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节话鬼事
文\傅伯勇
俗话说:“七月半,鬼乱窜。”这个月是农历的“鬼月“,正是孤魂野鬼活动的月份。小时候,每逢这个月,大人们一般是不允许小孩去河里嬉戏的;而放牧的,大人也要求他们在太阳落山之前就要将牛羊赶回家。不是别的,是大人们害怕自己的小孩撞上孤魂野鬼而早赴黄泉,去作孤魂野鬼的替胎。所以,一到七月,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一遇风吹草动,常常就会惊悸畏憟,毛骨悚然。
那时候,我常常听大人们讲,每年阎罗王就在农历七月初一这天,打开鬼门关,放出一批无人奉祀的孤魂野鬼来到阳间,来享受人们的供祭;而在七月的最后一天,他要重关鬼门关,这批孤魂野鬼在重关鬼门关之前,就得返回阴间。所以,农历七月前后的月份,阳间是没有孤魂野鬼的,我们的胆子就固然大些,哪怕三更半夜,都有可能还在屋外捉迷藏、“打洋战”、“丢沙包”之类;而在七月的夜晚,我们就几乎足不出户。虽然人小,我们还是知道明哲保身的。因为孤魂野鬼是饿鬼,可能见人就吃;因为孤魂野鬼是恶鬼,可能见人就伤害;因为孤魂野鬼今生前世都是贪得无厌之徒,所以遇见它们就真的是“撞鬼”了,霉运当头了。那时候,我还不是一个无神论者,也与其他小孩一样,常常提心吊胆,胆战心惊,怕被孤魂野鬼“撞上”。因为活着真舒服,我也不想过早的死去。
但我想得更多的是,既然这些孤魂野鬼前世都是些罪大恶极的人,在没有改造好之前,就应该终身监禁,为什么又要放它们出来,享受什么供祭?它们来便来了,又为什么还要为非作歹?所以,我就特别痛恨阎罗王,觉得他犯了渎职罪!更让我寒心的是“捉鬼是他,放鬼也是他”,他一面惩治,一面又纵容,十足的阳奉阴违,两面三刀。当时,我就立志:以后我一定要把他的位置夺了,做一个心底无私、坦荡如一的阎罗王,让人敬仰和崇拜。
后来,我才渐渐明白,阎罗王是阴曹地府最大的官,就相当于阳间美国的总统。我生活在人世间,对于阳间的一切规则,我倒是略知一二。但是关于阴间的一切,我还知之甚少,能否当上,可能还不由我做主,因为我不知道那里是不是世袭制,不知道那里是不是有徇私舞弊,也不知道那里存不存在官官相护。虽然陈胜吴广起义时说“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但真正要当王侯将相,一般还是有来龙去脉的。何且,李清照诗云“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在阳间我没有当“人杰”,而死后可能也做不了“鬼雄”。所以,想当阎罗王的念头倒是慢慢消失了。
读了初中,我知道了有个钟馗,我觉得他是个大英雄。据说他生得豹头环眼、铁面虬鬓,又才华横溢、满腹经纶,从来正气浩然、刚直不阿。因未获状元,抗辩无果,报国无门,便舍生取义,怒撞殿柱而亡。唐明皇念其忠勇,以状元规格进行厚葬。后来他托梦驱鬼,为唐明皇去病,故唐明皇封他为“赐福镇宅圣君”,为万应之神,要福得福,要财得财,有求必应。这样一个人物,当然是我学习的榜样。我就想,我做不了阎罗王,不如做个钟馗,专门驱鬼降妖。(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但那毕竟是小时候的想法。
今天是“鬼月”的“月半”,也就是“鬼节”。每逢今日,人们就要买鸡炖肉,烧钱化纸,祭祀那些孤魂野鬼,足见人们的善良。而我却没有“慈航普渡”的意思,因为我深信,纵有“慈航”,也未必都能够“普渡”。我只是借着鬼节,说点鬼事而已。