地在风中摇摆,又在新生的树叶上跳舞,情感活泼的旋律像悄然弹起的音乐送入耳际。妈妈,你会认识我吗?原来这开朗的笑和美丽的舞蹈是送给母亲的。
第二段,又换了一个节奏,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不吱,静了下来,一动一静正好是两个相间的节奏。当你沐浴后,湿发披在两肩,穿过金色花的林荫,走到你做祷告的小庭院时,你会嗅到这花的香气,静下来还是为了母亲。为了母亲可以嗅到那金色花的香味。
第三段,为我们描绘了一个对宗教有着深厚研究的母亲在一个午后唯美的画卷里。而此时,那旋律忽又活泼起来,他摇身一变又变成了一束影子,为了让母亲的视力不会受到损害。
第四段,感情至高潮回落定格。他又变了回来,依然变成母亲眼里疼爱无比的小孩,求妈妈讲故事给他听。
在此篇文章里大家可以清晰的领略到作者文里所蕴含的建筑美感,语言美感,画面美感和旋律美感。
这就是张涵所说的大家写作中应该注意的诗歌的内在格式。也可以说,这就是诗歌的概念。
愿大家在散文网里相聚快乐,就如同那片叶子擎着露珠相互滋润相互依靠。我们也定当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各为所用。欢迎大家继续指出无尘的不足之处,在此无尘先行谢过。
——作者张涵(无尘)
作于2011。08。10。莱州。
- 你说的其实是诗歌的内涵!文章写得不错!2011-08-10 17:32
- 推荐阅读 文章写得很好,欣赏了,问好!2011-08-10 18:06
- 其实说到底也即是诗的主题,思想内涵等等的东西,举个更简单的例子,如一个人,即使外表那么漂亮,如果心地不好,也就是说“金玉其外败絮其中”……2011-08-10 18:21
- 其实说到底也即是诗的主题,思想内涵等等的东西,举个更简单的例子,如一个人,即使外表那么漂亮,如果心地不好,也就是说“金玉其外败絮其中”……2011-08-10 18:21
- 拜读了!受益非浅!希望能经常看到你对诗文好的论述!赞!2011-08-10 18:41
- 看了很欣喜,有很大的收获。问好了!2011-08-10 19:11
- 通俗的言语,透彻的解析;是受益、是学习,亦也是为人之美。赞! 2011-08-10 19:23
- 有收获2011-08-10 19:32
- 朴实、生动,如饮一杯陈年佳酿,好进口又不失芬芳还能饱肚子......2011-08-10 20:03
- 欣赏,不错!2011-08-10 20:20
- 谢谢如此深刻的讲解!受益匪浅!2011-08-10 20:58
- 散文网里没有真正的诗歌写手,新浪的才是。读现代诗主要是读一种气息,或者用第六感这个词更贴切。散文和诗之间主要的区别就是散文诗。没有散文诗,它们之间的区别很大了,散文诗就是中间体。如果把散文写成散文诗,我想,无论这篇散文要表达什么,它无疑都是最成功的。再有诗和歌现在有很大的区别。歌是绝大部分人的抒情,而诗是属于少数人的。2011-08-10 23:45
- 谢谢先生的指点和讲评!老实说,我对诗歌的认识是模糊的,只是肤浅地意识到,诗歌应该有着某种意境、美感、音乐感......再次谢谢!2011-08-11 08:22
- 回复@情若诗:歌是绝大部分人的抒情,诗是属于少数人的。你说的很对。假如我们想把一篇散文诗写到最好处,我们就必须用诗歌的内在格式来定义散文体里的精髓框架。假如失去了诗精髓里的东西,那么这篇散文诗就必将是失败的。新浪我还没有去过,因为注册太麻烦,散文网可以用QQ直接登录,这无疑是散文网的优势所在。问好若诗。欣赏你的作品。2011-08-11 08:25
- 回复@静水流深:静水流深,我空间里也有这么一位网友啊!无尘问好,谢过支持。2011-08-11 08:26
- 回复@寒烟冷月:问好含烟,见到你很亲切。2011-08-11 08:26
- 回复@蓝梦:谢蓝梦支持,我们相互学习,共同进步,无尘问好。2011-08-11 08:27
- 回复@么烟子:谢来访,问好烟子。2011-08-11 08:27
- 回复@天涯书境:天涯谦虚了,你的文章胜过无尘一截我该向你学习的,问好,安。2011-08-11 08:28
- 回复@满街卖饼:谢好友来访,问好!2011-08-11 08:29
- 回复@三角:能与大家有益是无尘的心愿,祝大家在散文网开心快乐!问好三角。2011-08-11 08:29
- 回复@芳草依依:芳草老师分析的透彻,支持。问好老师。2011-08-11 08:30
- 回复@怡帆:问好一帆,安!2011-08-11 08:31
- 回复@兰花草:谢兰花支持,无尘问好。2011-08-11 08:31
- 回复@岛静:我是一名女子,请不要称我为先生,这里也没有老师,大家都是学生。我们大家相互交流,共求进步。2011-08-11 08:47
- 回复@岛静:问好岛静。2011-08-11 08:47
- 赞一个,文章得有灵魂,无论是诗歌还是散文~2011-08-11 08:55
- 回复@紫鸢:谢紫鸢支持,无尘问好。2011-08-11 08:58
- 越是内涵的东西越无需多言,一切律动源自自然,高于自然,问题在于欣赏的视觉。哈哈,赞一个吧!2011-08-11 10:53
- 是的,你阐述得很好!既然是诗就得一定有内在美的东西,否则就失去了欣赏的价值,难怪你将她称之为格式。2011-08-11 11:09
- 回复@青茶:在万物灵犀中体悟真理。问好青茶谢来访,安!2011-08-11 11:09
- 阐述的很有水平,赞你!2011-08-11 11:19
- 你说的诗歌内在的格式就是诗意,说穿了就是一种修饰的技巧,不管冷抒情或热抒情,初学的只要时刻牢记修饰两字,写着写着,散文就成散文诗了,或是诗了。回头写散文就可以控制直白浅显,或含蓄深沉了。总之散文是基础,学习可以一时就成,诗,则无尽,也许写一生也无成。全看个人的人生阅历。2011-08-11 11:49
- 回复@情若诗:我是不懂得如何修饰的,也从没有把修饰这次词义记在心怀。但这个因人而异吧,我所能理解的就只有这些了。我以前只写诗,诗也是很简单的一些小诗。从来不写散文的。后来开始写散文诗,再后来写散文和短篇小说。再其他题材的就很少涉及了。你说的也很有道理。问好若诗。2011-08-11 12:57
- 回复@一江:格式是固有的东西,外在的格式大家都可以看到,但是内在的格式需要我们用心的领悟,只有领悟透了内在的格式才有可能写出好的作品,问好红尘,谢过来访。2011-08-11 12:59
- 回复@一江:不好意思,回复位置有错,一江先生好,很高兴您来到这里共同分享无尘的文章,问好,安。2011-08-11 13:01
- 回复@人在红尘:无尘谢过红尘来访,交流分享大家的创作体验有助于我们学习的共同提升和进步,无尘欢迎大家留下宝贵的意见,相互交流相互学习,问好红尘,祝安!2011-08-11 13:03
- 不错2011-08-11 13:14
- 回复@七夕雨:问好七夕,欢迎来访,祝安!2011-08-11 13:32
- 拜读了,我也很喜欢诗歌,但是就如你说的某些精髓与内涵抓不住,那所写出的无疑是最失败的文章!!2011-08-11 15:54
- 回复@逐天:写诗,先要从简单入手,写最简单的诗,慢慢地领悟诗的要领,再融入生活的点滴收获,慢慢地就会有好诗。不要急于求成,追求美丽深邃,欲速则不达。问好逐天。2011-08-11 16:02
- 我喜欢读诗,也想写诗,但是总不懂如何将诗灵化,就算是简单的诗,也总是没法将其写好!就是您说的“诗歌的内在格式”总是不懂!!2011-08-11 18:15
- 收获了。呵呵。2011-08-11 18:28
- 呵呵收获了一束阳光!谢谢你 !2011-08-11 19:51
- 回复@残荷:诗的灵感来源于自然的灵犀,平时多出去走走体味自然,与自然世界多做交流,而不是在文字中寻找。把文章与自然交融,文章就会有灵气,有美感。问好残荷。2011-08-11 19:55
- 回复@陌小安__:问好小安,祝安,念好。2011-08-11 19:55
- 回复@爱我所爱:相互交流共同分享,同求进步,无尘谢过好友来访,问好。2011-08-11 19:56
- 欣赏 不错 求指教!2011-08-11 22:29
- 回复@907:你之文不错,张涵欣赏,相互交流相互学习。问候。2011-08-12 09:46
- 无尘好!再赏佳作感言。 喜欢你的文章,深意。关于诗,根据你的陈述,值得深思、慰籍。世事没有纯美的东西,只有你喜欢的,诗歌也是一样。作诗也是图个心情敞亮,只有在心情无拘束,也就是说在一个人的心情无内外因影响的时候,才可能有佳品出现,但这也不是绝对的。也有些人偏偏会再极度之时捡得一首首好诗。我想诗歌的内在格式如你所阐述的,其实是一种形象的概述,意指诗的体征表现人格的思意外瞻(拙见)。也就是说一首好诗,它是心潮博海的娇作,是不可言传的,只能各人心神领悟。诗的内在其实就是指人性的神意外现。如果一首诗,丢失了一个人性的品味,那么他的诗,就没有了内在的格式可言,相对来说就是失去了可读性。喜欢你的这篇深解独见。格式的至终是人心,人心美了,突出的内在表现就会升华在颜面。有一点注意,大的环境不良也不可影响内在的潜力表现,而敷衍人格,行驶尊严。(羞言) 问好,周末快乐!2011-08-14 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